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代位权诉讼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债权人行使代位诉权属于法定诉讼担当 ,其基础为债权人之“诉的利益”。代位权诉讼的标的包括债权人代位权主张和债务人与次债务之间的法律关系。在代位权诉讼中 ,债权人与债务人的诉讼权利应当受到必要的限制。代位权诉讼的既判力及于债权人、债务人和次债务人。因此 ,债务人可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 ,并具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2.
债权人行使代位诉权属于法定诉讼担当,其基础为债权人之"诉的利益"。代位权诉讼的标的包括债权人代位权主张和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在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可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并具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3.
债权人行使代位诉权属于法定诉讼担当,其基础为债权人之“诉的利益”:代位权诉讼的标的包括债权人代位权主张和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在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可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并具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4.
杨衡生 《法制与社会》2015,(3):121-122,153
代位权制度作为债的保全制度之一,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利益。由于代位权诉讼实质涉及到处置债务人的财产权利,诉讼中债务人权益则可能被损害,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债务人却无救济途径。为了在代位权诉讼中,维护债务人的权益,应给予债务人上诉权。  相似文献   

5.
论债权人代位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成立要件、权利行使、效力及相关制度的比较进行了分析论述 ,提出了代位权是债权固有权能的效力扩张 ;司法解释规定的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实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 ;以仲裁方式行使代位权非为法律所不许 ,而为事实之不能 ;在代位权诉讼中 ,居于第三人地位的债务人应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在确定代位权诉讼的标的范围时 ,应体现对债权人的救济 ;代位权之行使对债务人的效力需认真分析 ;在与相关制度的比较中 ,代位权显示出其特有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代位权诉讼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的诉讼地位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处于原告的诉讼地位,次债务人处于被告的诉讼地位,但对于债务人的诉讼地位问题在理论上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可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理由是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了两种形式的第三  相似文献   

7.
代位权行使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位权是一种法定权利,是法律赋予债权人在法定条件下,代债务人之位百向债务人之债务人(次债务人)主张债务清偿之债权,以求债权人债权实现的一种实体权利。这一权利必须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行使,故又称为“代位权诉讼”。债权人代位权行使效力又称代位权行使效果,指债权人通过行使代位权(提起代位权诉讼)而产生的对债务人、次债务人及债权人本人的法律上的效力。“债权人代位权的效力及于债务人、第三人(次债务人)及债权人本人”。① 一、代位权行使对次债务人的效力 代位权行使对次债务人的效力,法学界多有不同表述…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债权人代位诉讼的研究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债权人是基于法定的诉的利益而能够提起债权人代位诉讼;在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为原告,次债务人为被告,债务人并非必须参加诉讼;应确立“诉讼告知制度”;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属于特殊地域管辖;债务人与次债务人就诉讼管辖之约定,对债权人不发生法律效力;债权人代位诉讼判决之既判力,不仅及于债权人和次债务人,而且及于债务人。  相似文献   

9.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明确规定了代位权内容以来,法院受理代位权诉讼陡然增加。因为在代位权诉讼与债权转让诉讼中,都不是与债务人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当事人代替债权人行使债权,故在诉讼中,当事人常将主张代位权与债权转让混同,从而导致当事人在举证责任、诉讼后果等方面混淆不清,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不利于经济诉讼,并可能因此而导致自身败诉。因为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推进,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范围已经明确限定在当事人诉讼请求范围之内,如果当事人据以主张的依据与主张不相吻合,即不能提供证据证实其…  相似文献   

10.
司法信箱     
债务人应以何种身份参加代位权诉讼?编辑同志:在合同法所确立的代位权诉讼中,诉讼当事人一方是债权人,另一方是对债务人有到期债务的第三者。对于债务人是否参与到诉讼中来以及以何种身份参加诉讼,法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我们对债务人应参与诉讼均无异议,但对债务人以何种身份参加诉讼则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由于债务人被代位行使了原告的权利,又与原告之间不存在所诉争的债权债务关系,所以既不是原告也不是被告,但他实际上却是诉争债权的真正原告,又必须参与实体的审理,故应将其列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另一种意见认…  相似文献   

11.
代位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遭受 损害时,依法享有的请求人民法院以自己的名义代位 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73条第1款规定了债权人的代位权,突破了传统民法关于债的相对性理论,在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中,除特定的债权人与债务人外,还引入了次债务人;除债务人的财产外,债务人对外的债权(即次债务人的财产)也成为实现债权人债权的物质保障,这更有利于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代位权制度的完善,直接关系到行使代位权的债权范围与三方当事人利益的平衡,涉及到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2.
根据债的相对性,债的效力仅及于债的双方当事人,对第三人不具有约束力。但当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时,债务人应当及时行使,如果债务人客观上能够行使而怠于行使,从而危害债权人债权实现时,法律则允许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之位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以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实现,这就是我国《合同法》第73条规定的债权人代位权制度。该制度突破了债的相对性,着眼于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如果债权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成立,那么则由第三人直接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我国并没有采纳传统的“入库规则”。  相似文献   

13.
陈英 《政法学刊》2005,22(1):113-115
关于债权人的代位权问题,理论界存在诸多争议,司法实践中的标准不一,在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的地位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应允许其自愿参加诉讼;代位权的客体不应仅限于债务人的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债权;代位权行使的后果应直接归属于债务人。  相似文献   

14.
债权人代位权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与立法完善邹国华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依法所享有的为保护债权,当债务人怠于行使或不当处分其权利而累及债权人的权利实现时,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属于债务人权利的一种实体权利。它包括代位请求权、处分权、优先受偿权和申请执行权...  相似文献   

15.
《民法典》第537条沿袭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的规定,在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效果上采取“直接受偿规则”,使得代位权的制度本旨从债权保全转向债权实现,由此导致债权人代位诉讼的内部关系和诉讼结构出现了本质变化,不再符合传统的诉讼担当原理,需要重新进行理论阐释和制度构造。按照“直接受偿规则”,债权人代位诉讼的诉讼标的应为债权人的代位权,债权人作为实体法利益归属主体本身即属于适格当事人;债务人可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或者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法院所作判决对债务人具有既判力。  相似文献   

16.
代位权实质在于赋予债权人直接追讨次债务人的权利,其目的在于保障和实现债权人的债权利益,与大陆法系意义上的代位权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在简要分析了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法理基础(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和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后,对代位权行使的债权人与仲裁协议、债权人与次债务人的仲裁意愿和债权人、债务人、次债务人的公平合理利益这三个关系进行法理考察,最后得出代位求偿权情形下的仲裁协议效力不应及于未签字第三方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7.
试论代位权的性质及实践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的保全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而赋予债权人的法定权利 ,而债权人的代位权即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行使方式。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享有的权利 ,债权人为保全债权 ,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权利的权利。该制度的设立目的是为了衡平“保护债权人利益”和“维护债务人自由”两种价值 ,从而保全债权。对其构成要件 ,我国合同法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但是 ,代位权制度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努力。一、有关代位权的性质之探讨关于代位权的性质权属…  相似文献   

18.
债的保全制度是为防止债权人权益受损而设立的重要法律制度,其产生是为了应对债务人不当减少其一般财产,使债权人的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它包含两项内容代位权制度和撤销权制度,我国规定的是"代位诉权",最高法院称之为代位权诉讼制度,即债权人只能通过诉讼行使代位权。代位诉权包括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对次债务人提起诉讼、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诉讼保全等一系列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9.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独立审判存在着外界因素的干扰及当事人之间诉讼能力、诉讼地位的差异,这将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在诉讼利益上受到一定的影响。民事诉讼中介入检察监督是一种理想的救济途径,完备的监督程序是权利救济的保障。但实践中民事诉中检察监督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债的保全制度是为防止债权人权益受损而设立的重要法律制度,其产生是为了应对债务人不当减少其一般财产,使债权人的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它包含两项内容代位权制度和撤销权制度,我国规定的是"代位诉权",最高法院称之为代位权诉讼制度,即债权人只能通过诉讼行使代位权。代位诉权包括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对次债务人提起诉讼、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诉讼保全等一系列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