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数年以前,我从工厂考进了某编辑部,得了个摇笔杆的差使。为了充实自己,也为了取得一张大学文凭,我报考了业余大学。白天上班,晚上念书,厚着脸皮与那些比自己小十岁的姑娘小伙们挤在一间教室里听课,辛辛苦苦熬了五年。儿子上小学那年我毕业了。  相似文献   

2.
小冯儿     
正小冯儿,是我早年在工厂时的同事,比我大两岁。1976年我进厂的时候他已经是二级工了。二级工那时挣三十五块五,工人们都叫它"米索索",透着不满,也透着幽默。我们厂是个街道小厂,集体所有制,和史铁生早年写的《午餐半小时》里的那个厂子意思差不多,不过我们厂人多,有好几百号人。  相似文献   

3.
大约四年前,笔者去珠江三角洲采访,在东莞一家工厂门口,发现挂着五块牌子,也就是标志着五家企业。当时我很惊奇,请教工厂厂长:为何举一反五?厂长回答得很有趣: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多一点活路、多一点办法好,还是直奔死胡同,一棵树上吊死?他又用广东俗语解释:“一鸡死,一鸡鸣”,“东方不亮西方亮”,手里的  相似文献   

4.
狗眼     
由于临时来了一批任务,我不得不驱车连夜赶赴工厂加班,可是当我来到工厂门口的时候,又不得不下车,因为工厂的大门紧锁着.这是一村中工厂,厂长怕材料丢失,招来了大量保安,并弄来了一只金毛狼犬看守.当我下车敲着传达室的窗户,让警卫开门时,那只狗从传达室的小屋里一跃而起,怒气冲冲地向我飞奔而来,大有生吞活剥人的气势,它试着挣脱那拴着它的铁链,没有成功,愤怒不减,对我露出狰狞的面孔,狂吠不止,我想它一定在想试图把我赶跑或者在想如何在我靠近时下口咬我.  相似文献   

5.
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父亲总要烧点好菜,喝点小酒。我知道,父亲在庆祝自己的节日,我总是静静陪着他,听他说工厂的故事。父亲23岁进了一家棉织厂,成为一名学徒  相似文献   

6.
孙童 《当代世界》2021,(12):77-78
2018年盛夏,年仅20岁的我怀着对党的对外工作的憧憬,踌躇满志地迈进了复兴路4号院,至今已三年有余.细数三年多的工作点滴,收获与付出兼有,成长与感动并存,许多经历难以忘怀,其中有3件"趣事"印刻在我的脑海深处.  相似文献   

7.
春节前夕,在潘家园的一家古玩城里,记者见到原北京白菊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62岁的温誓红时,她对记者说:“当工会主席时,每到春节,我都会得焦虑症.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电话,告诉我谁谁去世了.现在退休了,职工也不饶了我,有什么事情还习惯性地找我,让我帮助解决.”30多年的工会经历,温誓红把温情留给了职工.  相似文献   

8.
当事人     
《南风窗》2010,(9):16-16
<正>IT传奇人物王江民去世4月4日,中国杀毒软件的开山者,北京江民新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江民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59岁。王江民3岁因小儿麻痹症而腿部残疾,初中毕业后回老家山东烟台当一名街道工厂学徒,通过刻苦自学,成长为全国知名的机械和光电类专家。更传奇的是,他38岁开始学电脑,45岁到中关村闯荡,创业中经历过分家、对手攻击等痛苦,  相似文献   

9.
童年时候,我常常求爸爸带我到“车间”——他每天工作的神秘地方去,在我想象中,那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造了不起的东西的地方。在我七八岁时的一个夏天,我终于如愿以偿,爸爸牵着手把我带进了工厂。 我发出一声又低又长的“哇——”,巨大的房间里机器声  相似文献   

10.
赵川 《南风窗》2013,(19):90-93
19世纪,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和世界工厂的鼎盛,但它的早期之恶,在恩格斯1845年写就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有详细描述。而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能否无愧地解释,我们是在一种怎样的基础之上,延续着"世界工厂"的历史?2009年7月第一次去曼切斯特城,是去参加一项艺术节活动。闲暇时在城市里逛,走过一排排今天尤显高大的老早的红砖房子。它们有着特别的气息。我渐渐意识到这些房子和街道,它们见  相似文献   

11.
石勇 《南风窗》2013,(26):8-8
我去广州某工业区喝了一个农民工朋友给刚出生儿子办的满月酒。一年多前,我见过他,那时他在工厂边的村里租着一间每月300元的小房子,和一个小自己十几岁的陕西姑娘相恋。个人魅力,以及在工厂区的便利条件,使他避免了农村中很多年纪超过30岁但又贫穷的男人打光棍的命运。我那时和他的见面,是在一个福利彩票的销售点,他买了10元的彩票。在  相似文献   

12.
19岁入伍从军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意志 “部队是一所大学校,也是一个大熔炉.在那样的环境里,人的意志会更加坚定,精神境界也会得到升华.我就受益于部队的培养.”说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北京金隅工会主席臧峰首先说起的就是那段在部队的日子. “我19岁就入伍了.”臧峰回忆说,那是1976年,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有高中学历的他在年轻人中,已经算文化程度不错的了.也许就因为这一点,他当上了技术含量较高的通讯兵,而且还是在总参谋部.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0,(20):85-85
听徐振弟讲在成都工厂的经历、在大连工厂的尝试、在公益项目中的投入……会被他的豁达与沉稳所深深感染,他的形象和英特尔倡导的诸多理念,会在你心中一点点变得具体、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记得有一首歌里唱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我今年33岁,在经历了人生沧桑之后,我也要说“我的未来也不是梦”。也许有人会说我故弄玄虚,但如果你听完我的故事,也许会倍感沉重了。  相似文献   

15.
曾勇 《工会博览》2013,(23):21-21
由于临时来了一批任务,我不得不驱车连夜赶赴工厂加班,可是当我来到工厂门口的时候,又不得不下车,因为工厂的大门紧锁着。这是一村中工厂,厂长怕材料丢失,招来了大量保安,并弄来了一只金毛狼犬看守。当我下车敲着传达室的窗户,让警卫开门时,那只狗从传达室的小屋里一跃而起,怒气冲冲地向我飞奔而来,  相似文献   

16.
同事大年     
乔健 《工会博览》2014,(12):50-51
大年是我在工厂时的同事,也是好朋友,后来当了厂长.1976年我进厂的时候,大年还是个维修工,负责全厂大小机器的维修和保全。那时,他总是穿一身油渍麻花的工作服,腰问扎圈儿电线,满世界转。  相似文献   

17.
姚昌德 《工会博览》2013,(32):58-60
这些年,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团职领导干部,我一步一个脚印,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捧着一摞荣誉证书回顾军旅生活,我无怨无悔。20多年岁月中,我曾在硝烟中与死神展开过一次又一次较量;曾在多次重大演习中呕心沥血参与部队的组织指挥让导弹腾飞:丰富的经历让我自豪。  相似文献   

18.
我叫戚露丹,今年12岁,是乐清市雁荡镇二小五(二)班的学生,家住陡门头。  相似文献   

19.
职工的紧箍咒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离职经历,相当部分的人在离职的时候被公司强制要求签订一个所谓的《竞业限制协议》或之类的合同,搞得再求职的时候诚惶诚恐,生怕触犯了这个奇怪的、非常无理的协议. 事实上,如果离开了保护商业秘密这个前提,竞业限制条款无疑就是地道的“霸王条款”.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为防止跳槽员工带走技术、带走图纸,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企业只要进人,先签保密协议再说.这一做法,一时蔚成风气.企业的护身符?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嫂子     
记忆中,我从未叫过伍兰嫂子,尽管她是大哥的女人。因为,她和大哥并没有结婚。比我大五岁的大哥,从小就是个混世魔王,打架斗殴、偷鸡摸狗无所不为,高中还没毕业就因在一次群殴中致人伤残而被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