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我国设立沉默权制度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海波 《政法论丛》2004,4(3):56-59
沉默权问题是一个可能产生多方面效应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学界对于我国应否确立沉默权制度争论较大。本文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长期实行职权主义诉讼机制所依存的文化土壤中培育沉默权规则这一新的制度品种 ,必须考虑它的适应能力。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参考外国限制沉默权做法 ,对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提出在我国应确立有限沉默权制度 ,并进而提出了有关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潘智慧 《法制与社会》2012,(16):114-115
随着诉讼科学化、诉讼民主化的发展,沉默权已经开始为许多专家、学者和平民百姓所关注。本文拟从沉默权的含义及基本内容,我国对沉默权制度的研究现状以及沉默权是否引入我国的司法体系等方面来分析,提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的构思以及沉默权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徐旭 《法制与经济》2013,(10):39+41
我国没有建立起刑事司法中的沉默权制度,我们应该看到沉默权制度对于解决我们当今刑事司法中的一些问题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需要在保障人权与惩治犯罪相统一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沉默权制度从英国产生以来,现已在西方很多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中得以确定。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中吸收了很多合理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却没有规定沉默权制度,这不是保守,而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在对我国的国情及沉默权制度作了深刻分析、认识后作出的正确选择。我国自古以来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司法上都不承认被讯问  相似文献   

5.
在刑事诉讼中,沉默权是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是诉讼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国外沉默权制度的发展演变,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的构建之路。  相似文献   

6.
沉默权制度是一项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基本权利的制度,受到各国青睐.同时它作为一种制衡司法机关的手段,同司法侦查对立.因此,只有立足于我国的法治实况,客观准确地剖析沉默权制度,理性全面地审视我国的“本土资源”,才能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沉默权制度,从而追求更高的效率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最佳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沉默权存在的诉讼价值入手,借鉴西方已有之规定的合理因素,着重论述了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立法模式,以期使沉默权制度能适应中国刑事司法之需要。  相似文献   

8.
沉默权是赋予被追诉者的一项重要权利。我国新刑诉法不仅将保障人权的原则纳入立法,还在第50条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是对沉默权的一种肯定。本文结合沉默权有关的概念、起源、发展,就中国现阶段是否有沉默权展开探讨,并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外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的沉默权制度发展作出构想,提出了制度实施过程中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沉默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对沉默权制度的概念、沉默权的理论基础、我国学者对沉默权的不同观点以及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确立沉默权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体制民主化和科学化改革的重要一步,但是任何法律制度的引入和改进都应当建立在对其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否则再先进的理论、制度也会在严峻的司法实践中陷入困境。沉默权制度在中国实行会不可避免地冲击我国原有的刑事诉讼价值取向、刑事诉讼程度及刑事侦查模式。笔者认为,社会并未给沉默权制度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坚实的社会基础,相反,大量的负面因素还在顽强地发挥作用。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实际上是难以实行和奏效的,因而建议沉默权制度在中国且慢设立。  相似文献   

11.
沉默权制度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默权制度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奉行的一项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刑事诉讼制度。我国尽管加入了有关的国际条约 ,但尚未在法律上将其正式加以确定。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不仅是必需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 (一 )是国际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有利于遏制刑讯逼供等非法行为和提高办案人员的执法水平 ;(三 )可以加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防御力量 ,维护司法结构的平衡。(四 )实行沉默权制度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 ;(五 )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为沉默权制度提供了现实性前提和法律保障。确立沉默权制度在我国必须首先要克服思想障碍 ,法律障碍和实践障碍 ,为沉默权制度确立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刑法日益重视对个人权益的保护,加之中国于1998年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关于在中国刑事诉讼中是否应当引进沉默权制度的问题成为一个热点。我个人认为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应该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应该缓行,将来确立的沉默权制度也应该是有限制的。本文中个人从沉默权制度的含义历史发展,中国司法界对沉默权制度的争议以及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立法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现阶段应为将来设立沉默权制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配套规则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法制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默权问题是刑事司法改革过程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仍是诉讼法学和司法界争论的热点。对于我国能否确立沉默权制度的问题,国内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肯定论和否定论。笔者认为在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已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刑事诉讼发展的潮流,而且符合我国国情,其条件日渐成熟。本文仅就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所具备的法制基础略作分析。 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和我国刑事司法民主化进程是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总的治制环境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它要求…  相似文献   

14.
詹欣鸿 《法制与社会》2010,(30):44-44,48
近年来,学界对沉默权展开了更加激烈的讨论。沉默权是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被告人的防御权、人格权,是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权;它具有体现刑事诉讼价值、丰富刑事诉讼职能、实现刑事诉讼结构公正、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作用。可以用一句话形容:"没有沉默权的权利体系是不完备的权利体系"。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诉讼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沉默权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其次对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立法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对于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沉默权是在英美法国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项刑事诉讼制度,它具有保护人权、程序正义、维护公平等价值,同时也存在对社会治安、实体公正以及司法效率的不利影响。英美国家在沉默权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使其不致走向极端。我国在引进这一制度时,也应采取有限沉默权原则。  相似文献   

16.
沉默权制度的确立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诉讼价值,但是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程序中,还没有形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制度,而且在学术界对于沉默权制度是否应该建立的讨论也是相当激烈。所以,我国对于沉默权制度的确立还是应该持审慎的态度,结合刑事诉讼现状,本文在此对于沉默权制度的建构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在我国是否适合推行沉默权制度,学术界和实务界已讨论良久,但至今为止仍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与90年代末相比,现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司法人员承认设置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并呼吁我国也应当给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尽管仍有反对的声音,但沉默权在我国的建立似乎是大势所趋.此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土壤上建立起来的沉默权制度必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而应当结合我国司法实践进行创制.  相似文献   

18.
沉默权辩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接轨的步伐加快,特别是我国签署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后,沉默权问题已成为法学界、司法实务界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刑诉法研究的热点。然而,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不仅“深入的理论探讨尤其是必要的实证分析十分不足,对建立这一制度的正负效应以及我国沉默权制度的立法模式深入探究不够”①,而且“似乎对于沉默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尚未充分了解,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一些误解,”②。更有甚者,对于沉默权的概念及含义都众说纷…  相似文献   

19.
导言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沉默权问题的兴趣渐浓,部分报刊上还就我国应否确认沉默权进行了专题讨论。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似乎对于沉默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尚未充分了解,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一些误解。而要认真地探讨在中国刑事诉讼中建立沉默权制度的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其他国家已经存在的沉默权制度有一  相似文献   

20.
沉默权是国际人权法确认的一项基本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已被许多法治国家立法确认和认可。本文重点探析了如何构建我国有限沉默权制度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