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是具有范例意义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其酝酿、形成、发展及改革的过程,始终贯穿了对学术自由的维护、对教师权益的保障和促进学术良性竞争的内在精神,适应了美国大学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职能,体现了大学制度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世界领先地位的巩固和发展.我国高校推进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可借鉴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最新成果,以加强聘任制度的顶层设计为牵引,以推进教授治学、柔性聘任等为重要切入点,提高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高等教育整体学术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基于学术职业的特点和规律,我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创新应回归学术职业本源,包括提高学术标准,建立职业准入资格制度;遵循学术自由与平等,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坚持学术公平原则,优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立足学术职业的特征,创新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建高校教师发展制度,促进学术职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论美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竞争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薪资待遇、聘任考核以及培训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机制,值得我国高校惊醒借鉴其成功经验:在高校教师的薪资待遇激励方面,应规定教师工资的最低额度,实现教师工资的市场化;在高校教师的聘任考核方面,要严格教师聘任准入制度,评价考核方式多样化;在高校教师培训方面,给予教师平等的专业发展机会,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在教师职位结构和聘期、聘任与职称关系以及聘任权力等方面,意大利大学教师聘任制都突出了全国统一质量要求和政府统一管理,相关的教师评价则强调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学,"要升即走"的教授晋升机制则促进了教师的流动性,这为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法治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聘任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聘任制是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但目前高校教师聘任制尚未纳入法治的轨道,不仅聘任合同的性质尚未澄清,而且聘任的依据、程序、监督、教师权利的救济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尚未形成法律机制。必须在法治的理念下,以立法来规范高校教师的聘任行为,摒弃教师对学校的行政依赖关系,将工会组织对学校聘任行为的监督法制化,完善教师权利的法律救济措施,确认聘任争议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6.
教师聘任评价体现了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价值取向,具有选择和引导功能。通过对29所"985工程"高校正高级岗位聘任的制度文本的内容分析,归纳和总结了教师聘任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研究发现,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教师聘任评价时既存在着评价分类细致化、基本资格和科研成果要求高的特点,也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课题轻成果、重学术轻应用、重个体轻团队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师权益纠纷日益增多,教师权益的保障也由行政方式逐渐延伸至司法救济,而现有高校教师权益司法救济制度的立法缺失与困境.迫切需要对我国高校教师权益司法救济制度进行研究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深化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聘任制是国际一流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用人机制。教师聘任制的要义是: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考核聘用人。其核心特征是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岗位管理,打破“铁饭碗”。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实施正在走向规范化并与国际接轨,然而也存在一些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深化与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方面采取如下对策:首先,积极创造一个促进教师聘任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环境与氛围;其次,把教师聘任制与其他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实施,寻求用人体制上的全面突破;第三,强化职务聘任条件,建立教师下岗或转岗机制;第四,从制度和机制上逐步解决“近亲繁殖”的问题;第五,加强考核评估工作;第六,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过了近十年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经验,对于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在总结这些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改革作出前瞻性思考,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长期性,需要科学规划,认真设计并制定出当前和长远的改革路线图;应当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改革方向;要重视对改革经验的研究总结,使其上升到行政改革理论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认真解决各地改革创新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未来的改革关键于抓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管理方式单一、制度不健全、教师流失严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克服这些问题的对策,从而促进高校体制改革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公安高职院校建设"三者合一"师资队伍有其必要性,公安职业院校要把教师培养为"德育辅导者"、"业务传授者"、"实战带领者",并对专业教师与学生管理者这两支队伍进行有效整合,使两支队伍及三种角色有机融合而产生育人合力。"三者合一"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改变了以往两支队伍、三种角色互相分离的局面,更有利于公安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也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走出困境、创新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借鉴意义,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公安高等教育整体上在跨进本科教育时代。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公安本科院校应该与时俱进,研究、谋划和做好公安本科教育师资队伍人才建设工作。首先,理清公安本科院校的基本定位,结合国家刚刚制定的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确定公安本科教育师资队伍人才建设目标。其次,与之相适应,做好师资队伍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同时,做好师资队伍人才的适用和待遇,服务和保障公安本科教育的良好开局和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学制度架构下教代会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兰 《工会论坛》2010,16(3):23-25
高等院校无论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还是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基础上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不可改变的。坚持教代会的地位和作用是学校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保障,是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在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建设、师资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是引领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以科技成果转化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的调研发现,在大学生日常的食品消费中,传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实现的。大学生在食品消费中的决策深受同伴(同辈群体)的影响。广告主要是电视广告对大学生选择零食与饮料影响比较大。校园内的传播媒介对学生日常消费层面的响应和介入不足。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摸索阶段,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建设等多个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我国高校应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围绕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及教学资源建设,并注重加强高校之间人才培养的合作,充分整合与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长期健康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验式培训"先行后知"训练法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了解学生水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课堂教学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模拟实战拓展思维,提高教学案例的鲜活性;有利于师生探究试错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技战术实战应用能力。技战术案例教学做好"先行后知"训练的组织和应用,要不断探索,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当前各种高校院系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各种评价指标多、定量难、人为干扰因素多等问题,采用主成分法从大量评价因素中筛选出绩效评估的主要因素,即在保留评价信息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有效降维。并通过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计算出高校院系的科研绩效。该模型能较为科学地评估高校院系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效、核心竞争力及研究潜力,为高校科研管理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创造力在刑事侦查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刑警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刑警的创造力因毕业院校等因素引起的差异不显著,但刑警的文化教育程度、从事刑警工作时间的长短而引起的创造力水平差异却非常显著.通过培养创造力素质、扩展想象力、开展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训练、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等途径,能有效提高刑警及公安院校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2004年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已经增到11万人,而且这一趋势在随后的几年内还会进一步增强.这就使得中国的大学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即如何在本地学生与外国学生平等互惠的条件下,使日益增长的外国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主流大学的文化.面对这一问题,中国的大学需要在首次联系、校园、工作人员、教室、学生五个方面加强工作和投入,而对这些目标的实施,实际上就反映了21世纪跨文化交流的主要经验,即让学生比较容易发现到国外留学的机会,热情、友好地欢迎国外留学生,有严格的学术要求和原则,使外国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之间在校园内外能密切的互动和交流,创造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