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清平 《福建党史月刊》2006,(9):I0006-I0007
1934年7月30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樟湖坂渡过闽江后,进入古田县境。按原定计划,先遣队过闽江之后,应由古田、庆元、遂昌直接北上浙西。因此,地处闽江边显要位置的黄田,就成了先遣队与敌必争之地。当时驻守在黄田的保安师一营守敌为了阻止先遣队沿江东进,在下坂丘陵地带构筑工事、布置防线。7月31日凌晨4时左右,先遣队主力抵达黄田外围,开始向下坂守敌发动进攻。敌军不堪一击,战斗刚一打响就溃不成军,纷纷向闽江边及黄田下公馆敌军营部逃窜。先遣队乘胜追击,俘虏士兵百余人,缴获步枪百余支,在下公馆敌军营部生擒副营长一人。占领黄田后,先遣队向谷口挺进。先遣队占领谷口之前,中革军委忽然改变原定计划,电令先遣队由谷口东进,占领水口威胁并相机袭取福州。于是,先遣队便转向水口挺进。水口,是福州西北方向的一个重要集镇,守敌闻风而逃。8月1日凌晨,先遣队未发一枪,就占领了水口。军团部在该镇召开八一纪念大会,大会上正式向全体指战员宣布: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行动,对内仍称红七军团。同时,对北上行动和攻打福州进行了动员,部队情绪高涨,斗志昂扬。8月2日晨,先遣队从水口出发,取道甘竹洋,向东桥、洋里、大湖挺进。尽管在古田时间不长,先遣队给古田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水口、黄田等地人民群众谈起先遣队的事迹,景仰之情,仍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2.
1934年7月18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先头部队由永安西洋进入大田县的桃源,继而,先遣队6000多人和护送先遣队过闽江的红九军团4000多人的大部队陆续进入桃源。先造队和红九军团一部分,经桃源、赐福亭东进宿营于上京。7月21日,先遣队占领了大田县城,缴获步枪10余支,无线电台和电话机各1部、食盐万余斤。先遣队和红九军团在县城驻扎了3天,指挥部设在西门原育智小学。红军进驻县城之后,刷写革命标语,分发传单,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文庙召开贫苦群众大会,以事实揭露蒋介石反共反人民投降卖国的罪恶阴谋,讲明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号召贫苦农民团结起来,会后即分物品给贫苦农民。同时,他们深入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当时大田城关连日大雨滂沱,洪水上涨,红军战士积极帮助一些受淹的贫苦农民搬迂,并送饭接济。7月23日,先遣队到达湖美乡高才坂。24日上午红军在高才坂种德堂门口广场上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的政策,讲明工农红军的性质和这次奉命北上抗日的任务。会后,开仓分粮,并镇压了反动分子。25日拂晓,先遣队和红九军团离开高才坂。由当地农民作向导,分兵两路向尤溪县挺进。  相似文献   

3.
1934年7月15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由连城塘前、尧家畲进入永安境内洪沙,与护送其渡闽江北上的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会师后,旋经麟厚、冷水溪、大小吴地前往漳平县属的香寮。到香寮后,先遣队突然又挥师永安城关,经洪田、湍石、上石,18日到西洋。先遣队一部占据永安城郊的黄历、桂口,19日形成对永安城的包围;一部经桃源直奔大田。先遣队包围永安的同时,红九军团军团部及后卫部队也进入了永安境内罗坊、安砂、曹远,22日到达永安城郊。至此,两路红军对永安城进行钳形包围。当晚,先遣队将阵地移交红九军团第七团接替后,继续北上。这一日,先遣队和红九军团在城外南来北往,自由驰骋,其势蔚为壮观。永安被围之敌惶惶不可终日,慑于红军的声威,他们不敢出城迎战,龟缩城内,瞎放枪炮以壮胆。先遣队为了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在敌人没有觉察其入闽意图之前争取时间顺利渡过闽江北上,而对永安城围而不攻。红九军团接手阵地后,先遣队即穿过永安地区,直指闽江。  相似文献   

4.
一根象牙筷     
袁忠民 《湘潮》2021,(3):24-24
1934年明,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从江西遂川出发,执行红军长征先遣队任务。8月23日,部队到达零陵县(今零陵区)画眉山村。一开始,村民不了解红军,纷纷往山里躲,只有裁缝唐延献待在新砌的屋子里没有离开。后来,村民看到红军待人和善,不抓不抢,不久就都回到了家里。  相似文献   

5.
曾忠平 《福建党史月刊》2006,(10):F0002-F0002,I0001
1934年8月3日至6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古田县经闽侯大湖、白沙一带向福州挺进。7日上午,先遣队一部佯攻五凤山、大夫岭敌之正面阵地;主力队伍则沿新店大道向白鹤亭、前汤山进袭,与敌八十七师蒋鼎文部遭遇,展开激战。敌出动飞机6架增援,战斗持续至10日早晨。由于先遣队英勇善战和北岭一带群众的积极支持,击退了敌人进攻,先遣队顺利向连江转移,队伍在闽侯桂湖垅头地区与叶飞率领的闽东工农红军会师。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中共中央预先的决定,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应迅速撤离南昌开赴广东,占领海口,以便取得国际援助,恢复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重新北伐。与国民党彻底决裂,起义军终成一支人民武装1927年8月3日,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朱德奉命率领先遣队作为南征第一纵队,从南昌城进贤门出城,朝抚州方向进发。这支部队虽号称第一纵队,但实际  相似文献   

7.
1934年8月25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到达寿宁县平溪乡南溪村。26日,先遣队经托溪乡峡头村,并在托溪休整。两天后,先遣队前往浙江省庆元县继续北上。途经寿宁期间,先遣队广泛开展宣传,极大鼓舞了寿宁人民的革命斗志,增强了战胜敌人的信心。1935年春,先遣队在皖南遭国民党军队袭击,损失惨重。栗裕和刘英收集失散的红军重新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总共800多人,活动在闽浙边区。同年秋,挺进师一部100多人在刘英、栗裕率领下,从浙江西南游击根据地南  相似文献   

8.
1935年8月,陇东地区迎来一场连绵数日的暴雨,素来平静的油河接连暴涨.河水波涛汹涌,乌云密布天空,泾川这个偏居陇东一隅的小县城莫名笼罩在一种异常紧张的氛围之中. 在距离县城以西约20里的王村,来自鄂豫皖根据地的红25军正在此处休整.自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根据党中央指示,红25军高举“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旗帜,撤离苏区开...  相似文献   

9.
正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成功发动后,起义部队遵照中共中央原定起义后"先取东江次取广州"的方针,于8月3日开始撤离南昌,踏上了经抚州、赣南等地南进广东的征途。起义部队经临川、宜黄,于8月16日到达广昌。19日,起义部队离开广昌县城分左右两翼南进:二十军为左翼,当日到达广昌白水(今赤水),20日进入驿前,21日进入石城县境;十一军为右翼,当天到达头陂,20日进入宁都县境。22日,起义  相似文献   

10.
正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调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宁德系闽东革命老区,陆海面积一比三,居住着畲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当时交通闭塞、信息短缺,被称为"黄金海岸的断裂带",2/3为贫困县,属于全国18个连片贫困区之一。此前,宁德干部到省里开会都坐在最后一排,因为宁德经济水平在全省排最末。而在习近平同志任职两年后,全区94%的贫困户基本实现衣食无忧。1990年8月12日,《人民日报》以《宁德越过温饱线》为题,报道了宁德摆脱贫困的奇迹。30年弹指一挥间。党的十九大打响了精准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2,(7):50-50
1935年8月11日,红二十五军登游蜒咀进入秦安旧县界。沿千户、西山一线奔袭县城,风洞儿分兵,王尹南瓦大堡山击溃敌截击部队,主力部队于当日午时经饮马巷攻取县城,打开监狱,召开穷人大会,枪决恶霸,书写标语口号,宣传革命真理。红二十五军长征攻取秦安县城.与陕甘红军胜利会师,也在秦安这块热土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相似文献   

12.
《福建党史月刊》2006,(5):F0004-F0004
1934年7月29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红九军团掩护配合下,攻下延平(今南平市延平区)樟湖板、渡过闽江。8月1日,进占水口,正式宣布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名义活动。7日,先遣队主力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2,(14):23
冰趟子战迹地遗址位于黑龙江省赵光镇前进村东75千米的小兴安岭西沿。冰趟子战迹地遗址是原通北县城通往东部山区的必经之地,这里夏天是一片沼泽地,冬天车道之北是一片泉水结冰而形成的冰甸子,"冰趟子"因此得名。1937年2月至3月间,赵尚志率领的西征部队到达通北县南北河西部的冰趟子一带,与张光迪所率领的第三军第六师的西征先遣队胜利会师。随后  相似文献   

14.
林以銮  吴必銮  黄传斌  谢能用 《福建党史月刊》2006,(9):I0008-I0008,F0003
1934年8月2日中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水口镇,沿闽江北岸向闽清进发。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对先遣队南下福州十分惊恐。他们一面调兵遣将严守福州,一面又沿闽江水路堵截。从江西、浙江和漳州调来七八架轰炸机,飞抵古田水口和闽江沿岸进行狂轰烂炸,红军被炸伤亡七八十人。闽清县城国民党守军早就龟缩到福州。2日下午,先遣队一部到达闽清安仁溪街。3日,为安全起见,先遣队避开闽江沿岸,大部取道感德洋(今桔林乡尚德村)进入闽清下洋(今东桥),而后向闽侯洋里、大湖进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安仁溪、感德洋和下洋时,当地群众曾积极帮助探情报,当向导。  相似文献   

15.
1949年8月14日,我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夜晚。早几天,即8月5日,程潜、陈明仁通电给茶陵县长罗楚书,叫他敦促所属和平起义。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18军先遣部队由江西进入茶陵,到达距离县城30里的腰陂镇。这消息,直到8月14日下午,跑乡的邮差员从腰陂带来解放军一张字条时,我们县政府领导才知道。当时,茶陵驻的是国民党桂系部队第二十军。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90,(7)
最早解放的县1949年6月1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湘南游击武装广泛出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北上先遣队围攻桂东县城,争取了城内500多国民党军警起义,遂于16日解放了桂东,并于7月6日正式成立了县人民政府。桂东县成为湖南最早获得解放的县。(史严)  相似文献   

17.
陈家斌  龚庆忠 《福建党史月刊》2006,(10):I0006-I0007
1934年8月上旬,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由连罗十三独立团派出的陈云飞带领的一个连战士的接应下,顺利到达罗源县凤坂地区。13日,先遣队领导人在临时指挥部所在地百丈村会见了闽东独立团团长任铁锋、连罗第十三独立团团长魏耿、政委叶如针、参谋长杨采衡、连罗中心县委委员张瑞财、连罗三区游击队长林忠忠、指导员林灿灿等,详细了解敌我双方情况。13日晚10时许,在粟裕指挥下,先遣队发起总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罗源城。共溃敌千余,  相似文献   

18.
《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发表了黄德林、吴东华同志的《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8旅是第一支北伐先遣队》一文(以下简称黄吴文),笔者拜读后受益匪浅,但觉得有的问题值得商榷。黄吴文说:第7军第8旅(钟祖培旅)“5月初,第15团团长尹承纲奉命率所部出发”,“钟旅其余各团随后跟进”。而叶挺独立团则于“五月一日,……为北伐先遣队,从广东省肇庆、新会出发,开始北伐。”黄吴文开篇后说到:“北伐先遣队由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8旅(旅长钟祖培)和第4军独立团(团长叶挺)两部分组成”。既然黄吴文所持的钟旅和叶团同为北伐先遣队这一观点,是和我们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20.
1936年1月,红二、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等率领下,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又一次进入贵州石阡(1934年10月,由任弼时、贺龙、萧克等率领的红六军团,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首次转战石阡,并在此进行了长时间休整,曾先后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一是1934年1月13日在县城天主教堂召开的党的活动积极分子会议;二是1934年1月19日在县城天主教堂召开的二、六军团军委及总部负责人会议.这两次会议对指导各部在石阡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推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