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共(马)在经历了由苏东剧变造成的一个短暂的震荡后继续不断发展壮大,其原因主要是印共(马)始终坚持马列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印度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力量;党员干部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从而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善于运用灵活的统战策略来扩大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印共(马)领导的左翼阵线在印度西孟加拉邦长期连续执政。通过对传统的基层自治机构进行重组,印共(马)领导实行了新型的潘查雅特制度,该制度的独特运作取得了很好成效,它对当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层民主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到2006年5月印度西孟加拉邦地区选举获胜为止,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成为印度历史上惟一一个连续30年赢得邦内选举的政党。印共(马)在地方长期执政的经验是: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始终不渝维护人民利益;坚定不移的纲领目标;重视“三农”问题;注重巩固群众基础;注意干部的廉政建设和协调各方关系。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6)
蒙古民族又被称为"马背民族",拥有厚重的马文化底蕴,但是至今在内蒙古地区马文化仅仅作为蒙古民族自身单文化在本民族内进行传播,并没有将其作为民族特色向大众推广。本文分别从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关系;蒙古族地区马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蒙古族地区文化传播,关于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措施三个方面对蒙古族地区马文化传播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肯定否定规律,亦称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规律.它揭示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道路,显现着大千世界复杂运动的普遍轨迹.在万姿千态的物质运动中,社会运动是五大基本运动形式之一,且又是其最高级复杂的运动形式.因而以社会运动为例,分析研究肯定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拓深这一规律的丰富内容,探求其内涵的真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肯定和否定因素各是一个集合因素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种对立的因素或方面.肯定因素是决定事物性质、保持事物现存的因素.否定因素则是否定事物性质、促使现存事物灭亡和向他事物转化的因素.这两个方面,既依赖又排斥,既同一又斗争,既肯定又否定,以推动事物的自我更新、曲折前进、波浪发  相似文献   

6.
国学赏析     
《侨园》2016,(1)
正【选自】《论语·雍也篇》【原文】子日:"孟之反(1)不伐(2),奔(3)而殿(4),将入门,策其马,日: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注释】(1)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2)伐:夸耀。(3)奔:败走。(4)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评析】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70年代之交,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和纳萨尔主义的吸引,孟加拉青年满怀激情地投身于革命运动。青年学生在纳萨尔运动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印共(马列)试图通过歼灭战将他们培养成革命"新人"。随着运动从农村蔓延到城市,加尔各答在进行都市歼灭战的同时爆发了文化革命,青年学生猛烈攻击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及其机构,捣毁历史名人、民族英雄的雕像。雕像破坏运动看似偶然和非理性,但却产生了预料之外的革命效果,标志着与原有政治理解模式之间的决裂。学生运动唤醒了青年一代的政治意识,促使知识界重新反思印度19世纪以来的历史与文化,最终推动了庶民研究和后殖民主义话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所谓科学预见,就是根据事物运动的规律,对其发展状况与趋势所做出的判断性与推测性认识。理论科学预见作为科学预见的一种形式,有着内在的机理和运行规律。从纵的方面而言,它有自己的形成过程,从而具有历程性机制;从横的方面来看,它又受到内外诸多因素的制约,从而具有因素性机制。  相似文献   

9.
行政公文文种误用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公文文种的准确选择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关键之一,直接影响到公文的规范化、严肃性和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行政公文的误用包括:一、所使用的公文文种不是法定行政公文;二、文种与公文内容不相符合。其中第二种情况又表现为:(一)文种的混用;(二)文种选择的不完全恰当。文种的误用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 系统思维是社会有机体不断强化自身系统发展的需要. 系统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管理技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盛起来的,并且在不长的时间内获得世界范围的推广和应用,这是现代化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发展及其管理的迫切要求和必然结果. 现代化的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一方面高度多样化、细密化,一方面又高度社会化、综合化.比如,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各行各业不仅本身就是一个因素众多、结构复杂的系统,而且它们之间也存  相似文献   

11.
去年十二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冬季理事会结束前后,美国前国防部长布朗和前国务卿马斯基分别在北约总部举行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他们表示,对这几年来西方盟国在加强防务方面所作的努力是满意的。 确实,面对着苏联的威胁,北约在加强共同防务方面虽然步履维艰,但是毕竟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但是,由于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因素,以及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影响,西欧各国在对苏共同防务  相似文献   

12.
张淑芳 《学理论》2013,(19):196-197
档案技术装备评价有利于分析各种主客观因素对档案技术装备使用的影响,提高档案馆(室)既有档案技术装备的社会、经济、管理、技术和安全效率,推动档案馆(室)档案技术装备的科学购置与推广应用。构建档案馆(室)档案技术装备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当充分考虑其社会、经济、管理、技术和安全五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7月20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新中国70年成功实践暨第四届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座谈会"在贵阳召开。与会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成功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党校(行政学院)马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执行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公共政策执行在政策运行的过程中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对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给以简要的分析,期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给其以足够的重视。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资源(执行人员的投入、必要财力的投入和管理资源的投入)和组织(组织机构的合理性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曾思康 《学理论》2008,(24):30-32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制度是实现农业增长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应该从农业经营体制、土地制度、农村组织制度和农村市场化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经济 (当然包括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经济 )从相互隔离走向相互依赖和融合 ,由机械组合深化为有机整体的过程。它既是生产力超越国界发展的客观进程 ,又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世界性相联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两种因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自然属性 ,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属性 ,考察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本文在首先承认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方面的自然属性的前提下 ,侧重论述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性质的现状 ,并从两种属性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发展中预…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7,(33)
马力:香港民建联主席逝世8月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民主建港协进联盟(民建联)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马力因患结肠癌在广州病逝,享年55岁。马原籍福建厦门,1952年2月23日生于广州,1962年到香港定居;1985年至1990年,马担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1991年起担任香港商报总编辑、副社长,2005年获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勋章。马逝世后,曾荫权发表声明称其"毕生热心公共服务,积极参与起草和推广基本法,对香港的平稳过渡和‘一国两制’的实施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18.
卫人迎新妇     
【原文】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cān]驾在车两旁的马)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fǚ]同抚,这里有爱惜之意)骖,无答服(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叫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3)
唐朝与回鹘的绢马贸易问题,学界多认为密切了双方关系,对回鹘经济有积极影响。认为上述评议有片面之嫌。从回鹘视角去考量绢马贸易对其的影响,笔者发现此举促进了其从游牧到农牧、商业兴盛与城市发展,这种变化与回鹘灭亡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20.
刘奎林 《理论探讨》2003,3(6):37-39
作为智慧之源的大脑潜能,现已是众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门课题。虽然关于潜能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仍众说纷坛,但是,广义的潜能包括机能(体能、耐力、功能等)、技能(技艺、技巧、绝技等)、智能和能力,狭义的潜能是指与大脑相关的智能(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能力(意识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以及技能(技艺、技巧、绝技等)的系统整合,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由于大脑潜能形成有先天遗传因素,又有后天学习、实践因素,因此,大脑潜能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社会性;既具有潜藏性,又具有突发性;既具有常习性,又具有独创性。大脑潜能之所以能由"潜"到"显",正是由大脑潜能所具有的二重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