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5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工作及社会捐助情况新闻发布会1月5日上午.民政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有关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工作和社会捐助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李立国副部长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以及社会捐助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4日,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主办,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2005年度重大自然灾害灾情会商会在北京召开。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防办、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等部门有关人员参会,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闫志壮主持了会议。会上,各部门首先介绍了2005年自然灾害情况。之后,各部门就2005年的灾情进行了核定: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各类自然灾害造成2475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570.3万人,倒塌房屋226.4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与近几年相比较,2005年紧急转移安置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为5…  相似文献   

3.
大事要览     
重要会议 2005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工作及社会捐助情况新闻发布会 1月5日上午,民政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有关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工作和社会捐助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李立国副部长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 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以及社会捐助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4.
自然灾害危害人的生命、破坏人类基础设施与生存环境、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即便在正常年份,全球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也超过600亿美元。2004年东南亚海啸,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  相似文献   

5.
2005年12月份,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非常低。主要灾害种类为雪灾。据统计,12月份全国受灾人口3.3万人,因灾死亡4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12月份灾情较轻,远轻于去年同期。  相似文献   

6.
洪涝 台风 风雹 地震……2005自然灾害大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民政部会同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避、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对2005年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全面会商和核定。会商认为,2005年全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洪涝、台风、旱灾、风雹、地震、雪灾、低温冷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7.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大地上的时候,充满希望的2006年又如约走到了我们面前。2005年是不平静的一年,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累累伤痕。中国的台风“龙王”、“泰利”,南亚大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等等,夺去了无数无辜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2005年中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2475人死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为5年来的最大值。按照“一切为了灾民,为了灾民的一切”的要求,民政部启动救灾应急响应30次。2005年,国家综合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减灾救灾领导体制进一步健全,24小时灾情监测机制初步建立,“社区减…  相似文献   

8.
2005自然灾害大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月年初,盘点、展望又起。回首刚刚走过的一年,自然灾害带给了我们多少伤痛和警示。盘点2005年的自然灾害,以期铭记这段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当灾害再次来临我们能够不再受伤——总体概括篇近日,民政部会同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对2005  相似文献   

9.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07,(10):40-41
2005年8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遭受了卡特里那飓风的袭击,导致堤坝决口,全市80%的地方被淹,约1000人丧生,数十万人无家可归,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1,(9):61-62
全国自然灾害概况 2011年6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旱灾为主,部分地区还遭受了风雹、地震、台风等灾害。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6753.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79人,失踪93人,紧急转移安置202.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732.8千公顷,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3,(4):6-6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人民军队始终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承担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救援任务。依据2005年颁布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  相似文献   

12.
2005年8月26日,“中国自然灾害灾情数据库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民政部和国家减灾中心的领导,试点省份(内蒙古、吉林、安徽和湖南)的灾情管理人员以及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交流了试点省份的灾情数据的管理情况,对进一步细化和改进“中国自然灾害灾情数据库建设方案”,更好地做好本项目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自然灾害灾情数据库”项目执行单位为国家减灾中心,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统计、气象、地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3,(12):38-39
海南省文昌市位于海南岛东北部,自然灾害多发,灾害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严重。2005年以来,文昌市先后发生4次重大自然灾害,因灾倒塌民房1350间,直接经济损失40多亿元。尤其是2005年的超强台风“达维”和2010年的特大洪涝灾害,灾害发生范围之广、受灾人口之多、因灾造成损失之重,历史罕见。为推动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文昌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对慈善的热情不是太高。去年11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慈善蓝皮书》指出:2009年我国社会捐赠量只有332亿元,与美国、英国等国相比,中国人慈善捐赠规模最少,所占GDP比例最低,目前中国人均捐款为25元。有一点《慈善蓝皮书》没说,如果扣除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单位组织的职工捐款,国人的捐赠比例更低、金额更少。  相似文献   

15.
王秀山 《中国减灾》1994,4(4):44-44
1994年第二季度自然灾害概述1994年第二季度,异常天气较多,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涝、风雹、冷冻、台风、地震等灾害均有发生。其中以干旱、洪涝和风雹危害最重。各类灾害共造成2000万人受灾,死亡2088人,伤3.8万人,被洪水围困598万人,紧急转...  相似文献   

16.
吕芳 《中国减灾》2010,(5):14-17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大,近2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7.
曾荣 《中国减灾》2012,(7):54-54
从1840年至1949年的一百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其间因灾死亡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大灾即达124次。灾害发生的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增加,尤其在民国期间,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0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台风、洪涝为主,部分地区还遭受了风雹、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等自然灾害。据统计,10月份全国受灾人口375.37万人,因灾死亡37人,失踪3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9.73万人.  相似文献   

19.
八面来风     
《今日海南》2006,(2):5-5
2005年中国GDP超18万亿,增长9.9%;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再创新高,消费率却持续走低;中国3.4亿人有了“信用档案”;2006年,农村2000万人“饮水难”将解决。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23-25目,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主办,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标准研讨会”在安徽省救灾减灾中心召开。来自民政部、国家防办、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安徽、四川、河南、内蒙等4省(自治区)民政厅救灾处的专家学者就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