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谭兵最喜欢看有关案件侦破的电影和小说了,用他自己的话说:“长大后要成为中国的福尔姆斯”.有一天,他在看一部破案电影时,感到影片中所描绘的作案手段实在太愚蠢了,如果是自己作案就不会采用那种落后的手法,也不会被公安机关察觉.原来,这部电影是讲一个从农村到城市里打工的外来人员,开始在老乡的商店里做工,后被老乡辞退,以后由于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16,(17)
正我的记忆里,20世纪80年代看电影是在村里小学的操场上,90年代看电视是在客厅里,21世纪初的上网是在房间里,最近几年则是随时随地用手机刷屏,有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感觉。从媒介的物理空间看,屏幕出现的场景越来越私密,屏幕的大小也发生了巨大的迁移,文化实践从以往的集体仪式转向了日常生活。显然,技术变革对文化空间、社会文化中心的  相似文献   

3.
“这张京卡实在太方便了.不仅在大剧院看电影可以打折,而且到新华书店买书也可以打9折.现在京卡在县里能享受10项优惠了,除了理发、买书、看电影、健身,还能到超市发、京明明食品公司优惠买糕点、月饼、粽子、汉堡和生日蛋糕呢!”提起京卡·互助服务卡里包含的好处,密云县开发区职工崔晓丽可是如数家珍.看来,职工的生活已离不开这小小的京卡.  相似文献   

4.
正做学生,他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89班的高材生;干事业,他是央视电影频道的第一个男主持人,也是央视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栏目的"大管家",更3次获得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项——"星光奖";生活中,他又是一个淡定、从容的普通人。他就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潘奕霖。华年似水不解电影情缘潘奕霖似乎天生就与电影有缘。他出生在东北,小时候,父亲所在部队里有个传统,每周都放露天电影,在看电  相似文献   

5.
雷岩 《工会博览》2012,(34):61-61
“你看到厂务公开栏上的电影公告了吗,听说今晚会议室播放电影,一起去看看吧。”近日,中铁建工集团钢结构公司加工厂“工地电影”成为很多职工和农民工争相讨论的热点话题。每周三下班后看电影,已成为了职工和农民工“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现在交通这么糟,你们屁股冒烟的,当然不会知道我们的苦处啰。”我知道的,我也常常乘坐公共汽车,也在你们挤车的行列里。晚上,有时陪孩子去上课,或去看看电影、演出,也是挤公共汽车去的。一月二十九日晚,我去中山纪念堂看演出,等二路公共汽车就等了好久,没车来,人也多。结果赶到时已经迟了半小时了。有个星期三晚我送孩子  相似文献   

7.
中国精气神     
最近,重新看了电影《邓小平》,这个片子选取了1976年后中国的几个历史节点。今天再看,还是意义非凡——拨乱反正、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特区、香港回归,等等。30多年过去,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愈发地凸现出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很多方面成了世界  相似文献   

8.
年仅14岁的武术学校学生周峰,因看黄色书刊和在网吧看黄色网络电影,思想中毒,竟然情难自禁,用邪恶的手段犯下了人生大错——强奸一个刚满18岁的女教师。  相似文献   

9.
历来喜欢坐到前排看电影,此次也特意从最后一排溜到了没有人坐的第二排。看了十分钟,我已经被那些在恍若眼前飞驰的机器人和神龙完全整晕了,有点呕吐的感觉。我看到有人提前退席。但我还是被彻底震惊了,忘记了身体的不适。电影《阿凡达》不仅仅是对传统视觉观赏效果的颠覆,更令人震撼的是她向我们发出的那一道道神谕。  相似文献   

10.
陶杰 《南风窗》2010,(6):93-93
<正>电影《孔子》上映,与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对垒,身为中国人,我尽了义务,对四周的朋友力竭声嘶地总动员,希望他们买票看《孔子》,罢看美国文化侵略的《阿凡达》。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就是文化软力量还没搞上去,而且《孔子》的主要投资者据说还是香港商人,难得有此孺慕儒家文化的爱国心,十分珍贵,万一投资亏本,港商投资电影的积极性会受打击。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1997,(6)
一部电影,可以让观众欣赏几个小时,而一个电脑游戏,能够使玩家痴迷几十个钟头。有人说,这一代的年轻人在经历了看电影、观赏VCD等娱乐项目后,下一个热点将是玩电脑游戏。中国的电影市场一直让人担忧。《龙卷风》、《勇闯夺命岛》等进口大片,无论卖座率,还是拍摄技巧,均让国内电影相形见绌。还好,《变脸》、《埋伏》等国产影片最终没让进口大片独霸市场。电脑游戏市场又是何等风景呢? 《命令与征服》、《时空游侠》等国外游戏让玩家情绪高涨,不少游戏普通版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6,(20)
正只要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不解决,希特勒就会阴魂不散,就会不断地从历史中返回。这部电影表达了当下德国中产阶级的内心不安和恐惧。对于德国等发达国家来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去年有一部德国电影叫《希特勒回来了》,与通常流行电影中恶魔化、非人化、僵尸化的希特勒不同,电影一开始,希特勒从草丛中醒来,这位"真实的"元首来到21世纪的德国,他发现德国人并没有比过去生活得更好,反而在全球化、金融危机、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的时代里变得伤痕累累。希特勒的荒诞归来,不是为了给恶贯满盈的纳粹"洗  相似文献   

13.
你想看一场不被干扰的电影,请你自己买单入场。这也是你的公民责任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氏营销学     
好莱坞借助于明星制、大制作等手段获得了全球市场,这 是众所周知的。但好莱坞还有一个成功的秘诀,就是装傻。除 了拍摄、冲洗、剪辑等技术环节极其高超之外,其余都装出一 副弱智的样子。所有的美国人看了好莱坞电影之后,都自信心 大增。好莱坞电影就像一个公众智商调节器。人们生活中、商 场上、情场上受到沉重打击,快要黏儿掉的时候,看一场好莱 坞,效果极佳。迪斯尼也一样,把大家都变成了快乐的唐纳德 和米奇。麦当劳也是这样,把大家都变成了汉堡包。这是好莱 坞和美国文化产业,为全世界大众文化消费提供的成功模式。 张艺谋看样子盯上好莱坞了,志气不小。其实他永远也学  相似文献   

15.
纵观美国总统的业余嗜好,可以发现许多总统都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些研究者甚至结合美国总统的电影嗜好来分析总统的心理和个性。 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在任期间(1913-1921年),正是好莱坞草创勃兴时期。当时大量的黑白影片相继问世。著名的制片家道格拉斯·范鹏格(奥斯卡奖的创设者)特意给威尔逊总统送来了一套专门的放映设备。这样, 威尔逊总统就可不出白宫,安然地欣赏新出品的各类电影了。第一部在白宫内放映的电影是大导演格里菲斯的名片《国家的诞生》。威尔逊总统也非常喜爱这部电影。罗斯福总统最爱看《米尼佛  相似文献   

16.
吴斯一 《工会博览》2009,(5):134-134
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重要的艺术表达手段,在影视艺术中具有独立的、重要的艺术价值,是影视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小花》这部电影在情节上给人感动的同时,其具有特色的主题歌也在不知不觉的渗入其中,默默扮演着它自己的角色,和电影画面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很好地表达了电影的情节,并带领观众随着音乐随着画面进入到了那个特定的场景里。  相似文献   

17.
从小我就喜欢看电视。那时候电视节目大都播放的是电影拷贝的翻版,有新闻记录片,也有故事片。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机,工厂、学校有电视机的也不多。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工人联合会拥有一个横向和纵向的组织架构.从纵向看,它聚集了全国主要的行业,包括石油、电器、广播和电视、糖、建筑、化工、纺织、橡胶、卸船、乳业、机械五金、食品、运输、油、面粉、电影、保险、餐饮以及福特、莫雷洛集团等重要企业的工会.从横向看,它包含了全国和首都区的31个实体联合会.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从他的青春里走来,中国,从每个人、每代人的青春里走来。今天,电影、电视、书籍,还有现实,正在进行关于"青春"的叙事。诉说、暗示、回忆,对应着社会沉闷、现实压抑的精神表征——不安、  相似文献   

20.
张天潘 《南风窗》2013,(12):90-92
庞大的中国电影市场成为人人虎视眈眈的香饽饽,对于海外片商特别是好莱坞片商来说,是不可抗拒的诱惑。在这个背景下,好莱坞电影构筑出一个新的中国形象。2010年到2013年这3年里,含有中国元素(讲述中国故事、取景于中国,或有中国演员参演)的好莱坞电影多达10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是《钢铁侠3》(取景北京永定门城楼,演员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