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豪 《青年论坛》2004,(6):78-79
社会资本的真实内涵 ,主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 ,形成于社会结构、社会生产以及其他社会行为的互动过程中 ,区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社会资本 ,不同性质的社会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比较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美两种模式的不同反应,我们发现中国模式的本质是干部行政逻辑主导市场资本逻辑下两重逻辑的融合生长。社会化和工业化都不是市场资本逻辑可以单独完成的任务,因此形成了干部行政逻辑的现实基础。两重逻辑分界线大致经过了一个先上移、再下沉的运动,中国模式也相应经历了两重逻辑的承包结合、宏观调控和融合生长三个时期。目前中国模式处于以干部行政逻辑相对强化为内容的两重逻辑融合生长、逐渐成熟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发生一系列变化:从"和平友好"到"睦邻、富邻、安邻";从"被动"维护周边稳定到"主动"创建地区秩序规范;从"双边"到"多边"。这些变化对于创建有助于亚洲信任合作的地区社会资本具有重大意义。不过,在创建地区社会资本的过程中,中国始终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的挑战,这就要求中国的周边外交不断要有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社会化问题是众多社会学科长期关注的主题之一,本文以社会资本的特征为分析起点,结合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集中分析了社会资本在青少年社会适应、角色转化以及心理健康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探讨了青少年社会化中社会资本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公司法经过不断发展,先后产生了三种不同的公司资本制度,各有其优势和弊端。我国《公司法》从制订到修改,经历了由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向宽松的法定资本制转变的过程。折衷资本制中的认可资本制更能促进我国公司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应当成为我国《公司法》未来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谧  唐伟 《前沿》2010,(2):42-46
风险社会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当代西方社会乃至全球社会提供了一把钥匙。通过对现代化发展进行反思,我们觉得风险社会是现代性的外化形态,资本逻辑构成了风险社会的内在驱动力。因此,须从风险社会的渊薮出发,扬弃资本逻辑,重建资本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关系,才能真正打破资本逻辑发展模式对个性的压抑,并克服其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图景。  相似文献   

7.
8.
社会资本已经成为解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范式,它突破了经济人理性假设的局限,进一步缩小了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它扩展和延伸了资本的内涵和外延,这个原本产生于西方的社会学概念,目前已经被经济学、管理学接纳并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分析视角的复杂性导致社会资本的概念不统一,本文在对国内外的研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试图从系统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定义,并以此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是科学分析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理论武器。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增殖逻辑导致的生产扩张、分配失衡和消费强制造成了资本主义内部危机。本文立足资本增殖逻辑全球化的大背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规避国际经济危机传导、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破除消费主义影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内生机制的双重作用:基于资本积聚、资本逐利和资本竞争的视角,资本机制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的社会化变革;与此同时,又自发地产生了透支自然力、损害劳工、资本所有权向少数人积聚、贫富两级分化等消极作用。立足当代,重新梳理这一思想,有助于我们认清国际垄断资本运作对我国形成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理解资本机制在我国现阶段的历史价值和利用限度,采取有效措施扬其利而抑其弊。  相似文献   

11.
资本研究的新领域:社会资本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飞 《前沿》2009,(4):130-132
社会资本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形成的,成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热门概念。作为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并列的第三种“资本”,社会资本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新解释范式,如何在这一新兴研究领域中进行理论创新,以便对社会现实做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学学科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人是社会组织主体,又是组织发展的目标,只有实现人的发展,才能有效推动社会组织化的进步。伴随资本垄断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组织化发展在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解体。当代资本主义组织化表现出金钱逻辑的凸显、物化逻辑的扩张、增殖逻辑的膨胀,暴露出其内在资本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之间、资本总公式同人的需要之间、资本逐利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西方资本逻辑宰制下的有限组织化再难引领人类社会组织化的新实践,要实现社会组织化的新发展,就必须超越资本逻辑。新时代以来,中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世界性成就,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织化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展现出的变革性、人民性和使命性特质。这种特质同人类社会组织化发展原则相适应,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诞生,为扬弃和超越组织化资本逻辑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杨英姿 《求索》2012,(5):134-136
资本逻辑以无止境地追求利润和无限制地自我增殖为最高目的,带来全球性的贫富对立和资源环境生态危机。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在于审视资本逻辑在世界观—价值观上的二元论、自我中心性之于自然、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物化和异化;在生产—经济维度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非生态性和反生态性;在社会—人性维度揭示资本逻辑所造成的颠倒对立的社会和畸形狭隘的人性,导致了人的世界与自然世界的总体对立。  相似文献   

14.
菅强 《人民论坛》2013,(8):88-89
以是否劳动为标准,人的生存时间可以划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部分。在资本逻辑下,这两部分时间的分配方式最终取决于资本对自身增值追逐的热情程度。大部分劳动者在产出了足够维持人类社会运行以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财富之外还要继续劳动。自由时间最终成为资本逻辑内消耗大量产出的消费活动的宿主。  相似文献   

15.
当今资本逻辑广泛渗透于社会,有必要从资本逻辑视角考察青少年社会化的重大课题:社会适应问题、角色转化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组织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探讨青少年社会化中资本逻辑的影响,便于我们进一步探索青少年社会化的有效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依据系统生态学的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资本的能量属性并提出如下观点 :资本是以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产工具 ,以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为代表的物质资本以生产社会系统所需的能量为基本特征 ,人力资本因为行为者承载的信息能对能量的生产产生巨大的反馈增益能力而具有价值 ,社会资本则以社会系统能量网络的结构创新和竞争演化优化整个能量网络的能流分布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与文化虽然遵循着不同的运行法则,但在现代社会中,二者又具有内在契合性,即资本扩张需要文化的助力,而文化的发展又需要资本的驱动。同时,资本在运动过程中为占有文化资源、摆脱扩张悖论、适应生产方式变革而加速了其介入文化领域的步伐,并对文化发展产生了既促进又阻碍的双重影响。由此,文化建设陷入了一个发展难题——既需要借助资本力量的驱动来实现快速发展,又要承受资本介入后带来的负面问题。当前我国文化建设要想摆脱这种发展难题,可以依托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价值指向、协调发展、制度举措等方面协同规范和引导文化领域的资本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资本的官民营二元结构台湾产业和企业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存在着官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并存的二元结构。庞大的官营企业体制来源于战前日本垄断资本的公有化。除工业部门的钢铁、造船、石油化学、肥料、机械、金属、制糖等台湾所有骨干产业几乎全是官营企业外,交通运输、通讯、电力、原子能部门也全部是官营企业,而且金融部门的主要银行几乎被官营企业所占领。可以说,台湾的经济体制是官营企业牢固地控制着产业和金融业的“主要经济命脉”。这种体制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外,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不容易找到的。在这种官营企业的控制体制下,民营企业却能得到增长,并成为带动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企业。由此可见,台湾的产业结构一直是以官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资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概念,其含义、测度、作用特点等被当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所关注。社会资本的定义繁多,对其测度的难度很大,但是,作为源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的无形资源,它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建立在社会协同基础之上的。重视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有利于对其实行有效率的管理,发挥最大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资本是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秘密,资本的本质并非物与物的关系,而是隐藏在物背后的人与人的统治与支配关系。主导现代生产关系的资本逻辑,在社会政治层面就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资本逻辑与阶级关系之间具有本质性的必然联系。当代中国利用资本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实际上也随着资本逻辑的展开而建构了一整套现代社会生产关系。考察资本逻辑贯穿其中的现代生产关系,在其社会政治层面的分析就不能缺席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视阈。马克思阶级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不仅体现在深刻洞察了贫富分化的结构性根源,而且体现在指出了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