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2004年4月3日,结合中小学实际,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对中小学开…  相似文献   

2.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启动 3月25日,国防科工委宣布: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工程”正式启动。当天,月球探测卫星、运载火箭、地面应用、发射场和测控五大系统全面启动。“嫦娥一号”卫星及其运载火箭将于2006年10月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力争2006年12月发射。中宣部、教育部出台一系列针对教育的文件 3月26日,教育部发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3月30日,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4月2日,中宣部、教育部共同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发布。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  相似文献   

3.
《前进论坛》2008,(3):34-34
开展中华母亲节活动,提倡母爱母教、爱母尊亲,有利于贯彻十七大关于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华母亲节百城大义诊”就是在此宗旨下开展的具体活动。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日前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宣传思想战线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他在讲话中说,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刚才,秋芳同志代表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领导小组,对2003年推进小公民道德建设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公共场所做了部署;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的负责同志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上海等地介绍了开展“四进”活动的经验。会议开得很好。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自去年2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中宣部、全国妇联、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电总局结合各自的职能,积极推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各地将这项活动纳入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中小学第三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到来之际,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一书由党建读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一件值得高兴和庆贺的好事、喜事,既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思维养料,又为大力宣传和推动民族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参考读物。有幸作为比较早的拜读本书的读者之一,深切地感到阅读的愉悦、精神的满足和思想的魅力。我以为,本书最鲜明、最突出、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匠心独具地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这一…  相似文献   

7.
非典过后的第一个金秋,我们将继续聆听弘扬民族精神的华彩乐章。从《前进论坛》第4期得知,3月31日在李长春、刘云山同志主持的座谈会上,我党的李汉秋教授发言,按十六大精神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了“提升民俗”、“过好节日”等具体建议。只过了八天,中共中央权威部门就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四月下旬在抗非典中最响亮的主旋律是: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到4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发表讲话强调民族精神。今年9月,我们将纪念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两周年,预计那时还会在“关于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我校在过去荣获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的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称号的基础上,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国科协的要求,去年暑期继续组织全校学生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送文化下乡活动中突出抓好科技下乡工作,已见成效。由全体在校生参加的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功地开展了7年。去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为新世纪作准备,与共和国齐腾飞”为主题,遵循“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方针,突出“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行动”和“共青团服务万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行动”两个重点,积极组织实施“服务工程”和“农字号…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3,(4):7-7
刚才,秋芳同志代表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领导小组,对2003年推进小公民道德建设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公共场所做了部署;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的负责同志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上海等地介绍了开展“四进”活动的经验。会议开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结合《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通俗理论读物的出版,召开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专题座谈会。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实际工作者、群团组织的代表、从事教育和出版工作的代表以及媒体的代表出席了座谈会。大家围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社会各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2,(5):4-5
今天,我们在这里启动由中宣部、全国妇联、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播影视总局等六部委共同发起的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刚才,秋芳同志介绍了这项活动的有关情况;“小公民”代表向全国三亿儿童发  相似文献   

1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根基。高唱爱国歌曲,就是抒发爱国激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文化部、广电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十部委组织开展的“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已在全国广泛开展。此次歌咏活动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广泛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增强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新一代合格小公民,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开展“传承文明,培育新人”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我党素来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把“弘扬民族精神”的习惯提法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新增“培育”二字,标志着我党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在弘扬优秀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民族精神增添新因子,更加强调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中,培育新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产…  相似文献   

15.
从近日起,由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光明日报联合主办,《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丹柯网”协办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家谈”活动正式启动。 这项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宣传  相似文献   

16.
新闻存档     
江泽民为“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题词 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 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是今年2月由全国妇联联合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共同发起的。通过参加这一活动,儿童们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与成人的道德建设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民族精神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对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一系列的深刻论述。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民族精神思想对于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彻十六大精神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学义 《前沿》2005,(9):248-251
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还包含团结统一的传统,独立自主的传统,爱好和平的传统,自强不息的传统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全民族、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将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潘正祥  胡珺 《理论月刊》2003,2(7):105-106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现阶段,我们既要坚持弘扬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坚持弘扬上个世纪无数仁人志士创造的“革命精神”,又要积极培育科学、民主和法治等现代精神,方能与时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源源不断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12,(9):64-64
7月18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全国老龄办等13部委就继续在全国开展“敬老月”活动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宣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应对挑战的对策措施,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今年“敬老月”活动主题是“敬老爱老共建共享”。时间为10月1日至10月3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