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的基础理论教材《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的出版,是我国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和高校教材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全国科社界专家学者齐心协力五年磨一剑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该书从结构上看由五个板块组成,概括起来主要有12个重点和8个亮点。对这些重点和亮点进行梳理、解读与剖析,有助于对《概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科学社会主义》2021,(2):60-6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守和践行,主要表现在:两者都把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根本依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守和践行了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又坚持和实践了这一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制度设计方面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赵曜,祖籍山东龙口(黄县),1932年4月出生在哈尔滨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5岁时在哈尔滨上小学,之后入长春第二国民高等学校读中学,他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品学兼优。生活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他在学生时代就亲身感受了"9.18事变"后东北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的工作有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和责任。中央党校,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培养党和国家中高级领导干部的主阵地,是党的理论创新和学术研究的思想库。新时期党的事业要大发展,党的干部教育事业首先需要大发展,党的理论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因此,作为新一代党校人,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新工作也有了新的优势和条件。在谈到这一点时,赵曜同志曾特别强调指出"到中央党校工作以后,得到我们学科的前辈范若愚和江流同志的直接领导和帮助。他们在学风上的启示是:一是坚持个人的学术风格和独立见解;二是坚持唯物主义原则,力求做到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一致。我的成长是和这些因素分不开的。"②在中央党校科社部工作的30多年中,赵曜同志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一方面教书育人,在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和教学组织方面做了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此外,还卓有成效,完成了学科建设和学会活动的服务和领导工作,为党校教育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学术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站在学术前沿,组织并引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领军人赵曜同志,才华出众,博学多识,显示出科学社会主义学界的大家风范。首先,他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原著的学习和研究,有一个"大的科学社会主义观"。他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有深刻的历史把握和系统的科学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性质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大社会主义学,"③从此出发认识和对待科学社会主义,赵曜同志不仅注重研究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还十分注重从马克思主义整体去研究把握科学社会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主题和主线。他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各部分自身的独立价值和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他强调要下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完整地、准确地、发展地学习和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文化革命后初期,我党理论上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实行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是新形势下党的事业发展对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素质和党的培训工作的迫切要求。赵曜同志在马克思主义原著、原理学习研究方面有高度的自觉和深厚的功底,可以说,对科学社会主义原著原理的学习研究,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赵曜同志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教学过程之中,也因此,使他的社会主义的教学研究有更广阔的研究思路和更坚实的理论基础。而理论基本功扎实这也正是以赵曜同志为代表的这一代科学社会主义教学研究工作者的传统和优势,很值得后人学习和发扬。赵曜同志先后写下了多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原著研究的力作,不仅教育培养了一届届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理论人才,而且对科学社会主义学术界也发挥了引领作用。其中《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的两大理论贡献》、《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读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读列宁的〈论我国革命〉———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等有广泛的影响,都是赵曜同志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第二,他重视国际共运史、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思考,有一个"大的社会主义研究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历史走来,与当代世界发展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赵曜同志有着深厚的史学研究基础和广泛的研究领域。他十分强调并身体力行地重视历史和联系地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使他具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大视野。一方面,他注重历史,注重国际共运史、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尤其是善于以史为鉴,认识规律,引领现实。历史研究必须要结合现实。中国学术界在这方面既有优良传统,又有不少的经验和教训。赵曜同志对联系实际进行历史研究有高度的自觉和科学的态度。他强调不论是现实研究,还是历史研究都要心怀敬畏,"尊重现实、尊重历史,强调主观要符合客观",努力探索规律。在拨乱反正,真理标准讨论之后的大背景下,赵曜同志坚持历史与现实结合,认真研究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系统展开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他指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理论建设面临的任务很多,但其中最根本的是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社会主义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只要这个客观历史过程没有完结,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的过程就没有完结"。1986年,他下大力气,科学把握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写出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长文,从"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发展的阶段性、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分配原则和经济实质、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级斗争和社会力量、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职能、社会主义的特征和模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等方面对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这篇长文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一项有开创意义的研究,论文在《瞭望》杂志1986年第9、10期一经发表,便引起广泛的社会反映,许多期刊竞相转载,学者之间竞相传阅,起到了很好的解放思想和深化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积极作用,文中的一些观点、概括和认识后来逐渐变成人们的共识,今天读来仍有认识意义。此外,赵曜还结合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研究和讲授过《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和《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的认识,写下《社会主义的四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运动的世纪思索》等文章。赵曜同志在研究工作中,有许多历史联系现实,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功范例,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影响。另一方面,赵曜同志重视研究现状。他重视研究国情、尤其是重视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所面临的"世情",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能够更好地从实际出发,大视野地思考问题,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做出成绩。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而从实际出发,首先就要研究现实,研究现实在国内就是要认识本国的基本国情,认识今天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外,就是要准确地把握世情,认识世界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赵曜同志对世情的研究有特殊的敏感和执着,他反复强调"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正确制定自己的策略,才能认识一个国家更具体的特征"(列宁语),他认真总结"在认清国情和世情上我们有过的沉痛的经验教训",清醒地看到,"在我们党内和干部队伍中,相对地说,(存在着)对国情和国内问题重视和研究得较多,而对世情、时代和形势则重视和研究不够"。针对这种状况,赵曜展开了有关世情和时代的系统研究。写下了一系列专论和著作。《关于时代问题的新思考》在指出时代问题重要性和时代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经济与政治联系、大小时代结合、经验总结和现实分析互补,把现时代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个方面,即世界范围的人类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时代;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和进行历史性竞争的时代;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体系彻底崩溃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时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取得伟大成就的时代,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情。《资本主义在20世纪为什么能够‘死里逃生’和‘转危为安’》是赵曜同志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深刻认识世情的研究成果,文章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出发,深入分析了变化的原因,指出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掀起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不再用战争手段解决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把危机和灾难转稼给发展中国家等,是使资本主义能够‘死里逃生’和‘转危为安’的因素,说明战后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些措施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能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八大课题》、《社会主义在20世纪为什么没能保持住大好形势和走向低潮》、《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向现代社会主义模式的转变》、《20世纪末苏联剧变原因的深层次分析》、《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的态势和走向》等一系列文章,内容丰富,立论深远,概括有大思路,给人以广泛思考的空间。这样的大思路、大视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有着特殊的学术影响和意义。人们普遍感到赵曜同志学术研究善于把握事物整体,勤于进行过程梳理和理论概括,其学术观点和认识成果易于被人接受,有些最终还能成为学界的共识和党和国家政策的参考。第三,他重视一元多样发展,有一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为中心"宏大的研究领域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界研究的主题。赵曜同志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但有一个中心,就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这个中心;赵曜同志研究成果丰富卓著,但其主要的成果还是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和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一是客观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努力做好跟踪研究和逻辑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是一个过程,理论工作者是参与者和见证人。赵曜同志十分关心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理论创新,他严肃认真,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论文和学习宣传文章,很好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内在逻辑。比如《全面系统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主义》2023,(3):F0002-F000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创刊于2023年,期刊主管单位为教育部,主办单位为北京大学,编辑部设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海良教授担任主编。刊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反映国内外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服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促进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交流与传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智慧,以哲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叙述方式加以提炼和升华,使之真正成为以"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和生态哲学为基本内涵,既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又能够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相似文献   

6.
罗杰 《学理论》2020,(10):45-4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哲学思想来认识和改造中国,并立足中国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与创新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重新审视并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索历程,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形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使命,对于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党指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长期关注和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在当前为数众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成果中,包心鉴教授主持的国家社  相似文献   

8.
刘韶 《学理论》2009,(30):25-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世界昭示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生命力,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又结合时代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它具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又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赋予社会主义一些中国特色的时代内容。在当代中国,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代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主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形成的创新成果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在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各阶段的理论名称不同,但理论主题是一致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理论主题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认这一点,无论是发展理论还是推进实践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即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晓明 《求知》2013,(6):16-18
当我国经济发展到足以引起外界来关注中国发展背后的理论导向的时候,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认识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不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全部,更不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现。如何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由宏观倡导进一步落到实处,才是问题的关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发展、振兴的根本问题,代表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具体实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焕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和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执政党建设的新鲜经验,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对外关系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3.
今天,在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以后不久,我们来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当代中国哲学发展"这个重大的学术理论问题,我觉得正当其时,确实十分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党的十八大,对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总结,使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经验积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党的十八大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在今后的发展战略,描绘了我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前景,把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划,推进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视域。所有这些,都使我们  相似文献   

14.
沈云霞 《学理论》2011,(18):9-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质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给当时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指引了方向,但是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胜利,当时的革命理论已不足以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问题,因此列宁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则有了更多的新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同时也正是这种新的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焕发出了更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光辉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科学社会主义》杂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前沿,以创新的精神研究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欢迎广大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上午好!衷心感谢各位同仁拨冗莅临本次论坛。本论坛点名参会。我们邀请了校外专家80人,实到71人,到会率88.8%。加上校内专家及有关媒体共计132人。从到会情况看,可谓我国科社界的一次盛会。赵曜会长看了与会名单后感慨地说:到了这么多人啊!科社界历次会议从来没有到过这么多人,号召力真大啊!这表明,我国科社界人心齐,凝聚力强,责任感强,大家对科社的学科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杂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前沿,以创新的精神研究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欢迎广大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踊跃投稿。来稿请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送到本刊编辑部或相关栏目责任编辑的电子信箱。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社会主义》杂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前沿,以创新的精神研究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欢迎广大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踊跃投稿。来稿请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送到本刊编辑部或相关栏目责任编辑的电子信箱。社长、主编:叶庆丰——kesheyeqf@sina.com副社长:刘俊杰——kesheliujj@sina.com副主编:胡振良——keshehuzl@sina.com副主编:白平浩——keshebaiph@sina.com《理论探讨》栏目责任编辑:郭强——kesheguoqiang@sina.c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