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资本与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珍 《前沿》2010,(2):198-200
基层民主问题是我国当前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丰富的社会资本是我国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社会资本中的互惠规范、信任、公民参与网络等主要组成部分,对民族地区基层民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资本中的公民参与网络能有效地养成并促进我国民族地区的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而社会资本中的信任与互惠有助于培养公民对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同感,对基层政治合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与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资本理论,为中国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组织中的无形资产,对基层党组织的合法性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党群关系建设、反腐败建设等产生巨大的助推作用。新形势下,塑造民众与基层党组织之间的普遍信任、增加规范资本的有效供给、促进公民参与网络的发展,成为我国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的问题研究已经成为社会政治领域一个热门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本研究通过社会资本的网络因子、信任因子、互动因子和规范因子的加入,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解读基层社区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四个因子的引入,提升了公民参与研究模型的解释力。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选举参与和利益表达两个公民参与因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蓬 《长江论坛》2013,(6):74-77
基于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的社会资本,在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实现农村社会整合,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方面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论述了乡村治理与社会资本的理论关联,并具体分析社会资本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农村社会整合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弄清中国农村社会资本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重构农村社会资本,以解决“乡政村治”模式下的治理困境,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的推进改变了城乡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结构,也促使不同代际的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资本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并且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行为.文章以社会资本为分析框架,设置信任、关系网络、互惠规范三种指标,分别测量社会资本的达高性、广泛性、和异质性;关系的强度;信任以及互惠规范.总结得出现阶段强关系以及建立在紧密的强关系基础上的信任在少数民族社区依然占据核心位置,但松散的弱联系也在逐步发展,并对少数民族参与社区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和善治的核心价值,而公民参与意识是自主性公民参与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实证角度考察了社会资本与公民参与意识的关系。研究发现,参加志愿组织具有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和社区参与意识的功能;参加官办组织和社会宽容只激发政治参与意识,而信任对两种公民参与意识均没有促进作用,信任熟人反而不利于政治参与意识的形成。因此,我国应积极推动公民参与网络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志愿组织的发展,推动适用于现代复杂社会的社会性信任,在全社会推广社会宽容和和谐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公共政策执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强调公民之间非正式的参与网络以及体现在这些参与中的规范,包括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互惠、社会关系、合作网络、公共精神等。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是以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为基础的,而政府与公民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则是以社会资本充分发展为前提的,如果社会资本存量不足,政民良好合作就无从谈起,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也就难以实现。社会资本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存在着内在关系,加强社会资本的积累,构建社会资本积累与公共政策执行的互动关系,可以解决政府公共政策执行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政府信用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志军 《理论月刊》2006,(1):130-132
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的信用资本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制约了政府行政效率。社会资本是以信任为核心,以公民参与的网络和互利互惠的规范为来源的一种资源集合体。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信用缺失在于政府与公民间信任资本、规范资本的缺失以及政府与公民个人、社会群体或组织的网络关系的不和谐造成的。因此,要重建政府信用必须引入“善治”理念,提升“网络”社会资本;要实现公共管理过程的法制化和程序化;要实施对政治代理人进行行政伦理教育,使政治权力代理人的行为具有规范性;要提高政治透明度,建立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9.
引导和组织以工商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促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趋势,也是发挥我市民营经济发达、民营资本相对雄厚的优势,实现农村和工商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共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是具有争鸣的多学科领域研究的变量和范式,近20多年来,它已由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延伸至政治学和公共政策领域。该理论是以信任为核心,以公民参与网络为基础,以互利互惠的规范为保障的一种资源集合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应用虽然具有有效性但仍面临着四种困境:功能困境、信任困境、网络困境及测量评估困境。为了克服这四种困境以便实现社会资本与公共政策运行的良性互动,必须不断改进社会资本应用的逻辑思路、信任格局、网络格局及测量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从村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公民社会本质上是走向平等、民主和法治的社会,推动村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最为直接的力量是渗透着宪法精神的民主财政和法治财政。引导农村走向公民社会的财政对策是:推进农村财政改革,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推进乡村民主建设步伐;积极推行财政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海龙  曾伟 《理论月刊》2010,(1):179-181
新农村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使农村“发展生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当然,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也要重视农村中社会资本的利用。农村传统社会资本的改造,以及新的社会资本的培育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社会资本理论,然后分析其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最后提出对农村社会资本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麻雪峰  陈承新 《前沿》2015,(2):40-43
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一种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来提高社会效率,它为特定社区或共同体所有。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较低,党组织建设滞后。村改居社区党组织要通过社区社会资本建设,改进社区的关系网络、规范与信任,影响社区的政治参与,同时加强自身建设,重塑自己的政治权威,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推动社区建立现代化治理体系,实现村改居社区的善政良治。  相似文献   

14.
杨亚丽 《求索》2007,(3):20-22
本文以湖南省隆回县朱家村蚊帐协会、高田村香椿营销公司的发展为例,从农村经济组织层面分析了人际关系网络、信任和规范三种社会资本形态在促进组织成员团结合作、规范经营行为、获取外部资源、提高管理效能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指出,建构农村经济组织社会资本,要加强农村社区、民间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效发挥教育培训的促进作用,以补充更多超血缘、地缘关系的社会资本资源,形成更开放的人际关系网络、更广泛的合作信任和更严密的互惠规范。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的良性再生产是成熟的网络公共领域发展的重要条件.基于社会资本再生产是一个“网络—(普遍的互惠)—规范—信任”等要素互构共生的过程,通过建构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和网络公共领域中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可以看出,网络公关领域中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是一个网络关系资源极大丰富、规范和信任有待提升的非平面性再生产过程,并且有着不同于西方市民社会的社会资本再生产运作逻辑.从虚拟社区、紧密网络、网络规范、社会认同建设的角度可以实现网络公共领域中社会资本的良性再生产.  相似文献   

16.
信任是协商民主得以实现的前提,信任可以分为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如果缺少信任,公民间的协商将不可能展开;同时,如果只有特殊信任的存在,协商将可能出现团体两极分化的结果,加深不同公民群体之间的隔阂。只有普遍信任才是协商民主能够实现的优质土壤,因此,如何促进协商民主的问题便可以转化为如何促进普遍信任的问题。促进普遍信任需要着重考虑两个方面:即从公民社会角度讲,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团体,编织多重的公民参与网络;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要建设民主法治的制度,为普遍社会信任的建设提供稳固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是近十多年来在学术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和解释范式,它与第三部门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性,而第三部门在培育社会资本中有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它能够培育和维系社会信任,设计和执行社会规范,构建和维持公民参与网络。  相似文献   

18.
张连德 《中国发展》2011,11(6):39-43
信任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资本,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的信任状况不容乐观,在人际信任层面主要表现为村民之间的熟人信任受到威胁以及村民对"外人"的普遍信任尚未建立,在制度信任层面主要表现为农民对制度信任模式缺乏认同和农民对制度公正性的怀疑与不放心。为此,该文从政府、组织、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开展村民自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稳步推进村民自治,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村委会选举与农村稳定、村民自治与经济发展、村委会与党支部、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与选举结果、乡村社会精英与一般村民、法治与人治、制度化参与与非制度化参与等方面的关系,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了深刻论述: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荔浦县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