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这部分经济得到发展,无疑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我省民族地区而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还不仅限于此,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l、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解决民族地区资金缺乏、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国家对我省民族地区的投入长期以来严重不足。这种不足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投入不足;二是对民族地区国…  相似文献   

2.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曲靖民族地区与曲靖区域经济间发展差距,是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曲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形成历史上最辉煌的发展时期,1995年与1978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3.9%。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13%,但由于发展起点不同,获得发展机遇不同,民族地区与全区发展差距逐渐扩大。民族地区人均收入与全区平均水平差距由1990年的146元拉大到1995年的427元。1995…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即“经济不发达——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不发达”的恶性循环。破解这一低水平均衡陷阱,必须使“教育”成为内生变量并发生聚变,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性价值。强力支持西部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造就足够的人力资源,推动教育与经济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的均衡水平,是统筹区域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造血”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是由区域经济现代化逐步推进的,而在推进区域经济现代化中,县这个层次处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本单元,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县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县级政府职能的发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强烈要求县级政府转变职能,提高统筹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雅荣  张璞 《前沿》2012,(1):4-6
少数民族"五区三省"的民族自然风貌和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形成区域特色的主要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形成了基本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提升,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经济产业。但旅游产业规模发展面临的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旅游生态意识协同下旅游产业规划与旅游行业管理,寻求旅游产业生态效益基础上经济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特征、成因及对策刘朝波一、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基本特征民族地区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全局的发展,对于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七五"期间少数民...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由喀斯特式贫穷和山区资源环境等基本元素形成的经济特征,其产业定位理论客观存在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的框架体系。本文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结合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特殊的经济特征,对欠发达地区民族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民族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董必武认为只有把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经济建设才能健康、均衡地发展,提出尊重民族自治权,用法律和自治机构保障民族经济发展,强调民族经济要遵循自力更生与团结互助结合和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出发展经济培养本民族人才是关键,改善人民的生活是目的。  相似文献   

9.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房瑞 《前沿》2005,(4):109-111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赶上发达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是民族地区的既定目标,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策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由于受历史、区位、体制、民族、宗教、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潜力,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明显。民族地区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资源潜力、生态状况等条件,正确地选择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成为高速发展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仇和 《群众》1998,(11)
县域经济是指县级行政区划内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纵向体系中一个十分特殊而重要的层次,具有发展的横向差异性、经济体系的完整性和经济决策的自主性等鲜明的特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宏观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如何加快欠发达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往往使城市成为某一地区或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并带动该地区或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社区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索与研究城市社区经济发展,对不断完善我国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理顺关系,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一、城市社区经济的概念城市是一个以人为活动主体,以自  相似文献   

12.
周智生  李伟 《求索》2005,(12):17-19
本文以滇藏川交接区域地缘发展研究为中心,一方面总结了历史时期地缘经济联系对促进滇藏川民族地区经济互动发展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在赴滇藏川三省毗邻地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目前滇藏川交接地区地缘经济的主要发展内容和联系方式进行了细致梳理。结合历史经验和发展现状,研究认为,地缘经济联系是西部多民族地区间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内源性发展能力培育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周边地区正在建设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和将要形成的中国-东北亚经济合作区都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区域将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民族地区应尽快制定全面实施向外开放,与周边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抓紧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国家应尽快制定《区域经济合作开拓法》,与周边国家签订《区域经济合作投资保护协定》,建立多级对话与合作机制,推进民族地区与周边国家实现全方位、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走工业乡村的发展道路,带动了家庭手工经济以及服务行业的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但民族地区因其地域性差异、经济基础差异、民族文化影响以及国家民族政策的作用等多因素影响,呈现社会转型期的新特点。文章通过类型比较,以云南新华模式为例,在总结工业乡村发展特点的同时,对新华模式和温州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对二者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得出新华模式可以推及其他地区的重要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由于地域广袤,民族众多,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差别大、层次多,加上民族生境的迥异等原因,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民族之间历史文化的差异,其存在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存在性的差异将给区际协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会给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带来阻碍。因此,对民族文化差异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耦合性进行研究,对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启辉 《前沿》2010,(5):105-107
文化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因素、特殊的地域环境因素及各民族自身的不同发展等原因,形成了多种文化特性并存的局面,从而导致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思想观念落后,进而制约了多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从文化因素的层面入手,对多种文化特性的形成及原因、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更好地促进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正确理解多民族地区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7.
抓住机遇发展民族地区财政郭富熙财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利益关系的调整,对民族地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民族地区财政既依赖于民族地区经济,又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财政作为民族地区国民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自然和现实财政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的财政贫困现象十分突出,这种现状,不仅潜伏着许多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和缩小与东中部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产生着巨大冲击和潜在的风险,因此,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贫困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民族地区经济,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增长问题,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资本问题,而解决资本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要重视和发挥金融的作用,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离不开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20.
翦万钦 《湖湘论坛》2002,15(5):77-7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模式束缚的区域经济机制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环境、激烈的竞争和优胜劣汰的选择,有必要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战略。一、从实际出发确定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研究和制定科学的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究竟谋求一种什么样的区域功能?达到什么样的区域发展目标?在研究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忽视或离开了对区域系统的功能分析,要想真正把握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化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