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村镇银行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瑞娟 《理论探索》2012,(4):69-72,90
针对农村金融空洞化现实,中国银监会推出村镇银行,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发展面临的金融制约。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是:发展极为迅速,投资主体多元化,注册资本明显超过最低限等。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厌农问题突出,资金短缺问题严重,主发起银行制度导致股权结构失衡且独立性欠缺等。解决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需构建支农与逐利之平衡机制,多方筹资求解资金短缺问题,扩大民间资本投资比例,构建完全民有民营银行等。  相似文献   

2.
许华荣 《学理论》2012,(27):77-78
组建村镇银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竞争活力和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措施.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入手,了解认识和剖析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村镇银行监管具有特殊性,而现行监管制度存在缺陷,不能适应农村地区特殊的经济金融环境及村镇银行发展初期的特点。主发起行制度虽然几经调整,但能否为村镇银行提供良好的治理基础及确保"支农支小"定位的实现,仍令人疑虑。切实转变监管理念,健全相关立法,完善差别化监管制度设计,突破现有发起行制度,探索监管创新路径,为村镇银行提供良好的监管环境。  相似文献   

4.
孙雷 《团结》2010,(4):23-24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以来,新农村建设在各级政府、各种农村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巨大成绩,广大农村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5.
朱梦佳  李婷婷  赵磊 《学理论》2013,(19):109-111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外部监管,符合法理的内在要求。在改制过程中,银监会对改制工作实施外部监管,其中包括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准入和退出、涉农贷款比例等指标进行考核的合规性监管;对改制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性风险进行监管;对筹建工作小组的改制活动进行全程监管,对改制筹建小组主体成员是否适格进行审查,以确保改制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在微观层面村镇银行的问题可以归纳为资源、能力和绩效三类问题,提出RCP分析框架,从寻找、比较、定位、选择、实现五个过程分析村镇银行问题的解决过程,提出RCP框架在解决村镇银行问题中的诊断、引导和评价作用,提出基于RCP框架解决村镇银行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个人金融投资行为的研究,有效实施个人金融服务是解决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改革问题的路径选择之一。我国国民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稳步的增长,国家的综合实力得以较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收入逐年降低,个人收入逐年提高。资金余缺出现新分布,主要特点:一是资金结余部门由改革初期的政府和居民两个部门变为现在居民一个部门,资金短缺部门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一个部门,变为政府、企业两个部门;二是居民资金结余份额越来越高,企业资金短缺份额越来越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  相似文献   

8.
尹亚红 《理论探讨》2007,(3):100-102
外资银行拥有遍布全球的网络、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在长期竞争中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内控制度,形成了完善的市场竞争策略,新技术投入和应用水平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面对如此强劲的竞争对手,借鉴美国全能银行发展的经验,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是我国银行业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历史时期 ,就业问题日益严重。过去单一的依靠国有、集体单位等传统正规部门吸纳劳动力的就业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低技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基本国情。因此 ,非正规部门就业必将成为我国解决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最主要的渠道。非正规部门就业不仅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而且能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针对我国目前非正规部门就业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转变政府职能、推动非正规部门发展、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非正规部门就业 ,实现就业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6)
自我国入世保护期结束以来,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带来银行业的高速发展,同业竞争的加剧促使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凸显。银行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既有体制和制度的原因,也与我国立法对银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不够有关。因此应构建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使银行消费者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实现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出口商利用信用证打包贷款进行融资,这给许多银行带来了经营风险,风险主要来自于出口商和信用证两个方面。为了防范银行打包放款的风险,应严把信贷关口,给予不同企业一定的综合授信额度,控制好打包放款的比例、期限和贷款担保方式,严格审查信用证,做好贷后检查,加强银行内部监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影子银行在2008年之后呈现出体量越发庞大、与银行体系密切相关、增多系统性风险和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态势,对影子银行的良好监管已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还面对着影子银行界定分歧、监管模式抉择、市场退出监管、缺乏应急机制和司法机构作用不明显、地方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困境,严重影响监管效果和社会和谐安定,急需从统一认识、机制建构、法制保障、事后监管等四个维度应对困境,更稳妥地建设好金融监管,以期能实现监管目的和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6)
近年随着社会发展,"食物银行"制度在我国逐渐发展,社会各界自愿捐赠食物,经由食物银行联系和处理,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士,提高了资源分配效率。但以法律视角观之,目前我国"食物银行"的发展存在诸多风险,需明确食品捐赠行为的法律适用以及食品捐赠中各主体的法律责任划分,以期扫清"食物银行"发展的制度障碍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戴伦蓉 《学理论》2013,(24):127-128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各种新型银行业务的兴起提供了平台,银行业已经深入到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面对银行消费者权利频频被侵犯,却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对此现象进行规制。法律的宗旨是公平,因此法律应当对银行业消费者这一弱势群体倾斜保护。先对银行业消费者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然后论述银行业消费者被侵犯的权利,最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影子银行指的是不包含在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内的信用机构,它一方面对金融创新活动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影子银行信息披露程度低,也客观上增加了金融体系的风险性。在充分借鉴美国和欧盟监管影子银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增强界定与监管影子银行业务的力度、加快金融综合统计与金融综合统计信息平台的研发、建立并健全金融领域及产品的法律法规、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等四条有效监管影子银行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浅议碳市场中银行的业务模式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巧芳 《学理论》2009,(25):142-143
本文首先对银行部门参与碳市场活动的现状进行了梳理,讨论了银行部门在基于项目的碳交易市场和基于配额的碳交易市场中扮演的多重角色,并从政策风险、市场风险、项目风险等三个层面分析了银行在参与碳市场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当前条件下,银行在大胆参与碳市场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对潜在风险有充分的预计;从长期来看,具有前瞻意识的银行机构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在碳金融业发展中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7.
夏蜀 《理论视野》2013,(9):36-40
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海量贷款以及地方政府巨大而不透明的债务,已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地方银行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十几万亿的贷款规模立下了“汗马功劳”。地方银行能对政府债务有如此大的贡献是与其公司治理结构密不可分的。而地方银行公司治理一直在理论政策与实际运行方面存在着争论与矛盾,本文试图用一个新的视角,在我国现行国家治理结构框架下讨论地方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旨在解决地方银行公司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化解其潜在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8.
民间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而限制其消极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其合法化,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但现阶段民间金融合法化有一个路径或模式选择问题,民营银行、合作银行和参股地方性商业银行三条合法化路径各存缺陷,而只贷银行这一新型银行组织形式,具有作为民间金融合法化突破口的优势和可行性。只贷银行是现阶段民间金融合法化的一种更为合适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
金融监管制度变迁进程中,银行监管理论不断深化,理论体系涵盖了政府管制理论、激励性监管理论、监管利益论、监管经济论、监管博弈论等。金融危机的爆发掀起了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浪潮,银行监管理论面临金融危机、地方政府金融冲动、监管主体重构、金融腐败与监管寻租、资本道德缺失、非法集资等诸多现实挑战。合理把握银行监管发展趋势,深入研究银行监管理论精髓,积极拓宽银行监管新思维,对运用银行监管理论解释诸多现实问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