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罪犯教育是我国监狱工作中对罪犯进行惩罚与改造的基本手段之一。从罪犯教育的本质来看,罪犯教育是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两种思想、两种价值取向相互较量、相互斗争的过程。从罪犯教育的地位来看,罪犯教育是充分发挥监管改造效益和劳动改造效益的内在主导力量;罪犯教育是使罪犯由犯罪人转化为守法公民的“治本性”决定因素;罪犯教育是中国监狱充分尊重罪犯,保障罪犯人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罪犯实行分类,建立中西特色的监管改造工作模式,是适应世界行刑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首要标准”对提高监狱改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一视角出发,针对当前罪犯分类中存在分类过于简单、粗泛;分类管理制度不健全;分类未与处遇管理相衔接;分类存在明显的阻碍、干扰因素等问题作了阐释,提出完善罪犯分类法规制度;确定罪犯分类标准和分类过程;建立完整的罪犯分类体系;推进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罪犯弱势群体之探讨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罪犯是弱势群体的观点,并探讨了这一观点的理论根据;从直面关系和内在意义两个角度,评判了保护罪犯弱势群体的价值所在;进而从理念、法律、机构、制度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实现对罪犯弱势群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通过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未成年罪犯的调查,我们发现,未成年罪犯的家庭环境的总体水平低于常模,其中文化性、情感表达、矛盾性等因子的问题最为突出。未成年罪犯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也基本存在问题,较为严重的表现在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缺少情感温暖;缺少理解;过分干涉等几方面。说明未成年人行为发生偏差,走上犯罪道路与他们生活的家庭环境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之间有相当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罪犯劳动报酬权是参加劳动的罪犯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罪犯人权的重要保障。罪犯劳动报酬制度肯定了罪犯劳动的自身价值,是监狱日益走向文明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72条有关罪犯劳动报酬的规定中,罪犯劳动报酬的产生、罪犯劳动报酬的标准有其理论依据;比较国外罪犯劳动报酬制度,借鉴国外罪犯劳动报酬的理念,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建构我国罪犯劳动报酬制度。  相似文献   

6.
劳动既是罪犯的权利,也是罪犯的义务,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劳动报酬是罪犯劳动权的体现;从罪犯人权的角度,劳动报酬有利于保障罪犯人权,在预防罪犯重新犯罪上起着积极作用,它是赔偿被害人的需要,劳动报酬基础上的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体现了保障人权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监狱作为国家专门行刑机关.在对罪犯实施惩罚改造的同时。对罪犯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和与人身有关的其他权利给予保护,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但由于重刑主义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不把罪犯视为同类的心理以及相关法律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致使罪犯权利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发展的要求,作为国家法律文明窗口的监微,有必要建立健全保障罪犯权利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监狱行刑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提高新形势下的监狱行刑效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监狱行刑实践中,今后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即转变行刑观念,辩证对待刑之宽严;加强监狱立法建设,完善宽严的措施规定;完善对罪犯的矫正激励机制;推进恢复性司法实践;加强行刑监督,防止宽严不当,以促进监狱工作更好地贯彻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对其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非常关键,多数未成年罪犯家庭环境较差,部分未成年人入狱后不能得到家人的关爱,长期无人接见。这是我们关注未成年罪犯的家庭环境的原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未成年女性和男性罪犯家庭环境及其对犯罪的影响具有一致性。比较突出的方面有: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关系不和谐、不重视文化知识教育、教育方式不科学、父母不良行为等。在对未成年罪犯的改造中,我们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他们摆脱童年的伤害,重塑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0.
罪犯是具有高度自杀风险的特殊人群。自杀死亡是罪犯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更是其心理危机的严重表现形式。因此 ,防范罪犯自杀是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危机预防的工作重点 ,是监狱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防范罪犯自杀的有效措施 ,是消除和纠正对自杀的误解与偏见 ,正确地认识罪犯的自杀问题 ,把一般性措施和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起来 ,以预防为主 ,及时寻找和发现罪犯中的各种自杀迹象和线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63例12348中国法网中的各监狱罪犯教育矫治典型个案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罪犯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分析我国监狱教育矫治罪犯的模式特征及矫治效能问题。结果显示:监狱矫治罪犯在年龄、是否顽危犯、法制教育、管控措施、心理措施等维度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我国的监禁矫治措施对某些罪犯具有较好效能。这表明我国监狱矫治罪犯工作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罪犯教育矫治模式且已在各监狱扩展开来,心理矫治措施已在较多监狱推广使用并取得了较好效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狱对服刑罪犯人权的保障是全面的、真实的。主要表现 :一是把罪犯当人看待是我国监狱对罪犯人权保障的出发点 ;二是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是对罪犯人权最富有实质性的保障 ;三是罪犯在服刑期间享有广泛而具体的权利 ;四是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罪犯人权保障措施体系。展望其发展前景 ,我国对服刑罪犯权利的保障必然会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监狱对服刑罪犯人格的保障是全面的、真实的。主要表现:一是把罪犯当人看待是我国监狱对罪犯人格保障的出发点;二是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对罪犯人格最富有实质性的保障;三是罪犯在服刑期间享有广泛而个体的权利;四是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罪犯人权保障措施体系,展望其发展前景,我国对服刑罪犯权利的保障必然会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罪犯有其自身特点,对其进行社区矫正必须应用不同于成年罪犯的措施和方法。社会工作方法是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重要手段,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价值取向、工作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对青少年罪犯的矫正过程中,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撤销轻微犯罪案底是对罪犯所采取的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和改造措施,这种措施不但实现了强迫罪犯服刑所无法实现的教育效果,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撤销轻微犯罪案底的法案自2005年10月17日在新加坡实施以来,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研究撤销轻微犯罪案底举措在我国的适用,对我国的人性化执法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罪犯团伙是监所内长期存在的一种消极社会现象,是监所安全稳定的主要隐患,是监所客观原因和罪犯主观心理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罪犯团伙的主要原因是人的社会属性原因、监狱不良环境原因和罪犯不良需要原因。对待和处理罪犯团伙必须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和教育为主、区别对待的原则,要针对不同类型罪犯团伙的具体情况,从技巧上选择不同的治理方法;针对罪犯形成团伙的主观原因,从治本上加大教育改造力度;针对易于形成罪犯团伙的客观原因,从措施上强化对罪犯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四省市497名限制减刑罪犯和498名长刑期罪犯就监狱管理与教育等方面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类罪犯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需要监狱机关对限制减刑罪犯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管教措施,以确保监管安全,提升教育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18.
依罪犯的文化认同心理、文化需求心理和文化冲突心理,借助文化改造的推力和监狱分类改造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罪犯文化心理分类改造的范式设计性研究,是对现行分类改造方法的补充,对罪犯的改造具有完善力、彰显力、变革力和提升力之作用。其范式的设计有罪犯文化认同心理值设计、罪犯文化需求心理值设计和罪犯文化冲突心理值设计,范式的应用路径有直接分类法、重组分类法和多级分类法。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罪犯的逐年增加,给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艾滋病罪犯常见的焦虑、恐惧、沮丧、抑郁、易怒、对抗等心理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和干预的重点,对艾滋病罪犯的心理矫治应有适合于心理特征的措施,同时,应加强研究,创建艾滋病罪犯心理矫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监狱是以刑罚执行为要素的彰显监狱文化力的文化磁场。罪犯在行刑的文化磁场里,在监狱文化力的作用下,产生出独特的文化心理。文化心理是罪犯在改造与行刑过程中对监狱以文化为矫正力的意识作用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反映。罪犯的文化心理通常由文化认同心理、文化需求心理和文化冲突心理组成,具有渐进性、差异性、变更性、递进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开展对罪犯的文化心理研究,有利于科学认识罪犯的改造特性,把握罪犯的行刑轨迹,提升监狱对罪犯的矫治功能和矫正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