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备课卡片     
科目公民鲁迅读书的经验鲁迅勤奋好学,他一生读过大量的书籍,并且成功地总结出五种读书方法。一是多翻法。书在手里,拿出翻一下.或看一遍序目,或读几页内容。这种多翻法可以开拓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二是跳读法。读书遇到难点,遇到暂时无法  相似文献   

2.
【多读“无用之书”】李浴洋:陈老师,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高兴可以就“读书”这个话题和您做一次访谈。关于“读书”,您先后写过《书里书外》《书生意气》《漫卷诗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与《读书是件好玩的事》等。我注意到,从1990年代开始,差不多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您都会应邀撰文或发表演说来谈“读书”。  相似文献   

3.
读书是一种嗜好。孙中山先生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毛泽东同志知识渊博,特别熟悉文史掌故,他曾说:“读书是我终生的爱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形容早年进湖南图书馆读书的情形:“我就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旁征博引,对答如流,也是源于他勤于读书,他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读书是一种乐趣。孔子晚年仍勤奋读《易》,以至于把编书成册的牛…  相似文献   

4.
补考     
晓林 《辽宁人大》2006,(1):46-46
读书是心灵的历程。书之不同,读书的意境便会不同。尽管读者的学识有高低,所读之书有雅俗,但读书的意境不外乎有四种——翻、读、吃、品。  相似文献   

5.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  相似文献   

6.
按照中央部署,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将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三讲”首先是“讲学习”,这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前提和条件。学习有三条途径:一是向实践学;二是向社会学;三是向书本学。这里只就向书本学习谈一点粗浅的认识。读书好书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结晶。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离不开读书。宋人尤袤说过读书的妙处:“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袤;孤寂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不仅如此,书是药,“善读可以治愚”;书是船,“带着我们从  相似文献   

7.
名人往事     
鲁迅童年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听说汉朝的东方朔认识一种虫,名叫“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虫就消失了。鲁迅冥思苦想,也弄不清楚“怪哉”到底是一种什么虫。有一次,须发花白的寿镜吾先生讲完课,鲁迅赶忙问: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8.
我经常接触中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为了准备这篇短文,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二,“哪能不读书,一般都在晚上,但看不了两页就发困。”三,“只看一看上边发的书,那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多年没有自己买书读了。”四,“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要不给咱推荐几本……”  相似文献   

9.
现在“拥胡抑鲁”很热闹,于是就想,不仅要读鲁迅,读胡适,还应多读点80年来对鲁迅的各种批评,即指出鲁迅的优缺点,评论他的好坏。近日读的是曾聚仁先生的《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选自曹聚仁《鲁迅评传》)。尽管鲁迅先生在世时与曾多有书信往来(1981年版《鲁迅全集》有致曹聚仁的信22封),关系显得较亲近,可据我看来,曹先生这篇文章写得还是比较客观。  相似文献   

10.
谭宜平 《当代广西》2009,(12):27-27
近期,关于读书的话题很热。在“世界读书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号召全区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做读书思考、提高能力的表率。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在读小学时,校长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有的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周恩来则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在给一位同学的留言中写到:“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之时。”在中学时期他写过  相似文献   

12.
赵畅 《观察与思考》2008,(10):57-57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推出2008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我国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以“直接向大师学习——阅读与人生”为题,与300多名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劝诫大家,要多读书,少看电视,少上网:多读经典,少读畅销书;多读原著,少读解读、心得、感悟之类的东西。首先须说明的是,周国平先生的“劝诫”,是辩证之言,他并没有要求大家放弃了电视、上网,丢弃了畅销书,舍弃了解读、心得、感悟之类的东西,他只是希望大家在“多”与“少”之间找好平衡,使之协和。而其之所以如此言之,自有其凿凿之理。  相似文献   

13.
王华超 《群众》2009,(9):79-79
近几个月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就读书问题多次发出号召,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关注干部读书,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成为新时代的“劝学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全市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讲廉洁、讲诚信”的良好氛围,多年来,上海市纪委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以“读书修德、以德誊廉”为主题的“读书思廉”活动,各单位党委(党支部)和纪委部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思廉”活动。  相似文献   

15.
羽戈 《同舟共进》2021,(4):14-17
【读书不二之法】俗云“文无定法”,读书亦然。选择哪种读书方法,首先取决于读书人的资质。如孔子所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出自天赐,可望而不可即,不在谈论之列。以下如“学而知之”“困而学之”等——此处之“学”,权且简化为读书——依然有高下之分,有人可一心二用或多用,同时读好几本书,有人则分心乏术,只能一本一本来苦读;有人可一目十行,一日数本,有人只能一行一行来推进。要言之,聪明人有聪明人的读书法,笨人有笨人的读书法,听人传授读书经验之前,最好能确认自己究竟长于什么,短于什么。  相似文献   

16.
号召党政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固然值得提倡,但我们所期待的“书香干部”绝不仅仅是书卷气十足和唯学历至上的领导干部,其中有三个关键词值得注意:研究型、学习型、学者型  相似文献   

17.
基层动态     
《中国妇运》2007,(6):43-43
重庆市妇联在全市推出“做智慧魅力女性,创书香文明之家”读书“六个一”活动,引导全市妇女多读书、读好书;中山市启动妇女学习大讲堂  相似文献   

18.
《党建研究》2012,(1):63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8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一书。作者徐中远是毛泽东晚年专职图书服务管理工作人员。本书全面反映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所记所述,所见所闻,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有据的。其中如读新印的大字线装书,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读中国古今笑话方面的书,读《二十四史》,读鲁迅著作,读中国文学史,读报章杂志及读《参考资料》、《参考消息》,博览中国历代名人字帖等内  相似文献   

19.
读书的选择     
我比较喜欢读书 ,不几天总要逛一趟书市 ,或到新书店转一圈。面对如林的书架和各式各样、成堆成排的新书 ,就有一种惶恐之感 ,深深感到读书太少。但静心一想 ,计算一下你的生命 ,即便不吃不睡、不干工作和家务 ,将所有时间都用来读书 ,也不及这里的万分之一。说到读书 ,重要的是对书的严格选择。别看有些书包装精美、华丽 ,翻开里面没有多少可汲取的东西 ,充其量不过是文化垃圾。这样的书读多了 ,非但不能启发心智 ,误事害人且不说 ,甚至将正常人变成书呆子。鲁迅先生就主张读者要用挑剔的眼光来进行阅读。他说 :“如果仅仅是克日速成的草稿…  相似文献   

20.
今天读书已蔚然成为一种风尚。大家不仅谈书论书,而且也都在做着相关的读书节目。我属于好读书的那种人,但却常常“不求甚解”。读书读到“甚解”,我以为那是学问家研究者的事,以读书自娱,我觉得还是“浅尝辄止”的好,消遣的目的才能达到。不过我还是爱看“读书节目”,爱浏览“读书指南”之类,它可以帮我在最短时间里了解书的市场和书界的行情。人的一生不可能读尽所有的书,也不可能全知道世上都出了些什么样的书,以有限的时间而读所要读的书,惟有通过“读书节目”和“读书指南”,才不失为想读书而又有好书读的终南捷径。一般来说,读书人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