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反对铺张浪费等措施的贯彻落实,一直以来牛气冲天的奢侈品行情明显下挫,一些品牌也暂时放缓在中国的拓展计划. 《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有个“肮脏秘密”:中国人已经成为它们最好的顾客,但它们却一直多收中国人的钱.目前国内奢侈品价格平均比法国高72%、比美国高51%、比香港高45%左右……媒体将这一看似有悖公平的现象描述为国际奢侈品牌的“肮脏秘密”,笔者并不以为然.事实就是,高税率是导致进口奢侈品价格高的一个关键要素,奢侈品牌多收中国人的钱很大程度上是将税费分担到了消费者头上.只是,我们与其鞭笞奢侈品价格的“肮脏”,不如探究一下缘何很多人面对“内高外低”的价格却仍“偏往虎山行”.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本土消费为280亿美元,增幅3%,境外消费则进一步加强,达到740亿美元,即中国人去年奢侈品消费总额为1020亿美元(6000多亿元人民币),这表明中国人买走了全球47%的奢侈品,是全球奢侈品市场无可争议的最大客户。目前,知名奢侈品牌几乎已经全部进入中国,奢侈品牌境外门店也几乎全部配有可以讲中文的服务人员,服务好中国客户已经成为所有奢侈品牌最重要的市场目标和市场策略。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4,(6):40-41
反腐浪潮使奢侈品牌在我国市场遭遇寒流。继2013年各大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下降之后,2014年国内奢侈品市场并没有回暖迹象,随着反腐浪潮的深入,奢侈品行业库存增加、客流减少的迹象愈发严重。多个奢侈品牌均表示将暂停在华开设新店,世界奢侈品协会预测大多数奢侈品牌2014年在我国二三线城市将有部分门店关闭。  相似文献   

4.
2011年高盛发布的亚太地区最新消费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同时2010年在中国落地的奢侈品牌几乎都获得了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市场占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份额已达到15%。也是在过去的2010年,中国人仅在奢侈品消费这一领域为各大奢侈品供应商拱手送出684亿元人民币,2010年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各大奢侈品牌的丰收年。  相似文献   

5.
国人出国旅游,很多人会疯狂购物,特别是对于奢侈品牌,因为奢侈品在中国卖得最贵,欧洲最便宜,美国第二。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很多美国人买奢侈品,开名车,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美国人不买奢侈品?答案有几个:第一,很多在中国被分类为“奢侈品”的东西,在美国根本就不算奢侈品。比如CK的男装内裤,在折扣百货店ROSS卖9.9美元三条,  相似文献   

6.
炫耀性消费消费掉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有财不外露到极尽奢华地进行财富炫耀,新中国的富人在穷人仇富的目光中走过了不平常的十几个年头。如今,中国的游客在海外的平均消费水平已经居全球第一,比哪个发达国家的人出手都阔绰。奢侈炫耀之风也从国内带到了国外,引起了全球瞩目。据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计,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将占全球总量的29%,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国际营销界普遍认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是最具潜力的奢侈品消费大国,因为中国炫耀性消费已成为许多富人展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炫耀性消费通俗地讲就是一种花钱…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长时间以来,一直将自然灾害的受害人数列入国家秘密范畴,在民政部下发的《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明确将"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因自然灾害导致的逃荒、要饭、死亡人员总数及相关资料"列入"秘密事项",这个规定直到2005年才被废止。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12):32-32
虽然200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并未显示出多少缓和迹象,但奢侈品行业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稳步复苏,其中,中国市场的表现最为“抢眼”。据贝恩公司去年年底发布的4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按国籍划分,中国人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奢侈品消费群体,2012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达3060亿元。  相似文献   

9.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叫停“黄金书”的出版。欣闻此消息,不禁有些话要说。所谓“黄金书”,大多用黄金、白银、玉石、珠宝装饰,售价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很显然,这属于典型的奢侈消费。毋庸讳言,这类奢侈消费的主体绝不是普通百姓,大多是一些富豪。还记得去年6月的那个号称是亚洲首次举办的顶级奢侈品展览——2005上海国际品位生活展吗?当时据主办方的外国公司宣称,将有法、意、英、美等国众多顶级品牌参展。从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到钻石珠宝、时装名表,以及世界著名投资理财公司、贵族百货……凡与富豪沾边的应有尽有,其规模、奢侈…  相似文献   

10.
中国长时间以来,一直将自然灾害的受害人数列入国家秘密范畴,在民政部下发的《民政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明确将“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因自然灾害导致的逃荒、要饭、死亡人员总数及相关资料”列入“秘密事项”,这个规定直到2005年才废止。  相似文献   

11.
一篇《清贫》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教育着无数后人。它的作者方志敏烈士,在1935年8月被蒋介石亲自下令杀害了。烈士的遗骨被埋何处?在过去许多年里,一直成为敌人留给我们的一个疑问和秘密,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这个疑问才被一一解答。 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方志敏这位红军的早期创始  相似文献   

12.
媒界链接     
中国最有品牌价值报纸排行榜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和世界经济论坛(WEF)在世界品牌大会上共同公布的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日前揭晓。有25家报纸榜上有名,它们为:《参考消息》,50亿元人民币;《广州日报》,46.17亿元人民币;《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13.
<正>《共产党员》是全国最著名的品牌期刊之一,近年来发行量一直保持在一百万份以上,先后被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授予"中国期刊方阵"中最高层次"双高"期刊称号,并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蝉联第二届和第  相似文献   

14.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很多时候,中国人花数万元买的LV皮包可能就出自本国乡镇企业。据报道,阿玛尼中国店刚开业时,一个中国男士曾怒气冲冲地闯进店里,手里拿着一件标明"Madein China(中国制造)"的正品。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2):18-18
全球知名战略咨询公司贝恩公司发布的《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在欧元汇率走低和境外旅游升温刺激下,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购买了全球25%的奢侈品。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已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相似文献   

16.
<正>羊年春节前夕,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写下了《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随笔,对中国制造业的危机发出了警示。尽管很多普通中国人已经对中国的崛起高度认同,但在普通民用商品上,中国消费者内心深处"月亮是外国的圆"的情结却并未消除,这种现象深刻地表明了中国消费市场面临着大问题。中国民用消费品打不过进口产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经在国际市场上打响了"中国制造"的品牌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借助中国的"人口红利",以廉价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成为推动中国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0,(2):114-114
从杭州飙车案开始,“富二代”人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亿元的接近1万人,拥有千万以上可投资资产的富豪已达30万人。不过很多人认为这是保守的估计,金融危机后,日本、欧洲的奢侈品消费萎缩,中国却反其道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国际大品牌纷纷进驻中国市场,而“富二代”正是奢侈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于2013年10月1日发表了题为《评拉纳·米德所著被遗忘的盟国》的署名文章,作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霍华德·弗伦奇在文章中称,拉纳·米德所著《被遗忘的盟国》是一部关于中国二战经历的重要而令人信服的历史书。此书通过仔细考察中国在当年同盟国战争行动中的角色、中国人在自己的抗日斗争中所付出的常常吃力不讨好的代价,以及中国的战争创伤对国家战后发展的影响等,再一次让"谁丢掉了中国"这个问题具有了新意。作者在开篇写道:"几十年来,我们关于那场全球性战争的理解一直未能对中国的角色给出恰如其分的说法。即使在中国被考虑在内的时候,它也只是一个次要角色,一个在一场让美国、苏联和英国出尽风头的战争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员》是全国最著名的品牌期刊之一,到2008年创刊已经整整60年了,近年来发行量一直保持在一百万份以上,先后被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授予"中国期刊方阵"中最高层次"双高"期刊称号,并荣获首届国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员》是全国最著名的品牌期刊之一,到2008年创刊已经整整60年了,近年来发行量一直保持在一百万份以上,先后被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授予"中国期刊方阵"中最高层次"双高"期刊称号,并荣获首届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