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辉 《当代世界》2013,(1):60-61
重视扩大内需,采取诸多措施 韩国属于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2011年出口依存度为49.8%,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2.8%。另一方面,韩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内需小国”,其人口近5000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逾2万美元,整体消费水平较高。韩在大力拓展外需市场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扩大内需,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美国http://www.bu.edu/pardee/网站2010年10月8日刊登了科芬·P·盖拉格尔题为《中国与拉美工业化的未来》的文章,认为中国的崛起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出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并帮助和促进了该地区近10年的经济增长。但是,这样的出口增长最终可能导致这些地区出现  相似文献   

3.
刘卿 《当代世界》2011,(3):36-38
为促进出口、扩大就业和恢复经济增长,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启动了美国新一轮出口管制改革。此次改革的重点内容是调整管制物项清单,以集中精力加强对最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出口管制。实质性改革将围绕“四个统一”展开,具体分“三步走”。目前改革已经进入关键阶段。美国出口管制改革将直接或间接对中美贸易、中国安全环境等方面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清 《法制博览》2011,(7):38-38
日本经济复苏势头受消费和出口增长乏力拖累,在2010年第二季度骤然放缓,所公布的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率仅为0.1%。对于饱受通货紧缩和日元升值困扰的日本经济而言,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年内很有可能被中国取代。、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依赖与可持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世界经济》杂志第19卷第1期(2011年)刊登了瑞士学者伊尔马兹·阿奇乌兹题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依赖与可持续性》的文章。该文研究了最近10年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增长的1/3是靠出口拉动的。中国过度依赖外国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的消费不足,其中的原因不只是家庭储蓄占GDP的比例高,而且还有家庭收入占的比例低、企业利润占的比例高。文章认为,中国的出口不可能再保持如此高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媒体     
《南风窗》2009,(15)
【美】《新闻周刊》7月13日谁是中国的消费者?目前,关于世界经济最热门的讨论不是美国的命运,而是中国的命运:它是金融危机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最成功的幸存者?迄今为止所有的信息都指向后者。尽管经济长期以来依赖对美出口,5月份的出口总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陈晨 《南风窗》2007,(11):55-57
智囊机构普遍预测失准启发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劳动生产率。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11.1%的增长,这个数字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从最新公布的4月份经济投资、消费、出口数据来看,经济增长依然强劲。  相似文献   

8.
李北方 《南风窗》2007,(4):54-57
让没有消费能力的人有能力,让有消费能力的人有信心.这是中国转变发展模式——进而让内需代替投资和出口、让内需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唱主角的必出之策。不过,现在只能说,距离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的时代还有不短的路程。  相似文献   

9.
张锐 《南风窗》2012,(22):65-67
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让欧美等国中止了高负债和高消费的经济增长脚步,从而对出口导向特征明显的中国制造业形成强硬的结构性制约。中国制造业试图借助于外力摆脱产能过剩、空心化等一系列痼疾将会显得非常艰难而漫长,如何重塑原有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许圣如 《南风窗》2010,(5):10-10
近段时间以来,奥巴马政府四处出击,咄咄逼人。美国先是对中国部分产品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限制和打击中国对美出口,接着就是逼人民币升值,逼中国开放市场,宣布美国对外出口要在5年内翻一番,又是对台军售,又是会见达赖,又是支持google与中国对抗,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1.
盛九元 《台湾研究》2010,(6):46-49,61
国际金融危机对台湾经济形成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但随着全球景气的复苏、尤其两岸签署ECFA的有利情势等,推动台湾经济出现恢复性的高速增长,内需、出口等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8月20日,台湾“行政院主计处”公布今年第二季的经济成长率为12.53%,继续维持自一季度以来的高位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12.
韩召颖  刘锦 《国际展望》2023,(6):21-39+155-156
高技术出口管制是美国对华实施科技遏制战略的关键政策工具。自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呈现高技术物项出口管制精准化、美商务部自由裁量权扩大化、单边转向多边出口管制联盟化以及对华出口管制理由意识形态化的新特征。拜登政府尤为强调高技术竞争对中美战略博弈走向的决定性意义。究其根源,既有高技术本身“创新加速创新”特性的影响,又有中国高技术崛起对美国所谓“国家安全”和全球产业链主导地位的冲击。虽然美国实施技术封锁与其促进出口的目的对立、美商务部加强管制与其能力不足的掣肘、同盟政治与盟友国内利益的分歧以及美国推行“民主”与护持霸权的悖论等限制性因素影响对华技术制裁效果,但出口管制仍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中国高技术企业的国际市场,增加中国高技术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被阻断的风险。有鉴于此,中国应通过构建风险预防体系、“非对称”反制以及善用维权等途径,来应对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政策的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3.
美刊《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第43卷第1期(2011年)发表了朱安东与大卫.科茨合著的题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的文章,分析了1978—2007年间中国增长模式的变迁过程及其原因。文章认为,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赖出口和投资,  相似文献   

14.
龚震 《南风窗》2008,(21):76-76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铝合金焦炭和煤炭出口关税的通知》(税委会[2008]25号)规定,自2008年8月20日起,对一般贸易项下出口的铝合金(税号:76012000)征收出口暂定关税,暂定税率为15%。据称,此举主要是为了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保护国内资源型产品。  相似文献   

15.
王海 《南风窗》2011,(1):70-71
美联储量化宽松通过流动性的转移,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比较大的冲击。美国现在采取这么大规模的定量宽松,未来也存在其他国家跟进的可能性。通过贬值来刺激出口,对于创造就业而言,其实效果不彰。  相似文献   

16.
从全球角度看,如果对国家竞争力的关注能带来一场"补贴战争"而不是"关税战争",那么情形会好很多,因为前者将扩大清洁技术的全球供给,而后者将限制之。地球的未来取决于世界经济向"绿色增长"的快速转型。在绿色增长模式下,经济生产是基于可大量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洁技术。但目前,由于政府实行化石燃料补贴,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到2004年至少有7万家跨国公司的69万家子公司遍布全球。雇用人数从上世纪70年代中叶的4000万增加到2000年的近一亿,出口加工区从1975年的25个国家79个出口加工区发展到2002年的79个国家的3000个出口加工区,有4300万人受雇于外资企业。跨国公司的劳资关系是个复杂问题。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随时可以采取撤资或异地生产的威胁手段。使得劳资关系凸显资强劳弱、资攻劳守的态势.当前工会主要通过组建工会、发展工人参与集体谈判来维护跨国公司中职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陈和午 《南风窗》2012,(3):66-68
内忧外患之下,2012年中国经济减速已成定局,但换挡减速的中国经济,忧虑的不是增长数量而是质量,这需要产业升级和创新的突破,更需要体制改革的二次突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中国经济遭遇内优外患,在外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和内部经济结构转型调整中,中国经济增长换挡减速,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尽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过并未出现高台跳水一幕,总体来看依然是领跑全球。  相似文献   

19.
面对全球性的经济萧条,“次贷”这一根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是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简单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本文分析思路是:次贷简介——次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分析出口及金融业)——政府采取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吴培 《工会博览》2010,(14):27-27
说出大实话。却被老板理解为消极、抱怨或者别有用心。作为职场中人难免遇到类似情况。以下这些傻话。千万别说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