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浅予 《政府法制》2013,(32):45-45
1932年冬,中国留学生熊式一到英国学习戏剧。那时,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极为不堪,中国人是奸诈、丑陋、恶毒、凶残的代表,兜里揣着一把小刀,随时掏出来杀人。而这一切,  相似文献   

2.
刘锴 《政府法制》2012,(17):18-18
在很多人看来,证婚人在新人婚礼上的“证婚词”,应该是“美言善词”。但在中国现代史上。却有一份堪称旷古绝今的“证婚词”,不仅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一则佳话,也为今人的婚恋生活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3.
梁茂芝 《江淮法治》2009,(12):58-59
1947年8月,上海滩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黄金劫杀案,一名中国民众的5根金条被劫走,人也被枪杀。案件不久被中国警察侦破,两名真凶中竟然有一名是美军现役士兵,另一名则是英国人。此案很快轰动了整个上海滩,在中国舆论的压力下,美军军事法庭最终做出判决,开除这名现役士兵的军籍,并处以其无期徒刑。那名英国同案犯最后也受到中国法律的正义制裁。  相似文献   

4.
孙志刚之死是中国公民权利的里程碑,其标志着颇具中国特色收容制度的终结,也宣告着新救助管理时代的来临。从三博士上书、法学专家声援到媒体的强大鼓呼,民意显示了不可遏制的力量,种种外力作用,强制收容的恶法终于破冰。从“强制收容”到“救助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彰显了一个负责的政府对民众权利终极的关怀,其以清明的姿态,维护了宪法母法的权威,对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公众利益,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2007年10月出现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的这一论断,既是对当下中国立法现状的基本评判,也意味着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完成了既定的五年立法目标。此时,不由人不想起九届全国人大谢幕时的“大考鉴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言犹在耳,时光已倏然走过五年。从“初步形成”到“基本形成”,为中国社会究竟带来了什么?仅仅两个字的变动,包含了多少丰富的内涵?又发生了多少深刻的变迁?这是书写中国当代法治史无法绕开的一段关键时期。在十届全国人大即将淡出历史舞台、新一届人大接班之际,我们试图穿越时光隧道,重返历史现场,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掬起那些回味无穷的碎片,清点五年时光所留下的立法财富,并捕捉立法百态背后的精神脉象。我们以这样的方式,纪念这个不平凡的立法时代,并向创造这一切的立法机关、立法者以及所有公民致敬!  相似文献   

6.
刘博 《中国公证》2007,(4):30-34
引言 “中国自有宪法己将近百年,然中国之宪政建设尚待完成。盖宪法于宪政,犹如法治于法制,其盛衰兴废,不独受制于法律之制度,更取决于政制之安排,社会之结构,公民之素质与民众之信仰。故修宪法虽易,行宪政实难。”梁治平先生的话一语道破中国宪政之玄机。宪法与宪政,于中国而言,是“一字之差,百年之别”。如何使宪政的幼苗在中国大地茁壮成长,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一代代关心中国现代化坎坷进程的人们,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国民追求宪政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前进。今日中国,人们畅谈宪政,倡言法治,见仁见智,其心也诚,其言也善,宪政在中国大地的光芒己日渐生辉。  相似文献   

7.
王立民 《法学》2023,(4):3-16
中国租界法制是一种由相关国家在中国的租界自己制定或认可,并在本租界实施的近代区域法制。当时的中国租界分别为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斯拉夫法系三个法系国家所建立,它们的法制有一个共性,即成文法,而非判例法。它们的立法主体、法律渊源、法律体例与法条等都与成文法高度吻合,而与判例法体系相差甚远。形成这一共性的成因主要是:中国租界的成文法是成文化的不平等条约的延伸与具体化、中国租界的成文法符合中国的法制传统、英美法系国家建立的中国租界传承了其本国制定成文法的做法,以及上海租界的成文法被中国其他租界仿效等。中国租界成文法具有重要启示,即它的制定与修订都是为了解决租界存在的问题,这也是租界法制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香港基本法是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基本法律。作为基本法律,它在制定、内容、结构、解释和效力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特点。香港基本法对当代中国法制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它在当代中国法制的立法制度、渊源制度、法律体系、司法制度、法律适用制度等方面都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发展变化。不仅如此,香港基本法的实施既对中国法理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中国法理学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社会》2011,(2):14-15
目标虽已实现,重任依然在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为法治中国的宏伟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石,也将成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崭新起点。  相似文献   

10.
公丕祥 《法律科学》2010,28(3):40-55
在当代中国,坚持自主型司法改革道路,是中国司法国情状况的必然要求,体现了鲜明的自主品格与中国特色。自主型司法改革是社会主体从本国国情条件出发对司法改革方案、进程、目标和路径的自主选择,体现了司法改革的“中国中心主义”。坚持自主型司法改革,实际上就是坚持司法改革的中国经验,坚持司法改革的中国道路,坚持司法改革的中国模式。只有正确认识固有的司法国情条件,才能科学选择司法改革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1.
刘婷婷  晨雨 《检察风云》2011,(24):20-23
2011年,一部部蕴含着人性关怀理念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人们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厦正式竣工,憧憬多年的法治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2011年,甬温线动车事故、小悦悦遭车碾压等重大法制事件,在频频触动人们视线与心弦的同时,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和感慨;2011年,回温着中国法治的点点滴滴,一个大写的“责”字尤其令人感怀,无论心生遗憾,抑或徒余悲愤,中国的法治列车经历了诸多坎坷波折,仍在一路风驰电掣中继续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吕斌 《法人》2009,(3):30-34
建国60年,中国商界风云变幻,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一步脚印都与他们的智慧与胆识息息相关。 在此,我们甄选出十位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与读者一起分享他们的成功案例及企业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3.
张涌涛 《中国律师》2002,(10):23-24
中国加入WTO是2001年中国的一件大事。面对WTO的到来,各界人士反响不一,作为中国法律人才最集中、最优秀的北京律师界,也和全国各行各业一样,同样面临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05,(3B):145-145
近年,我国专业安防市场建设如雨后春笋,呈现出一派兴旺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示范建设城市全体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为制定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奠定基础,同时为了全面了解示范建设城市科技强警工作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指导意见,收集共同遇到的技术难题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下一步科技服务、科技攻关和国际交流做准备。公安部科技局经报请部领导批准,于8月25日-9月17日,对选定的21个科技强警  相似文献   

16.
笑夭 《政府法制》2011,(24):17-17
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不过这些深居宫廷的太监却并非都是中国人。近日,一篇有关中国历史上外籍太监的文章通过网络广为流传,引起人们强烈好奇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飘飘落落之时,我们离开了北京,飞到了美丽的春城昆明,去参加我国律师界的峰会——“首届中国律师论坛”,同时在春城翩翩而降的还有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14家律师事务所的184位朋友。  相似文献   

18.
以行政法学的中国性问题为研究对象,行政法内涵的酝酿、生成、演变,深受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制约,并与各个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结构和民族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我们坚持法律的普适性的做法,不考虑社会背景性因素,机械式的、一元式的继受西方行政法律制度,则难免出现南橘北枳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夫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欣 《政府法制》2013,(13):20-21
中国“第一夫人”一下飞机,就吸引了全球视线。 她发髻高盘,佩戴珍珠耳环,淡蓝色丝巾,一身深蓝色风衣,手拎黑色皮包,面对前来迎接的人群,面含微笑,挥手致意。  相似文献   

20.
闻名遐迩的西湖博览会如今已经举办第11届了。而杭州最早举行的博览会,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末的1929年。那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博览会,展示了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进步与开放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