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普及的趋势有目共睹.英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的"语言霸权"特征和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华本土语言和民族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如何顺应"全球化",保护"本土化".在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正确看待英语普及的现象,寻求语言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吕京 《世纪桥》2008,(11):92-93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普及的趋势有目共睹。英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的“语言霸权”特征和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华本土语言和民族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如何顺应“全球化”,保护“本土化”,在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正确看待英语普及的现象,寻求语言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珺 《求实》2010,(Z2)
1.引言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在全球化这个新现象逐渐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年代,同样的,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影响着中国的很多方方面面.随着文化语言各方面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发达国家的传媒业运行模式正在全球趋向于普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外的“汉语热”和国内的“英语热”成为了两种鲜明对比的语言学习现象,究其动因,均在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利益诉求.“汉语热”凸显了“中国崛起”,“英语热”表现了对西方中心主义的一种认同,本质上是文化话语权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过程.反思语言学习过热现象,探寻文化多元性的可能路径,一是各美其美,保护民族文化;二是美美与共,多种声音对话.  相似文献   

5.
曹杰旺 《党史博采》2005,(4):113-115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语言是文化的特殊载体.在当今时代,英语语言霸权地位的形成正在对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元化造成严重的威胁.我们应正视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重视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待英语和西方文化,加强中西方语言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相似文献   

6.
关于公务员英语培训中文化导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国对外交往的逐步展开,鉴于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我国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公务员进行在职英语培训,以提高公务员对外交往的水平.本文在分析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对公务员进行英语培训时,导入文化因素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殖民主义是旧殖民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延续和发展,具有和旧殖民主义一样的本质。美国是新殖民主义的领衔者,这种思想也体现在语言传播领域。它通过强调英语的通用性、英语的美式化和英语的现代性,不遗余力地向世界传播这门语言,进一步加强了英语在世界的霸权地位。新殖民主义影响下的对外英语传播,变得多样和隐蔽,除了继续主张经济的中心地位,更加强调文化渗透的重要作用,具体方式包括商业传播、教育传播和大众媒体传播。  相似文献   

8.
孙卫卫 《求实》2005,(7):38-40
"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是比"顺应时代潮流"更高的要求.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必须对时代的文化特质有深刻的理解,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因为时代潮流本质上是文化之流,文化变迁乃是历史潮流的深层脉动.而只有具备充分的"文化自觉",才能认清文化的先进性、时代性及其未来的前进方向,也才能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才的流动和竞争日益加剧,知识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经济全球化助长了英语旋风,英语已经成为国际商务、政治和外交的通用语言,几乎在哪里都可以感受到英语的存在.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想能说、能听懂、能够相互沟通、能过考试就行,因此他们在语言学习方面片面强调听力、口语的学习和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只强调英语日常用语或商务用语的学习,对语言背景文化及相关知识却没有重视.……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我国蓬勃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是由文化、智力、科技及全球化等因素相互渗透、深度交融而成  相似文献   

11.
王晶 《山西青年》2022,(6):104-106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POA(产出导向法)理论指导下,区别于英语教师的传统角色,以高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为例,探索在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教学流程中,教师要完成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脚手架和评价者的角色转换,发挥教师的最大作用,为学生的语言顺利输出创造条件,实现"学以致用",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专...  相似文献   

12.
高职高专教育从"学术型"人才培养转轨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英语教学突出应用、突出实用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英语语言文化的讲授;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改革考核形式;搞好学生课外的英语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谈到语言,许多国人包括笔者在内很羡慕印度英语的普及,认为他们没有语言障碍,很容易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此,印度同行并不否认,但他们更多的是对印度的各种民族语言受到侵害并日渐弱化感到忧心忡忡。学者穆昆达·拉吉·拉·纳拉斯高达对笔者说,印度的悲哀在于,英语不是印度的民族语言却成为印度的强势语言,成为印度走向世界、世界走进印度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它包含着经济的全球化、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的普及和文化、文明的多样化及其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等发展趋势。因此,关注变化、适应变革、引领创新,实行有效的领导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相似文献   

15.
陈正府 《当代贵州》2010,(15):11-13
如今,"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越来越多的贵州企业"跨洋出海",活跃在国际市场上,成为贵州发展蓝图上一道绚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发展中国家如何在贸易全球化中放弃已被实践证明错误了的"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从而选择一种全方位的发展战略;如何在生产全球化过程中有效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和技术;如何在金融全球化时代,面对强大的金融风险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这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政策抉择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是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背景,"同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相结合的思想,是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精髓.经济全球化突飞猛进的今天,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真正跨越.  相似文献   

18.
宋俊 《山西青年》2022,(7):70-72
非洲运用的变体是标准英语中的一种,非洲的历史在发展中形成自己相应的文化,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英语的基础,通过研究词汇能看到南非历史文化的轨迹.此次研究选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查找,为文章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论基础.通过文章分析可知,英语在南非演变之后,英语发生...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文化观各有千秋.马克思着眼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认为全球化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是各个民族及其文化发展延续的基础与前提.全球化集中各民族的文学推动世界文学的形成.全球化是各民族文化全面交往的时代.马克思民族文化观的当代意义体现在认识与实践两方面.全球化运动在深刻改变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建构起一种人类公共的认知方式,即世界意义上的文化理解与认同.各民族文化交融及整合的时代要求推动世界文化形成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前,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政治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也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生态危机.我们经常谈论的"global warming",实际上今年我们在北京遇上的恰恰不是"global wanning",而是"global cooling",就是北京比以往的冬天更加寒冷.我认为这也是生态不正常的表现.为什么以往出现的暖冬气候现在却变得更加寒冷?答案无疑要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中去寻找.全球化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带来了很多福祉,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难以回避的问题甚至是危机,生态的危机就是其中之一.不仅是自然环境的生态,同时也是文化的生态,这里的"natural"实际上也就是"cultural".生态批评家的反应最为激烈,他们提出了以地球生态为中心的写作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生态写作、绿色写作、自然写作、环境写作.这种写作消解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之后,又进入了另外一种形式的中心主义,有人说是地球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从而导致另外一种二元对立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