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早打开微信朋友圈,看到第一条信息:我属于点赞党……还配了两张图片,一张上写“过去的一年,你送出了8946个赞”,另一张上是“你收获了2852个赞”. 我的朋友圈里就有这么一个人,她是我的前前同事.在每个共同好友的消息里,都能看到她的“赞”.无论那些朋友的消息是一大早发的,还是凌晨发的,都能在评论栏里,看到她的头像.看多了我就有点儿纳闷:“她们没那么熟啊……”  相似文献   

2.
朱甫 《法制博览》2008,(18):41-41
我们不承诺任何人加入阿里巴巴会升官发财,因为升官发财、股票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会承诺你在我们公司一定会很倒霉,干得很好,领导还是不喜欢你,这些东西我都能承诺,但是你经历这些后,你一定满怀信心,可以自己创业,可以在任何一家公司做好。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22)
正我总觉得,每日流连于微信中的那个你,好像是你,但又好像不是你。2016年初,我加入了一个名为“大羊青年”的微信群。这个群的成员都是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河西乡大羊村的普米族年轻村民,唯有我一位来自昆明。在此之前,我已经在这个村进进出出5年多,展开访谈和其他形式的田野考察,结识了很多村民,包括这个微信群中的很多人。偶然的“入群”,却让我得以窥见他们的世界。这个世界值得一说。  相似文献   

4.
会做人     
蔡澜 《法制博览》2011,(7):79-79
我活在一个“会做人”的社会里。从小父母就教导:“有些话是不能当人家的面说的。”所以我不敢指着邻居那个胖八婆,大叫:“丑死人。”渐渐地,这些不能当人家面说的话,变成讨好人家的话,对着同一个八婆,我说:“阿姨,你一定整天吃好东西。”出来做事,更常在老板面前说:“这都是你有眼光。”看到又讨厌又可恶的孩子,我说:“真聪明,长大了不得了。”  相似文献   

5.
看了这个题目,你也许觉得很奇怪,一定要问:“我不是我自己会是谁?”但在现实中,你在许多人眼里都不是你自己:上司会让你像这一个,父母会让你像那一个,同事朋友还会把你和某某相比较,如果你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变来变去,你还会是你自己吗?  相似文献   

6.
年轻的感觉     
近几年,来往的朋友尽是些比自己年轻好几岁的男孩子女孩子。比我年长的朋友看不惯,就说我怎么竟跟小孩子玩得来呢?他们都很不理解。交年轻的朋友,甚少受人呵护。你不能因为自己是一个女性,就要求得到这些年轻人的珍爱和重视,又或者希望他们尊重你的自尊心。就象我曾认识的一位年轻朋友,他智力超群,对世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他却偏偏是个鄙视女人的家伙。记得一次吵架时他对我说:“我是不会迁就人的!”而我则反唇相讥:“你连怎样踉人相处都不会,还谈什么迁就!”跟年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在就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困惑,请你想起我;如果你与家人或朋友发生矛盾,请你记得我;如果你感到孤独与无助,需要为你出谋划策的朋友,请你打给我。”温馨的话语,并非贺卡上的祝福,而是出自鞍山市铁西区青少年社工站。  相似文献   

8.
王雨 《法制博览》2011,(18):31-31
趁着“五一”空闲,想给侄儿、侄女买几身衣服。打电话给报社的一位记者朋友——她是日报“服务周刊”的记者,对这方面内行且有“内线”,能买到便宜货。记者朋友接了我的电话,竭力劝我:“不要去,马上要‘节日执法’了,到时候肯定要曝光一批假冒伪劣儿童产品,而且那几天商家特别‘乖’,你绝对可以买到价美物廉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石破 《南风窗》2014,(11):10-10
<正>我的一位朋友,当过老师,编过杂志,后转行当了基层税务所所长。他说,基层税务部门的工作,高中生来干都绰绰有余,而他这个所长因是知识分子出身,就想倡导一下"文明执法"。但他很快发现这条路很难走下去。"基层税务文化和我理想中的东西差得很远。"这位朋友说,"你以文明态度对待纳税人,他以‘潜规则’对待你。你要对他文明礼貌,执法就无法完成,税都收不上来。只有你手段残忍点儿、厉害点儿,他还能服你,说‘这人行,有本事’!反之,他说你是‘书生’,说你‘没手腕’,不理你。"税务所长的"文明"热情迅速冷却下来。显然他弄错了一件事情,就是以为"文明执法"会令征税过程更顺利,双方  相似文献   

10.
出售情书     
爬格多年,一直家贫如洗。妻常埋怨:“整夜看你爬呀,写呀,就是没见你写出多大效益来。”妻的话虽然不中听,但也是事实。如今,单位效益不好,有能耐的人都搞起了第二职业,可我一介书生,又能做什么呢?做大生意没本钱也不是那块料,摆地摊又拉不下那面子。一天,一商界朋友光临寒舍。妻又将情绪抖落了出来。朋友听后笑了笑说:“老兄,就凭你那杆情感丰富的笔,还怕赚不来活钱?这样吧,你到我的夜总会来,设个柜台,代写情书,你别小瞧这玩意,可有市场呢,不信,先试试。”  相似文献   

11.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过去有个人碌碌无为,但他的父亲和儿子都很有成就。他的父亲和儿子责怪他无能,他却对父亲说:“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又对儿子说:“我的父亲比你的父亲强。”按理说,这个人说得全是实事,但细细想来,  相似文献   

12.
钟岷源 《南风窗》2010,(9):49-50
自行车时代,回家的时候如同切割一堆目光的扫描,你的一举一动,你带来的朋友,你自行车上驮着的东西,都要经过邻居的扫描。如今,你若是住在高层,你每天出入小区时,暴露给邻居目光的时间,可能就是从电梯下到车库的片刻。然后只要钻进车里,就有了屏蔽。  相似文献   

13.
吴墨 《法制博览》2011,(2):44-45
这个题目我自己都觉得怪怪的,明知故问,仔细斟酌了几番还是觉得就该是这样。说它是因为前些时就对常挂在政府或官员嘴上以及你我他们也自称的大号“老百姓”一词来了兴趣,后忙于其它不知不觉间竞给忘了。日前一朋友评论我的拙作时用了“小老百姓”这样的字眼儿,又勾起我的兴致,遂颇有兴头地玩味儿了一通,开悟了些许,对今后的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位。  相似文献   

14.
吴洪森 《南风窗》2008,(17):94-94
日前朋友和我聊天时说到美国奥运会,我说美国没举办过奥运会。朋友瞪大眼睛.被我的无知惊呆了,说你连美国举办过奥运会都不知道.洛杉矶奥运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这么有名的奥运会难道你也没听说过?你对体育也太不关心了吧。  相似文献   

15.
欧小鸥 《法制博览》2011,(12):44-44
那些泛黄的信纸是我在床下的小木箱里翻东西的时候,从一个大信封里掉出来的。是妈妈的字迹。“今天读完你推荐的《金粉世家》,自觉不及《红楼梦》的十分之一。你批评琼瑶的小说庸俗,我却认为它细腻、优美……不过。我还是决心像你希望的那样,多看世界名著。我想,这样就能离你近一些吧。”  相似文献   

16.
李晓 《工会博览》2010,(14):47-48
前不久,我在官场的朋友余局长向我诉苦说,李兄,我吃什么东西也不香,患厌食症了。 余局长当官已经20多年了,在官场算是摸爬滚打的“老油条”了。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来看我。她身着价格可能有1000多元的衣服,手上、脚上、耳朵、脖子上全挂满了金灿灿的东西,那模样,只把我嫉妒得眼都发红了。不就是钱吗?难道我不能去赚?我脑子一转,有了摆地摊既不用很多本钱,又不会耽误工作,听说许多大款还是从摆地摊做起的呢!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单位批发了几十本书。  相似文献   

18.
熊建华 《法制博览》2008,(14):41-41
1.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只是在试探你。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相似文献   

20.
若璇辑 《法制博览》2009,(10):51-51
在街上碰到一个朋友,他明明应该看见你,却假装看不见你,那么,你也应该识趣,不要上前跟他说:“喂,你看不见我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