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发展度假旅游、打造度假之都是淳安实现旅游经济强县的必由之路,而且淳安也具有发展度假旅游、打造度假之都的先天条件、现实优势和绝好的外部环境。打造度假之都淳安需做到明确定位,推进全县景区化,促进旅游大转型;多管齐下,彰显产品特色,纵深发展县域旅游;加大营销,引进人才,完善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2.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提升知名度、影响力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加以培育,以“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和“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以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节庆活动为载体,精心打造精品旅游文化大品牌。  相似文献   

3.
省委"5个100工程"的战略部署,为贵州旅游服务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从全省现有185个景区中优选出100个精品旅游景区进行重点规划、打造,与其余4个"100工程"之间相互统筹、互为补充。贵州旅游业资源条件好、工作基础好、发展机遇好,在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总量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创造外汇、扩大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00个旅游景区,既是100个经济抓手,又是100个发展引擎。顺利实现景区改版升  相似文献   

4.
2013年,贵州全省旅游行业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旅游业呈现出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良好局面。近日,由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中国旅游报社、新华社贵州分社、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贵州广播电视台共5家新闻媒体评选的“2013年贵州旅游十大亮点”揭晓。  相似文献   

5.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久治县的一大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振兴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为此.久治县委、县政府近年来提出了旅游富县战略。以久负盛名的县境内年保玉则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为平台。四川省九寨沟大景区为依托。全力打造以格萨尔传奇故事、说唱艺术和白玉寺为重点的民俗宗教文化及年保玉则景区内仙女湖、文措湖、白玉温泉、赛赤山、门堂黄河风情等为主体的旅游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新疆要建设成"西部旅游胜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阿勒泰地区夏季旅游目前以喀纳斯和可可托海景区为支点打造"阿勒泰千里旅游画廊",在国内已经有很好的知名度。但冬季旅游开发尚有不足,着力实现冬季旅游和边境旅游的突破,将有助于阿勒泰地区改变现有的一季忙、三季闲的格局,实现旅游产业均衡发展,成为新疆旅游的四季会客厅。  相似文献   

7.
文波  肖玉叶  何晓芳 《当代贵州》2014,(10):I0002-I0002
正三月,李花怒放的季节。3月20日,由铜仁市旅游局与沿河自治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南庄赏李花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周"在国家3A级乡村旅游景区沿河沙子镇南庄村举行。活动主题为"发展乡村旅游、弘扬李乡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时间将持续到3月底。这是沿河随着"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力打造山水旅游名城"发展战略不断深入,以农兴旅、以旅富农,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实施客源带动战略,以节造势,强化宣传推介的重要举措之一。"举办赏李花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周,旨在以花为媒、以节会友,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生机勃勃、开放文明、繁荣发展的美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都兰县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宣传推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工作,大力促进旅游业素质提高、产业升级和水平提升。一是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按照“一线十点”的旅游发展思路,打造109沿线以海寺、县博物馆、热水古墓群、曲日岗藏民俗、科学图冰瀑、香日德斥候台、塔温塔里哈、班禅行辕、枸杞园观光、贝壳梁10个旅游景点为主的特色旅游线路,加快推进10个旅游景区和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实施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9.
张晓鸿 《学习月刊》2012,(22):35-36
“旅游欠发达景区”指区域条件、区位条件较差、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旅游业开发程度低的旅游景区。它们一般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但远离经济发达城市,偏离交通干线,景区建设滞后,大部分旅游资源处于未开发或初开发阶段。近年,由于景点建设同质化,产品开发可替代性极强,许多资源优秀的欠发达景区发展十分困难,陷入了“弱势循环怪圈”——因为落后,所以规划不科学、推广力度小、经济效益差、社会支持度低,不能形成品牌效应。因为没有品牌影响力,欠缺资金,所以建设落后、推广单一。找到能打破“弱势循环怪圈”的推广模式对欠发达景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长春市双阳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业飞速发展,但面临着旅游产业概念缺失,缺少大旅游意识;旅游产品雷同,缺少文化内涵和特色;旅游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功能配套不强等问题。因此,双阳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未来发展要着力推动旅游产品由单纯观光型向休闲康体转变,旅游收入由单纯的门票收入向旅游产业多元收入转变,旅游管理由部门推动向社会综合管理转变;实现景区品质、景观环境、行业素质和群众收入四大提升,打造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1.
朱江 《当代贵州》2013,(24):18-19
"100个旅游景区",就是100个发展引擎。景区除单纯的客流收入外,配套设施、基础设施等项目也将带动景区所在区域的发展。2008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是国家层面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2.
正赤水市围绕"全景赤水·全域旅游",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演绎"美丽乡村成为美丽风景"的生动实践,加快推进赤水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正值寒冬,赤水大瀑布景区却是游人如织。新年伊始,国家旅游局传来喜讯:经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评定,遵义市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为贵州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赤水是一座红色文化深厚的城市,丹霞地貌十分典型,是遵义市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一系列新论断,为新时期伊犁河谷旅游业指明了方向,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期。结合伊犁河谷旅游业发展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围绕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精品的发展目标。本文认为应重点从保护好旅游资源,开发好旅游产品,建设好旅游设施,创造好旅游服务,打造好旅游品牌等几个方向入手。推动伊犁河谷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和壮大现代旅游服务业。  相似文献   

14.
申奥 《世纪桥》2014,(4):4-5
正旅游产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近几年,绥芬河市委、市政府对新形势下作为转型升级有效承载的红色旅游业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景点景区建设、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旅游业的发展和知名度得到大力提升。但是,面对我市旅游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偏小的现状,要在有限财力和资源的情况下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应该凭借优势、突出特色、突破重点,抓大、抓强几项特色旅游,以此带动全市旅游业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湟源县依托日月山、丹噶尔古城等得天独厚的旅游景区优势,坚持“整体规划、理顺机制、突出特色、形成品牌、旅游富民”的思路,利用交通区位、水利设施、生态建设,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扶持以“休闲山庄”“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打造独具一格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魅力乌当,四季瑰奇。按照全省重点打造100个旅游景区和提升"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旅游品牌的要求,乌当区将重点打造全国乡村旅游创新示范区、贵阳市温泉旅游休闲核心区,将旅游业作为乌当第三产业的"龙头",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孙喜国 《奋斗》2014,(9):39-40
漠河县是一个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随着商业性采伐在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漠河县紧紧抓住大众旅游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有利时机,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经济转型的先导产业。2013年,全县旅游业总收入14.9亿元,接待海内外游客162.8万人次,均创历史最高。漠河县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品牌魅力名县、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等十余个"国字号"称号,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转型的先导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全省旅游行业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保持了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2013年贵州旅游业取得了哪些成绩?2014年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李坤 《当代贵州》2015,(4):36-37
2014年,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于"贵州屋脊·中国凉都"品牌,围绕"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打造特色旅游项目,以建设"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构造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打造中国首选消夏避暑、休闲度假、康体养身胜地,旅游工作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8,(24):I0002-I000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提出的“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千方百计提升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要运用大旅游的理念.高起点规划。新机制运作,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用五年时间把特色旅游业打造成宁夏主导产业”发展理念,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精品景区,是沙湖旅游“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