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法治手段推行廉洁建设,是对廉洁建设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是对政治文明的深刻升华和践行;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用法治手段推行廉洁建设,必然要求依法惩治贪污腐化行为;设计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法律制度倡导廉洁;形成倡导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廉洁文化。对此,要建立各种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要规范公共权力,使权力的配置遵循权力运行的客观规律;要建立完善的廉政机制。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是执政党确立和强化执政地位的有力工具。在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的形势下,要啃硬骨头、涉深水区,实现中国梦,必须时刻绷紧意识形态工作这根弦,把好前进方向,创新思想宣传工作,大力加强党的建设,积极传播中国好声音,不断增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是执政党确立和强化执政地位的有力工具.在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的形势下,要啃硬骨头、涉深水区,实现中国梦,必须时刻绷紧意识形态工作这根弦,把好前进方向,创新思想宣传工作,大力加强党的建设,积极传播中国好声音,不断增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创造》2013,(4):4
<正>自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方略以来,党的法治理论不断步入新境界,推动国家法治建设呈现新局面。十八大报告更加重视与凸显法治问题,对法治的定位、法治的作用、法律的权威、法制宣传教育等问题提出了不少新思想、新论断、新主张,把党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知法懂法、崇法守法和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的社会整体结构中,法治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源自于经济生活并且反映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法治一方面维护着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巩固生产资料私有制并且强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另一方面法治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通过宣扬"自由"、"平等"等观念并且借助于国家权力来维持阶级统治。法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护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同时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7.
法治作为执政党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的基本方式,要求执政党强化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其内在依据在于: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最可靠保障,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手段,是党转变执政方式的内在要求。依法执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与灵魂。执政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根本方式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和带头守法。  相似文献   

8.
刘涛 《前沿》2011,(24):29-31
本文针对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在理论维度的层面,以实证的角度,在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地基础上,层递性地提出了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三个维度,即前提性维度、合理性维度和合法性维度,具体包括科学的意识形态前提,执政党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和意识形态认同。  相似文献   

9.
法治思维是指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的具体内涵可以概括为:以合法与否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以权利义务作为分析问题的逻辑,以平等作为处理问题的价值导向,以程序正义作为化解纠纷的理性考量,以规则底线作为制约权力的基本要求。法治思维与当前带有普遍性的人治思维、权力思维、政治思维、经济思维和道德思维具有显著区别。当前我们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去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相似文献   

10.
李中元 《前进》2014,(10):16-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党的领导是根本,领导干部是关键,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发展前进中的问题,则是必须要面对和解决好的关键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  相似文献   

11.
法治思维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没有法治思维,也就没有法治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养成的基本路径有三个,即加强法律学习,通过法律知识的储备和法治理念的树立,实现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自我养成;强化制度控权,通过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健全,促成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自律养成;坚持法治导向,通过法治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机制的完善,引导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自觉养成。  相似文献   

12.
杨正万 《人大论坛》2014,(12):56-5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主题确立为“依法治国”,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法治建设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法治建设能否带来新的面貌,都离不开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树立这一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并强调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现结合现代法治有关理论和实践,就法治、法治思维和方式及其运用谈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来,历次党代会都根据党在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不断深化对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治国理念和指导方针的认识,并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继往开来,不仅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且首次明确提出了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从而把党对法治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特别是法治思维问题的提出,预示着党在领  相似文献   

15.
王义保  王治东 《求索》2005,(11):89-91
有效的制度安排通常是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完成的,法治在行政管理领域表现为法治行政或依法行政。在西方历史文化中法治思想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渊源,而我国古代传统儒家思想却形成了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体系。当前,法治行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生要求,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所在,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法治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指出法治的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意识形态尤其是官方意识形态的改变是法治国家得以存续的重要思想保证和观念基础。同时,分析了新的发展环境下,进一步协调意识形态和法治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奠定依法治国科学执政的队伍基础。(一)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其在治国理政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必然要求。(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加强党依法执政能力的应有之义。(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深入理解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核心内涵,形成依法治国科学执政的思想共识。(一)理解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在我们党的正式文件中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它不仅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也标志着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思维方式上的新变化,对于不断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的提出,是继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我们党和国家对法治的认识和法治自觉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法治思维不同于人治思维。人治思维就是贤人思维,就是把公共事务管理的良善与否寄托于个别贤人,遇贤则良,遇不贤则废,结果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摆脱不了历史"周期  相似文献   

20.
李斌 《人民论坛》2020,(16):82-83
应急法治建设重在提升政府应急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公民权益。我们不仅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还要加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法治建设。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法治建设,应当坚持一体化思维,合理调整突发事件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打通各环节和要素之间联系和转化的障碍,有效提升政府应急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