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闲来胡思乱想,常引发一些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历史联想,由方孝孺想到布鲁诺即其一。他们两个相隔千万里,时差二百年,在脑子里把他们联起来的纽带:一是他们各自所受的惨绝人寰的极刑(方孝孺被“磔于市”,也就是当众凌迟处死,布鲁诺则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烧死);  相似文献   

2.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宁海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朱允蚊即位,他任翰林侍讲、诗讲学士.建文帝时他是重要谋臣,明史说“凡国家大事,(建文帝)常命孝孺就坐前批答.” 几百年来,后人对方孝孺的评价是极高的.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称其“天地正气”,黄宗羲说他是“有明诸儒之首”,胡适说他是“为殉道之了不起的人物”,郭沫若则说他“骨鲠千秋”.鲁迅在纪念“左联”五烈士的散文《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将柔石与方孝孺相提并论为“台州式的硬气”.时值今日,南京和宁海政府,还在颂扬方孝孺的壮举,南京为他重新修坟立纪念碑.  相似文献   

3.
本文集中说明布鲁诺“人的发现”方面的思想。在布鲁诺看来,人和其他生物没有区别,人的本体状态与所有其他有生命物质的可能的状态处于同一个自然层次。布鲁诺认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由于其机体的特殊构造和形体并且能够比动物更会利用自己的躯体才可以上升为神圣。布鲁诺认为是劳动使人区别于甚至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布鲁诺十分重视人手的作用,把手作为众器官之王。人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来改造自然,建立文明。人懂得使用和谐的方式来使用体内的智力和潜在的功能。理想的劳动应该是愉快的。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8,(10)
方孝孺是明初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其政治哲学思想产生于元末明初之际,并在建文新政中大放异彩。方孝孺直接继承了儒家政治思想并有所创新。通过政治哲学分析方法,将其政治思想中具有哲学性的理论特点系统地梳理出来。其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对政治权利的哲学思考,其对政治理想的设定,以及政治理想实现的手段等。方孝孺政治哲学的目标是为了建立一个以民为本、社会和谐有序的国家。方孝孺一生虽然短暂,而且其书又遗失甚多,但其流传下来的思想却值得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5.
瞭望哨     
《瞭望》2000,(49)
“只摆过,不评好” 陕西 袁敏杰 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贵阳市 19名由人大任命的干部近日才在市人大通过“只摆过,不评好”的评议。贵阳市实行干部述职评议“只摆过,不评好”已有 3年,全市已有 33名市人大任命的干部通过了新的述职评议。这些述职报告,主要内容都是存在问题和整改思路,没有“客观原因”的推脱,也没有“尽自己努力”的陈辞,报告中今后的整改步骤、目标清清楚楚。 其中,有的述职评议也并不那么“顺利”,有两名干部的述职报告被认为有“评功摆好”之嫌而被否定,两人都感到“遭了当头一棒”,终于认识到其问题,认真拿…  相似文献   

6.
李根清 《各界》2014,(5):6-10
林彪说“都是例行公事” 1964年10月,我从首都警卫师调到林彪办公室,给林彪当了两年内勤。1967年新年一过被调到秘书办公室,协助机要秘书于运深做文件收发管理工作,不久被军委办公厅任命为林彪办公室保密员。关于这次工作调动,叶群同我谈话说:“首长这里的文件都是最高机密的。现在这个形势,从外边再调一个人来我和首长也不放心,所以决定叫你去管文件。你是党员,支部也认为合适。”叶群反复强调要“守口如瓶”。  相似文献   

7.
祝华新 《党政论坛》2014,(22):25-25
前些年,政府工作在互联网上经常被“围观”,从积极角度看以民意为镜鉴可改进公共治理,但有时也会被捕风捉影的猜测所中伤,被尖锐刻薄的言辞所“围殴”。近一年来,网民对于事实性传播,变得较为谨慎了,不敢轻易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连“据传”、“求证”的帖文也少了许多;从帖文语义分析,“草泥马”等激烈对抗性语汇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09,(22):5-5
小小介词“被”,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的搭配,不经意间,迅速蹿红网络与主流媒体,并日渐铺陈至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人说,“被”现象折射出了普通百姓挥之不去的“被动性”命运:有人说,“被”现象扭曲了中国社会,背后隐藏着对社会基本规范及公权力的信任危机:也有人说,“被”现象预示着公民意识已深入人心,公民社会正在逐渐成型。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副区长刘洪国因占三处公房,建两个私窝,且“少付地税5万多元,其建房巨额资金来源亦不向组织讲实话”一事而被处罚了。报道称:“为严肃党纪政纪,以敬效尤,刘洪国受到留党察看一年,撤销南岳区副区长职务的处分,刘洪国营建的私房被征收”(“征收”而不是“没收”)。笔者欣慰之余,也有一丝疑问。刘洪国违反的仅仅是“党纪政纪”吗?抛却占公房、建私房的事不说,单单邵建两处私房的巨额财产来历不明似乎就该算是犯法了吧!犯法之后还“不向组织讲实话”这岂不又罪加一等?一个廉洁奉公的国家公务人员短短几年内怎…  相似文献   

10.
王丰 《党政论坛》2008,(24):46-46
“梅兰梅兰我爱你……”,“你像兰花着人迷,你像梅花年年绿,看到了梅兰就想到你……”,千万别误以为这是情书里的句子,上世纪80年代,这首叫《梅兰梅兰我爱你》的歌曲在台湾大街小巷流行。这首曲子当中的“梅、兰”两字,在岛内暗喻为钱,所以这首曲子也被笑称有“钞票、钞票我爱你”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冯驰 《学理论》2008,(5):I0004-I0004
哈尔滨产权交易中心暨黑龙江省产权交易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作模式。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007年,被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授予“改善经济环境先进单位”和“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好窗口”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刘洪 《瞭望》2000,(19)
为了土地,千百年来,人类经 历了多少次的纷争、搏杀、 冲突,甚至大规模的战争! 现在,在非洲东南部的津巴布韦,也是因为土地,一场“风暴”正有愈演愈烈之势。 “风暴”开始于今年2月,短短两个月内,席卷全津巴布韦,1000多个白人农场被占,多名白人农场主被杀,另有两名反对党“民主变革运动”的成员遇害。据悉,参与者成千上万,很多是参加过独立战争的老战士。 这貌似无法无天的举动,却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最根本一条,就是欧洲殖民主义种下的恶果。翻开世界历史,欧洲地理大发现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殖民和掠夺。非洲人也随即沦…  相似文献   

13.
易中天 《各界》2011,(10):71-73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的倾向性,就是“尊刘贬曹”。如果仅此而己,也没什么不可以。第一,我们又不是曹家后人,何必跟刘家争个对错高低。第二,曹操制造的“冤假错案”不少(比如杀崔琰)。死后被人痛骂,可以算是“报应”。第三,被“冤枉”的历史人物,也不是只有曹操一个。  相似文献   

14.
瞭望哨     
《瞭望》1999,(44)
缘何饿死也不扫马路为了更好地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南昌市最近在全市范围内面向下岗职工招聘三千名环卫人员。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只有150人报名。就是在这150名报名者当中,有人得知是干环卫工作后,还气愤地说自己是被单位“骗来的”,表示“宁可饿死,也不扫马路!”何以“饿死也不扫马路”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面子上觉得过不去。一些下岗者过去在国有企业或者是比较体面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现在则要从事扫马路的体力活,被熟人看见了,面子上不好看,心理上有障碍。二是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总以为自己曾是国…  相似文献   

15.
在布鲁诺看来,劳动使人区别于甚至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劳动是人类文明进化和人的尊严的基础,也是人的"神圣化"过程的基础.布鲁诺批判了"懒汉学究群"的无意义的活动,认为真正的劳动者是从事有价值有意义的"劳动"者.劳动是和谐的,其最高境界是劳动与闲暇的结合.劳动是艰辛的,人的"神圣化"过程进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艰难曲折的.  相似文献   

16.
晨景 《党政论坛》2012,(2):56-57
中国人提起部委,往往会加上“中央”两字作为前缀,因其往往掌握一个系统的全国性政策大权。中央的诸多法规和决策,背后多是部委意见,只是后来以中办国办(指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室)的名义发出,才戴上了中央的帽子。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部委资源分配的权力越来越大,所以才有“跑部钱进”之说,也由此国家发改委才会被称为“小国务院”。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3,(8):18-19
毛泽东曾赠叶剑英一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站在重大的历史关口,叶剑英总能明断是非,果敢抉择:邓小平两次被打倒,他都力排众难,助其东山再起;胡耀邦被“左倾”错误围剿,他乘专机前往搭救,不遗余力举荐其再“入阁”;为完成“两弹一星”的举世伟业,他大力周旋,三邀张爱萍出山……  相似文献   

18.
薛鑫良 《民主》2007,(2):3-5
五十五年前的1952年2月10日上午,在河北省保定市(当时的省会)东关大校场,两名中共高级干部被枪决了!正义的枪声,犹如千钧霹雳,震撼了神州大地,震惊了中华儿女,也震醒了新中国的一些领导干部,并以“新中国第一大案”载人史册。同时,由于此案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因此又称为“新中国反腐第一枪”。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4,(18):9-9
周永康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个重大事件在7月29日同时公之于众,这绝不是偶然。两事深度关联,交互作用,同步昭告之后,历史当翻开新一页。  相似文献   

20.
人情     
民言 《党政论坛》2008,(18):46-46
当前有两种奇怪现象:在本应讲人情的私交空间,人情却越来越淡薄,以至于可信赖的人只剩下了两个“生我的”,“我生的”,而在本不应该讲人情的公共领域,“人情”却越来越重要,甚至已经被驾于国法,公理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