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晓艳  温宁  盖志毅 《前沿》2010,(3):86-88
古代蒙古族把诚信作为伦理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并把它视为一种美德,它体现在蒙古族的全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蒙古族的血统、气质、风范、品格,无不折射出草原民族强悍的生命力和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人们缺少和需要呼唤诚信,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民族"诚信"的优秀文化传统,传承草原民族诚实守信的精神文化,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完善、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代陶艺的历程不足30年。纵观这段发展,恰恰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步——从封锁到开放,从封闭到对话,目前正朝着有益于中国陶艺家健康成长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3.
鲍晓艳 《前沿》2011,(7):162-164
蒙古族文化中含有"人与人、人与自然"两个平等思想,我们认为"两个平等"是公民意识的内核,因此传承蒙古族文化是培养人们树立"两个平等"公民意识的重要思想武器之一,也是传承蒙古族两个平等文化思想的现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鲍晓艳  盖志毅 《前沿》2011,(23):209-211
蒙古族传统政治制度与宗教信仰是自由顽强精神的客观基础,而且在其日常生活、艺术、体育活动等中无不体现自由顽强精神,笔者认为传承蒙古族自由顽强精神有利于个体事在人为观点的树立、有利于敢于超越和创新精神的树立、有利于强调个体能力、个性的发挥、文化艺术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8,(5):82-83
《台声》:我知道您一直潜心研究台湾现代陶艺发展的历程,请您大致介绍一下台湾现代陶艺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在福建、广东、陕西等省的大城市和北京,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民间陶塑作品,与以往为人熟知的景德镇、石湾、淄博、德化等名窑所出的陶塑全不一样,叫“交趾陶”。交趾陶为一种低温多彩釉,是融合了软陶与广窑的一种陶艺,且包容了捏塑、绘画、烧陶等技艺及宗教文化的民俗工艺,堪称民间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7.
贾瑞光  胡艳霞 《前沿》2011,(4):139-141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对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由于蒙古族栖息地的特殊自然环境和以游牧为主的独特生活方式,使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浓郁草原特色的体育文化。那达慕文化就是体现蒙古族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那达慕",蒙古语义为"游戏、娱乐、游艺",也作"戏弄、玩笑"解,旧时还含有"赌博"之意。传统意义上的那达慕包括三项竞技(摔跤、射箭、赛马)、歌舞以及其他各种游戏、娱乐活动,是各种游戏和娱乐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笔者基于对蒙古族生活文化的了解而撰写的有关“布鲁”文化初步探析的一篇文章.在笔者看来“布鲁”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以及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蒙古民族的重要标志.无论是作为现实生活器具的“布鲁”还是体育活动项且的“布鲁”都反映了蒙古族的民族生活特色和文化特色.本文主要介绍了“布鲁”的类别、制作技艺、功能、体育竞技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从起源与发展来看,蒙古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多元化,这种文化反映到图案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蒙古族丰富的图案艺术背后是对北方草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汉、藏等多元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金志远 《前沿》2009,(10):103-105
随着全球化的深层次推进必然给草原文化带来冲击,如何在 全球化和民族化之间保持平衡,是摆在蒙古族高等教育面前的严峻的课题。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具有增强蒙古族的凝聚力、提高蒙古族民族精神、培育蒙古族的文化自觉意识、强化蒙古族的民族认同意识等育人价值。因此,蒙古族高等教育要传承草原文化,具体体现在目的、功能和传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张国庆 《前沿》2014,(23):92-94
当今,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流失极其严重。大多数蒙古族学生不知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甚至有些中小学的蒙古族学生连"成吉思汗"是谁都不知道。蒙古族历史文化严重流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蒙古民族教育制度不完善,国家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和传承的相关法律的缺失。因此,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法律保护问题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06,(2):63-63
“吾有雅室,何以饰之”?时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品味和精神生活需求层次也在攀升。以往那种追求现代化的电器、或用些书籍来点缀自己爱家的风潮已逐渐过时。现在更多的人考虑的是如何用既古朴自然又高雅别致,且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的器物来装饰爱家。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蒙古族长调,是蒙古族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口头文化。2005年,中、蒙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相似文献   

14.
陶艺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现代陶艺已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而存在,它已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广泛的参与到现代艺术运动中,成为艺术家表达自己的观念的艺术品。陶艺是品味的体现,是价值观的一种高度,是对品质生活的一种追求。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题材电影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四种基本的叙事范式:第一,以意识形态和政治需求为导向的国族化叙事;第二,以美丽边疆和日常生活呈现为导向的景观化叙事;第三,以民族认同和草原文化表达为向导的民族化叙事;第四,以聚焦个体和关注现实为导向的个体化叙事。文章基于叙事方式的发展与变化,厘清蒙古族题材电影的演进规律,探寻内在的动因,思考叙事方式与文化建构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凸显电影文本对文化建构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焦克源  王瑞娟  苏利那 《前沿》2008,(11):146-149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在迁移人口的同时引起了民族文化的变迁。从人口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理论思辩的研究方法,在对内蒙古孪井滩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蒙古族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考察表明,蒙古族文化在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均表现出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7.
张晓宇 《前沿》2010,(13):156-158
上世纪90年代,来自欧洲、澳洲和美洲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索语言在解决环境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从而诞生了一个新兴的语言学分支——生态语言学。本文拟从蒙古族语言文化的生态观对蒙古族语言文化的发展作初步探讨,进而得出建立蒙古族语言文化生态平衡系统的必要性及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8.
梅松华 《前沿》2011,(6):123-125
随着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提高,人们不仅为了吃饱,而且追求吃出特色,吃出品位,更主要的是吃出文化,从中得到最大层面的精神享受,为此,文章着重探析了蕴涵于畲族饮食文化中"四大"主要道德文化元素,并对发掘其饮食道德文化元素,提高饮食消费者的道德文化素养的意义也作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9.
郑海 《今日民族》2002,(12):22-26
在云南高原的中部,有一个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兴蒙乡,这里的蒙古族是700多年前元朝驻军的后裔。兴蒙乡地处云南省通海县北部,距离县城约11余公里,距玉溪红塔区39公里,距昆明129公里。兴蒙乡地处杞麓湖西岸,属平坝,北倚凤凰山,南望螺峰山,全乡总面积4.7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111人。乡政府所在地海拔1800余米,全乡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兴蒙乡下辖中村、北阁、下村、交椅湾、桃家嘴等5个村委会,6个村民小组。据1999年的统计数字,全乡有1737户,5501人,其中蒙古族5373人,占总…  相似文献   

20.
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文化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结构方法的着眼点不再是文化的某些分散因素,而是因素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只有发现文化中的深层结构,才能保障文化研究的客观性,才能发现真正的人的存在。心态文化作为文化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方式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不同要素之间既有质的区别,又有内在关联。本文正是立足于此而展开分析的,以致力于对蒙古族文化的更微观视角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