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立论根据。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根源于以唯心史观为其理论基础,不懂得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是社会的生产力,而是把“人类理性”和“道德”作为衡量一切社会问题的唯一标准,用“理性”和“道德”来裁判生活。认为人类理性和道德要求人人平等地工作,而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贫富悬殊,一部分人过重的劳动负担和另一部分人的不劳而获是违背人类理性和道德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用理想的油彩描绘未来社会的模式,甚至连多少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们党 80年历史的新总结 ,是对我们党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主的新发展 ,也是新形势下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根本性的新要求 ,具有深刻的理论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下面就企业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谈几点认识。一、坚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下功夫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是一个老课题了 ,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真正涉及到单位和自身利益 ,确实还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如公平竞争、透明公开、个人潜能充分…  相似文献   

3.
其一、只有生产力标准才符合现实社会主义的实际情况。 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不同,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十分落后、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俄国、中国等国家首先取得了胜利。这些国家在实践中曾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就是以生产关系为标准来评判一切,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下却致力于建立“高水平”的生产关系,这样,二者便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结果,如同“滞后的生产关系一样”,“超前”的生产关系同样束缚  相似文献   

4.
所有制问题的困扰,是制约改革深化的一大障碍,面对着资产流失、效率低下、人心涣散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国有制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在此进退维谷之际,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冲破陈旧的意识形态羁绊,在所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标准的提出,不仅深化和拓展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同时,以它崭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尺度对以往一切违背生产力标准的旧观念、旧道德、旧尺度产生了强大的冲击。这是继实践标准大讨论之后,我国思想领域中又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6.
<正>近来,有关“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信号越来越强烈。先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后是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专家纷纷发表文章,发出“坚持改革方向,倒退没有出路”的呼吁;而6月4日的《人民日报》发表《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的署名文章,在回顾了中国改革取得的辉煌成果和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后,  相似文献   

7.
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是清醒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面临的复杂矛盾及问题,为更快更好地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艰巨的浩大工程,不仅内部是一系统,还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它既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具体工作中,不能简单地把目标当作现实,忘记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现实出发,不断地调整推进并作出艰苦细致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共同缅怀这位世界伟人,回顾他在改革开放前后不同时期所引领的关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以及"三个有利于"标准大讨论所推动的全社会思想解放,有利于深刻认识解放思想对推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面深化改革是消除经济社会发展体制障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基本策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充分尊重人民的实践主体性、价值主体性和认识主体性,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力量。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既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时代发展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各项改革更是步入深层领域。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确保改革取得更大实效,必须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更广泛地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军 《今日浙江》2014,(7):29-29
正3月31日,省委书记夏宝龙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抓具体,不抓具体等于不抓。抓具体本质是抓落实,是把决策部署转变成为我们的工作实践。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而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具体的,只有抓具体、具体抓,才能把每一项改革做实、做细、做到位,从而完成既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通过真刀真枪、大刀阔斧的改革,突破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突破的关口,解决了一些多年久拖不决、久攻不下的难题。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任务持续推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健全。  相似文献   

13.
《人民论坛》2024,(6):6-7
<正>“新质生产力”自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以来,热度不断攀升。“发展新质生产力”先后出现在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4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和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公开报道中。今年3月,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标。  相似文献   

14.
<正> 1、“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同志在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这一生动形象而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命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党的十三大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确立为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值得我们额手相庆。因为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和实力对比再也不允许我们纠缠于是“白猫”还是“黑猫”的争论,再也不允许我们在这样的争论中徘徊不前,而要求我们以能否“捉老鼠”作为“猫”的取舍标准,否则,我们就真的要被开除“球籍”了。我们希望能把党的十三大确立的生产力标准全面地贯彻到底,因为惟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得救。 2、生产力标准的确立,仿佛是向着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  相似文献   

15.
必须确立新的资源优势观●潘熙宁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地区财富的象征,也是一个地区优势之所在,历来被一些地方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引以骄傲和自豪。其实,站在时代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所谓的资源优势完全是一种自我感觉,据此而产生的骄傲和自豪也完全是...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把这个原理应用到社会生活领域,会出现复杂的情况。因为实践是以其结果是否达到人们所预想的目的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可以通过精心安排的科学实验,把各种边界条件固定起来,使一因对应于一果,从而检验原有假设的真理性。而在社会生活领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无法作出像自然科学那样理想的实验。因此,其结果往往是多方面的,而并非单一的。究竟以哪个方面的结果作为衡量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呢?这就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早在1945年4月,毛…  相似文献   

17.
所谓实践标准,就是用实践检验人们的认识、目的、计划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所谓生产力标准,则是在社会领域中判断政党的活动、国家的行为、人的劳动等属于人参加的一切社会工作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两种标准都涉及到主体人的活动,都是一种判断、判决和评价,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生产力标准是选拔和衡量干部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基础,其特定内容是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中心;必须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当成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并不仅仅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中推出来的简单的逻辑结论,也是我们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建国以  相似文献   

19.
<正>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问题,指出:“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生产力标准与赚钱。生产力标准不是赚钱标准。生产力发展了,无疑会带来经济效益,利润的增加,收入的提高,即赚钱。而经济效益是我们一切厂矿企业所必须讲求的。这是生产力标准和赚钱标准相一致的方面。但是,两者是不能等同的。赚钱有各种各样的方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对生产力标准可以从各个不同的层次与角度进行把握。由于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对生产力标准含义的理解自然就难免产生分歧。有人认为,生产力标准是评价客体的标准;有人认为,生产力标准是检验一切政策和工作的标准。此处,笔者无意就有关生产力标准含义的各种现存理解进行一一评价,仅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对生产力标准的基本含义试作初步的界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