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绍卿 《工会论坛》2005,11(5):27-27
应用ISO9000标准管理技术,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管理方式方法具备可行性。要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组织管理体系、管理文件体系和保证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2.
电子治理的价值观念源于治理、电子政府和电子民主三个重要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和程度影响了电子治理的概念基础,共同建构电子治理的核心价值。电子治理的产生和发展是公共事务的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深化的结果和需求,表现为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从构建电子政府到实施电子治理的演进。电子治理不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时尚,而是公共管理的一项长久性事业;电子治理要实现更好的公共治理,并承担重塑民主的使命;电子治理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一个"最佳"模式,但要满足公民最为迫切的需求,实现对公民的"最佳"承诺;电子治理要通过对民众生活的嵌入,实现无界限、无差别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国外议会电子民主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对国外议会电子民主的起因、表现形式、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前景等情况进行关注、总结和探讨,必将对我国人大电子民主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深度民主是建立在一定信息基础上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有条件对党内民主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党内民主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论电子政府的民主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政府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革命,更是政治民主化理念的全面洗礼,电子政府所蕴含的民主精神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乃至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直接体现了人民主权的要求,是公民参政的有效渠道、权利平等的生动体现、政务公开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法治和民主的发展,公民参与立法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除传统方式外,公民通过电子渠道参与立法活动得以实现。目前,公民参与立法活动还存在公民参与程度偏低,电子参与渠道过窄;公民参与意愿低下,缺乏相应主动性的问题。为此,要优化电子参与系统建设,将公民电子参与立法纳入立法规范,让宣传与激励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7.
浅析电子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治理是是电子政务的深化和发展。电子治理的实施领域包括电子民主和电子政务两个方面。电子参与是电子治理的核心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国外城市民主治理是在新公共管理运动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政府分权的一种管理方式。在城市民主治理中公众参与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公众参与的成效不仅取决于参与主体的素质、公民文化与法律制度等条件,而且取决于参与的渠道和方式,所以西方国家的城市政府不断创造条件,积极有序地推动公众参与的发展,使其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国家与社会共同管理的管理体系,这对我国城市公共管理体制创新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与电子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子治理是近年来国际上针对信息社会的来临而提出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治理形态,是电子政务的深化和发展。电子治理的实施领域包括电子民主和电子政务两个方面。实现从被动的信息获取到公民的主动参与,是电子民主呈现的显著特征,电子参与是电子治理运行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民主的性质、特征、标准的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明确了当前中国民主发展的基础,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框架,阐述了中国特色民主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