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物流业飞速发展,一些毒品犯罪分子利用物流运输毒品,物流贩毒正成为一种毒品贩运新方式。普洱市物流贩毒形势严峻,表现出极强的隐蔽性、操作便捷、成本低、人货分离、风险极小等特点。普洱市也面临交通环境不利、物流行业管理存在漏洞与行业法律缺失、警务装备性能差等挑战。因此,要充分利用交通环境,合理部署禁毒力量资源,建立立体防控网,规范物流业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禁毒警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警务装备性能,加强区域间、部门间的协作,完善禁毒网络,加强和完善对物流运输毒品犯罪的控制下交付。  相似文献   

2.
物流毒品犯罪是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犯罪,由于物流毒品犯罪具有成本低、跨度大、渠道多、侦破难度大、容易逃避打击等特点,近年逐渐发展成为贩毒分子进行犯罪活动的重要方式,这一犯罪方式严重危害了我国的社会管理秩序。侦查机关只有加深对物流毒品犯罪特点的认识和了解,充分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和手段,才能提高对物流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的不断发展,禁毒,作为集缉毒执法、情报研判和社会化管理等工作于一体的警种,如何利用大数据平台、融合大数据思维、开展大数据应用,加大打击毒品犯罪效能、拓宽重点人员动态管理渠道、提升禁毒工作水平,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从公安大数据的概念特性、公安禁毒大数据应用的现状、运用大数据思维开展大数据应用和开展禁毒大数据应用探索四个方面,对如何基于公安大数据建设开展禁毒大数据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建设全国一朵禁毒云、时空大数据才是真正的大数据等一系列适合禁毒特点和实战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寄递物流行业高速发展,新的运输渠道滋生了新的犯罪形式。当前物流寄递行业管理的漏洞,给犯罪特别是涉毒案件提供了空间,如何规范管理,打击犯罪,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毒品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做好禁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毒品泛滥地区进行重点整治,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也是深化禁毒人民战争的重要举措。甘肃东乡县毒品犯罪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故应分析其毒品犯罪的现状及成因,进而明晰当地毒品犯罪案件侦查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毒品犯罪的应对建议、措施,以期为该地禁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涉毒犯罪频发,其主要形式是利用网络订购、销售毒品及其生产原料,传播制毒工艺和方法,聚众交流吸毒感受,支付或者转移毒资,策划、联络和指挥贩毒;网络涉毒犯罪具有作案手段智能化、隐蔽化、匿名化,侦查取证难、破案难,风险小、交易快、灵活性强,犯罪范围无国界化等特点。隐蔽性更高、便捷性强、风险小、成本低、监管存在漏洞和相关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利用物流寄递业成为新的贩毒渠道。为此,公安部门应通过内外协作、整合物流寄递业禁毒情报资源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等措施,把打击物流寄递贩毒与网络涉毒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打击效能。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禁毒战略新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搞好 2 1世纪的禁毒工作 ,必须重新审视国际国内毒品犯罪的新趋势、新特点 ,重新构想 2 1世纪禁毒工作的战略。一、 2 1世纪毒品犯罪的新趋势、新特点 :(一 )毒品犯罪全球化趋势日益严重 ;(二 )毒品犯罪总量居高不下 ,仍处于高峰期 ;(三 )毒品犯罪格局发生变化 ;(四 )毒品犯罪方式手段更加高智能化。二、 2 1世纪禁毒战略构想 :(一 )禁毒战略指导思想 ;(二 )禁毒战略策略原则 ;(三 )禁毒战略计划框架。  相似文献   

8.
毒品犯罪活动日益严重,并加大规模逐渐向有组织犯罪转变.其犯罪手段灵活多变并呈现隐蔽化趋势,新型毒品不断更新换代,大要案增多,涉毒数量大和暴力对抗程度不断加剧.因此,应围绕加强国际间的禁毒合作,严抓边境查控,健全执法机制,加强全民防毒禁毒意识和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和控制,探索研究当前有组织毒品犯罪的打击对策.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苯丙胺类毒品犯罪的特点及侦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省苯丙胺类毒品犯罪在犯罪类型、犯罪组织形式、犯罪主体和犯罪手段等方面发生了一定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为有效侦控此类犯罪,禁毒部门应建立联合作战的工作机制,加强情报工作和缉毒基础工作,优化侦查措施,深入开展国际禁毒合作。  相似文献   

10.
要搞好21世纪的禁毒工作,必须重新审视国际国内毒品犯罪的新趋势、新特点,重新构想21世纪禁毒工作的战略。一、21世纪毒品犯罪的新趋势、新特点:(一)毒品犯罪全球化趋势日益严重;(二)毒品犯罪总量居高不下,仍处于高蜂期;(三)毒品犯罪格局发生变化;(四)毒品犯罪方式手段更加高智能化。二、21世纪禁毒战略构想:(一)禁毒战略指导思想;(二)禁毒战略策略原则;(三)禁毒战略计划框架。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度销声匿迹的毒品在四川再度死灰复燃,并呈迅猛蔓延之势,危害日益严重。为遏制毒品犯罪,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和把握四川毒品问题的现状和特点,准确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禁毒对策,以使我省禁毒工作能够尽快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12.
毒品犯罪的特点决定了各国必须进行广泛的禁毒合作。就我国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而言 ,加强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禁毒合作已迫在眉睫。只有加强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在情报交流、替代种植、区域警务、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禁毒合作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的毒品犯罪问题 ;只有先解决西部地区的毒品犯罪问题 ,才有可能完成全国禁毒工作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当前苯丙胺类毒品犯罪呈现的特点有:1.制造、贩卖苯丙胺类毒品的犯罪活动十分猖獗;2.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大规模生产不断增多,小作坊式制作和现代化大生产两种方式并存;3.多点协同,蛙跳式运作;4.犯罪地域由偏远地区向城镇闹市转移;5.犯罪集团化、职业化、智能化、组织化程度高;6.境内外黑恶势力勾结,犯罪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7.隐蔽性强,反侦查能量大;8.暴力对抗性强;9.销售渠道内外并重。打击措施包括: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厉行禁毒;2.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禁毒法规,严厉打击毒品犯罪行为;3.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缉毒主力军的作用,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确保打击力量;4.强化禁毒综合治理;5.加强娱乐场所管理,切断毒品销售渠道;6.加强药品监督管理,管紧管好易制毒化学品;7.加强禁毒宣传教育,遏制对毒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南昌市公安局缉毒支队成立于2002年11月,是南昌市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的职能部门,也是市禁毒委组织、协调全市开展禁毒工作的办事机构:,承担着打击毒品犯罪、公共娱乐场所涉毒问题整治和组织全面开展禁毒宣传、预防教育、禁吸戒毒、禁种铲毒、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等多项禁毒工作的职能。南  相似文献   

15.
关于禁毒情报信息共享与网络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入新世纪 ,毒品犯罪的网络化、隐蔽性特点愈来愈突出 ,然而 ,当前我们的禁毒工作仍然停留在单打独斗、信息闭塞、人工办案阶段 ,大大滞后于毒品犯罪的发展。若要有所突破 ,必然向禁毒工作的一体化和情报信息的网络化发展 ,而禁毒情报信息共享和网络建设必将推动禁毒工作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毒品犯罪的特殊性决定了情报在打击毒品犯罪中的重要性,而毒品犯罪的跨区域性特点决定了加强情报合作和协作的重要性,西部地区在禁毒斗争中不仅要加强国际禁毒情报交流,也要加强各省市区之间的禁毒情报协作.这种协作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推进公安情报体制的改革、建立西部地区禁毒协作机制、加强"金盾工程"建设、利用公安部驻滇禁毒联络办公室等来进行,协作的内容主要有战略性情报的交流、禁毒基础信息的共享、毒品专案侦查的情报协作等.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上,武汉市的毒品问题经过了:流入、泛滥到禁绝,再到死灰复燃、迅速蔓延三个阶段,目前武汉市毒品犯罪呈现出以下特点:(一)起步晚、增长快、副射广;(二)涉毒人员呈“三多”、“两化”:(三)毒品犯罪种类单一:(四)贩毒手段越来越狡猾,武装贩毒已现端倪。针对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武汉市不断加强禁毒工作力度,首先,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逐渐形成了禁毒工作综合治理的局面:其次加大禁毒宣传力度,增强了全民禁毒意识:第三,禁毒立法逐渐完善,初步形成体系;第四,加大禁吸戒毒力度,戒毒管理工作日益规范;第五,坚持严打方针,缉毒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毒品犯罪问题目前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全国禁毒工作.来自境外的毒品对西部地区禁毒工作影响巨大,不仅引发杀人、抢劫、盗窃等各种刑事犯罪,而且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危害、影响也已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犯罪.我们应当从"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这一方针出发,结合各种禁毒对策,来更有效地遏制我国毒品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毒品犯罪形势日趋严重,跨省、跨国大案要案增多,贩毒种类多样,贩毒手段不断翻新。毒品犯罪呈内外勾结态势向我国“多头入境,全面渗透”。解决毒品问题之本在于综合治理。应将禁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国策,长期作战;加强禁毒宣传,提高全民禁毒意识;严查重打毒品犯罪活动;落实禁吸强戒、创建“无毒社区”与开发戒毒药物工作相结合;严格执行国际禁毒公约,大力开展国际禁毒合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毒品问题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出现,滋生毒品问题的社会原因依然存在,做好禁毒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社会政治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要加强禁毒宣传引导工作,二要探索禁毒工作的机制,三要提高发现毒品犯罪的能力,四要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五要加强禁毒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