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者的影响力分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种。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凭借个人品德、能力、知识、情感等因素构成。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实现由“权力型”领导向“魅力型”领导转变,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软权力论”,要对其整体的理论建构过程熟稔在心,要正视其所隐藏的独特的美国民族性,要认识到软权力与硬权力是相偕而行、水乳交融的关系。惟有如此,才能避免肤浅的、狭隘的研究模式,从而得出真正裨益于现实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崛起之软权力塑造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中国崛起的时代背景,这使得中国崛起与历史上其他大国崛起的时空条件迥然不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软权力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以至于成为评判世界一流强国的重要标尺。今后大国的崛起将意味着硬权力和软权力的全面提升。经过数10年的经营与建设,中国的硬权力已经显著增强,但软权力一直是中国综合国力构成中的弱势成分。硬权力和软权力的关系表明,硬权力的增长并不会自动促进软权力的增长。软权力的增强需要有相当的政治意愿和国家意志予以推动,需要长期的塑造、经营和建设,应该将软权力的塑造提升到战略高度,逐步形成中国的软权力塑造体系,从而为中国的崛起提供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4.
依照对权力概念理解上的差异,可把代表性的组织理论分为四种类型,即硬权力的组织观、软权力的组织观、散布性权力的组织观以及反权力的组织观。梳理各观点,有助于了解“管理丛林”时代组织理论的多维性及其面临的某些问题,从而也有助于深化对组织事实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最终决定政府转型目标的实现。政府权力法定,政府权力与责任相辅相成。我国近年行政学界流行的“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论,从法理、管理、哲理等角度看值得商榷。加大改革我国过分集权的领导体制,促使政府政治化权力转为法治化权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政府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用约瑟夫·奈的软权力理论,从中国的软权力资源、中国软权力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软权力的现状,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提升中国软权力已是当务之急,是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浅析国家“软权力”理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软权力"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我们分析国际关系和实现国家利益都有很大帮助.在今天的国际政治中,"软权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探讨"软权力"的文章有一些,但还没有比较系统地探讨"软权力"的著述.如何理解关于"软权力"的理论,它有哪些基本特征以及怎样从国际关系现状的角度分析"软权力"理论的现实意义,这对深化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君主执掌封建国家最高权力。但是,君主及其权力行使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到政治体制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谏诤、宰相和朝议决策等制度,形成了对君主本人及其权力行使的“硬”约束;习惯先例、祖宗家法和道德规范,构成了对君主本人及其权力行使的“软”约束。  相似文献   

9.
非权力影响力与领导权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权力影响力对领导权威的影响乃至领导效能的实现至关重要。作者认为强化非权力影响力 ,提高领导权威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加强理论修养 ,提高实践质量 ,加强自我约束 ,加大情感投入 ,真正做到以德取威、以才取威、以廉取威、以情取威。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时代,教师权力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挑战,教师权力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权力转型存在社会实践基础,而西方权力理论为教师权力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的"软权力"应该成为教师权力转型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领导者不仅要靠权力性影响力,更要靠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凝聚人心,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是实施权力性影响力的润滑剂。良好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与“领导”本质属性、特征、职能、“被领导者”的人性特征以及信息的逐步对称有关。为有效提升领导者良好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一要以“德”为首,树立“官德”;二要博学多识,优化“T”字形知识结构;三要以“能”为本,全面提升领导者综合能力;四要坚持“以人为本,进行“有情”管理。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行政权力是一种基于强制特征的硬权力,然而强制性的权力实现方式已经导致了类"信托政府"现象,社会控制力的反向发展以及虚假的资源匮乏现象等"权力诅咒"效应。权力行使者只有通过基于吸引、诱导而非强制方式的软权力,才能达到权力效用的最大化。根据软权力的三维度来源可构造出其实现路径——以制度性权力促进政治本意与公共利益的耦合,以认同性权力促进公民自治的形成,以同化性权力来吸引公众的主动参与,进而实现权力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最高国家权力”与“国家最高权力”是有区别的概念.依我国现行宪法,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全民)才是“国家最高权力”主体,是高于全国人大、也高于执政党和其他任何国家机构的权力主体.全民权力的“最高性”,在民主国家直接体现为全民直选权和全民公决权.在我国体现为全国人大由人民(全民)间接选举产生,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民权力亦即整个社会主体的权力,高于各种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人,因而也可以说是最高的社会权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内部治理模式"去行政化"的构想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校内部治理模式“行政化”现象的本质在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配置错位,“去行政化”不是摒弃行政权力,而是重新配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高校内部管理结构中的位置和运行关系,使二者协调运行并共同服务于大学的基本职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教授委员会制相结合的大学治理模式是一种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运行的有效机制,包括校级治理模式和院级治理模式两个层次,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权力关系定位:党委、校长与教授委员会的关系定位;教授委员会与学术权力的定位;大学校长的行政与学术角色定位:行政管理队伍与行政权力定位。  相似文献   

15.
季玲  陈士平 《外交评论》2007,31(3):97-105
软权力理论是约瑟夫·奈从自由主义角度对权力这一国际政治中的核心概念所做的诠释,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提出软权力理论赖以产生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的基础上,对奈的软权力理论的进行梳理,以澄清奈的软权力概念的确切内涵,并对该理论作出评价,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软权力理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平崛起符合我国的战略利益,它是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其中,软权力既是推动我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数。它是硬权力的重要补充,具有硬权力所不能及的特殊作用。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离不开对软权力的培育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苏姗.斯特兰奇是英国著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家。她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把世界权力分为“联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并从安全、生产、金融、知识四个基本因素分析国际政治中的权力结构。结构权力分析法克服了现实主义权力论解释国际政治权力的缺陷,是对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理论的一大超越。因而,对斯特兰奇“结构性权力”论的研究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中公安机关警察权力的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安机关警察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严格、公正、文明”的要求,而当前不同程度存在着警察权力被滥用、权力指向异化、公民滥用对警察行为投诉权以及民警正常执法活动保障机制缺失等现象。欲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状况,必须加强有关警察权力的立法工作,改革现行的警察领导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公民投诉处理机制以及完善警察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和执法维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秘书腐败”是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领域的焦点之一。从管理学角度看,在我国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秘书不是“官”,本身只有很小的职权,但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秘书往往拥有相当大的影响领导决策的权力。一旦这种权力使用失范,就容易导致“秘书腐败”。“秘书腐败”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往往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并带来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必须坚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与防范。  相似文献   

20.
中央-地方关系历来是研究中国政治的焦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研究都从“分权”的视角出发,认为分权导致了中央权力弱化,并将再集权作为加强中央控制力的必然选择。但是,不论是在分权或是再集权下,地方主义导致中央政策无法顺利执行的现象都是长期存在的,这就需要对中央权力弱化的原因做进一步挖掘。本文运用罗伯特·达尔的权力理论,指出“集权-分权”视角的缺陷在于将“权力基础”错误地当作买际权力,而要深入研究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就应当关注中央的“权力手段”。同时,本文还结合迈克尔·曼关于强制性权力和建制性权力的界定,以及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权力对于国家能力的影响.认为“中央-地方关系”研究应当关注中央的“权力手段”以及这些“权力手段”会带来什么类型的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