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论行政问责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掀起了一场“问责风暴”。问责制的推行,昭示着政府运作模式的转型和变迁。探讨有关推行行政问责制的意义、行政问责制的内涵以及行政问责制的路径选择,目的是研究政府如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从而加强责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富民县工商局一位科长在办理一家企业的登记手续时,仅因为没有一次性告知对方需要办理的全部手续和态度较生硬,即遭撤职。两年中,该市共有46 名公务员因“小事”受罚,这一现象在当地公务员中引起了震动,并引发了“该怎样爱护干部”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3.
"无为问责"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推行行政问责制度的积极探索,是改进作风建设的有力举措。虽然无为问责制近十年来已逐步走向制度化,但是,无为问责制推行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无为问责制的推进。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只有强化责任意识、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培育无为问责制度文化,才能把无为问责制落到实处,从而实施严格意义上的无为问责,促进作风建设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顾杰 《理论月刊》2004,(12):5-9
在非典危机中启动的问责制,已从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走向了制度化的轨道,“可问责政府”的理念将在中国的行政改革中得到全面推行,问责正在成为中国新一轮政治改革的亮点;推行行政问责制无论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和社会进步,还是对重塑政府、优化公务员队伍、密切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影响和意义。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必须转变理念,划清问责制与株连制的界限,划清效果论与动机论的界限,划清腐败因素与管理因素的界限,健全法律与制度,进行配套改革并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当前,"责任政府"的理念已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得到全面地推行,行政问责在制度上不断地完善,但问责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影响到行政问责制的进一步推行及其功能的发挥。行政问责文化建设是构建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绩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邢淑英 《前沿》2012,(17):29-31
建立完善的政府问责制,是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我国政府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在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问责程序、问责制度以及问责文化建设上采取切实措施,以推动我国政府问责制的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反思与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轶蓉 《前沿》2005,(9):152-155
官员问责制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官员按照有关法律行使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功能,对公共负责,它不能简单等同于引咎辞职、责任追究制度。当前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问责主体单一化、责任追究对象模糊化,仍处于行政性问责阶段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制度不健全,人治观念,官本位思想,政府对政务活动进行信息控制造成,要建构良性问责机制,就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推行政务公开来提高官员问责制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绩效问责:行政问责制的新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绩效问责是行政问责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政府绩效水平的考察,对未达到绩效目标的政府组织及其公务人员追究相应的责任,是行政问责制的深化和发展。绩效问责把问责制与政府绩效相结合,对政府行为具有激励和约束双重功能。由于多种原因,在政府绩效问责制的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境。只有正确认识绩效问责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成功地推进政府绩效问责制建设,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文选才 《现代领导》2005,(12):33-33
行政问责制是问责制的一种,是在行政系统内部进行的问责制.也即所谓的“同体问责”。行政问责制的客体是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效克服了权力机关等外部组织问责时往往只针对有关机构及其行政负责人问责的局限。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对于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主动提高决策和执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最近,大化瑶族自治县在实行“问责制”中,有6个单位的负责人被“问责”问出了问题,受到通报批评、劝诫或免职。“自实行‘问责制’以来,无功就是过,我时时刻刻感到身上有压力,‘太平官’不好当了。”当地一位领导干部这样说道。正因为有了“问责制”,如今“干部不作为,太平官照做”在大化已经行不通了。大化县制定出台的“六项问责”制度——发展问责、服务问责、稳定问责、作风问责、安全问责、廉政问责,已经成为党员干部不作为的“紧箍咒”和“加压阀”。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松军 《学习与实践》2007,(10):101-103
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行政问责制的制度建设和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问责对象的泛化、问责范围的偏颇、问责主体的单一,等等。加强行政问责制的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陈莉 《人大论坛》2011,(3):42-42
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之八:完善行政问责,建节约型政府。深入推行政务公开,推进网络问政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完善行政问责制,强化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2月221B《广州日报》)广州市将“网络问政”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既是政府公民意识深化的体现,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进步,值得赞赏。  相似文献   

13.
胡小杰 《人民论坛》2013,(12):42-44
行政问责制是建设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加强人大、纪委等问责主体的外部问责,提升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和社会民众的问责意识,加快行政问责立法,完善问责官员的复出机制.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13,(4):43-46
记者:澳门特区政府推行官员问责制的特征是什么,成效怎样?今后如何进一步完善?娄胜华:从官员问责制所涉及的问责对象(责任主体)、问责范畴与责任类型看,与其它地区推行官员问责制的重点对像是政治官员,以及问责的主要形式是政治问责不同,澳门的官员问责制兼有政治问责制与行政问责制的双重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15.
责任政府的姿态应如何展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非典时期刮起的问责风暴,到各地层出不穷的问责规范再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给予的肯定,行政问责制的推行经历了其他制度安排少有的高效率,而其焦点对准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更是引人深思。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其孕育、发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行政问责制在中国落地生根需要内涵的明晰、规范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干部问责制从“问世”到全面推行,一直备受关注,令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出台,体现了中央全面推进问责制的决心。这一规定的出台,必然会给问责实践带来深远的影响。规范问责:从政策问责到依法问责我国的干部问责制遵循着先实践后规范,边实践边规范的路线图。从1995年的“责令辞职”开始,  相似文献   

17.
陈嘉冕 《传承》2010,(12):138-139
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虽然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强化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实现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完善问责法规,构建行政问责的法律依据,才能真正建立起中国特色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行政问责制建设的现状、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行政问责制自“非典”时期正式走近公众视线,目前行政问责制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难题与制度缺陷。该文从六个方面为根本上解决行政问责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完成从人治问责向法治问责的转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虽然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强化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实现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完善问责法规,构建行政问责的法律依据,才能真正建立起中国特色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一、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问责立法滞后。目前,我国没有一部关于行政问责的全国性法律,一些地区推行的行政问责制,存在着法律位阶低、问责标准不明确等问题,而且在问责主体、对象、范围以及责任方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