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波 《工会博览》2013,(4):27-29
"幸福感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随后"幸福国家"、"幸福城市"的各种排行、评选纷至沓来,专家学者对幸福感、幸福指数以及如何提高幸福感的研究日渐深入.作为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企业,邮政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引导员工认识"幸福",体验"幸福",理解"幸福",追求"幸福",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目标,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老话:不患寡而患不均。我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人均GDP达4481美元,GDP世界第二,并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如何分好蛋糕也就成了民众日益关心的话题。2011年全国"两会",缩小收入差距的提案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3.
唐昊 《南风窗》2011,(7):2-2
当"幸福中国"话题迅速风靡全国的时候,恰逢"两会"召开。在此舆论背景下,作为高层政治平台的"两会"在设计如何使中国人更幸福方面下了更多的功夫。而"两会"的标志性成就"十二五"规划,就涉及多项改善民生的行动计划。如:城镇年均新增就业900万人;年均转移农业劳动力800万人;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新增1亿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等等。  相似文献   

4.
张天潘 《南风窗》2013,(8):87-89
在消费主义与城市中心主义的遮蔽下,从影视到图书,再到网络、街头广告,都无时无刻不在倾销着城市主义的价值观和各种"城市物语",农村作为城市背包客想象中的幕布,其中的真实生活被抽离。回顾近二三十年来,伴随着乡土题材影视作品中农村叙事的变迁,可以窥见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但这种变迁,却经常与当下中国农村的现实迥然不同。从文化层面来说,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坚毅的非洲     
从"绝望的非洲"到"非洲崛起",从"游猎和人道主义救援场所"到"赚钱的地方",过去10年间,世界特别是西方不断转变着看待非洲的眼光。当欧美国家为金融危机焦头烂额,欧洲可能还需10年才能复苏,面积相当于3个中国、10个印度的非洲,正凭借出售石油、天然气及矿产等原料—更为重要的是持续增长的巨大内需,驱动着GDP7%的高增速,并且能在未来10几年保持这个速度。非洲联盟前主席让·平(Jean Ping)6月在北京发言称:"已有13个非洲国家的平均增速在6%~11%之间,加纳的经济增速达到14%。埃塞俄比亚没有石油、没有矿产,也能达到超过10%的经济增速。"  相似文献   

6.
<正>世人瞩目的2010年全国"两会"已经落下帷幕。这次全国"两会",再次吹响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进军号角。"两会"期间,不少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围绕着中国工人的品格以及职工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至今余味未尽,让我们津津乐道。以下本刊编辑根据媒体报道选择了部分代表、委员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3)
正2015年中国GDP增长率为6.9%,为25年来首次破7%。南风窗记者透过详实的经济数据,分析真实的中国经济。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形式压力不小。传统经济增长引擎——制造业、房地产、地方政府支出以及出口——都遭遇重压,经济如何寻找到增长新动能?根据"十三五"规划,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676,708亿元2015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8.
唐黎明 《法制博览》2010,(12):52-52
一线城市房价攀升带来的一个阶层的整体挤出效应,不但吹熄了草根阶层内心的希望,也会动摇中国城市化进程那看似坚不可摧的根基。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杨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二三线城市发展快,房价低,工资水平也不错,建议女性“蚁族”到那里去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16,(7)
正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6.5%~7%,这一区间弹性增速的设定可谓前所未有,也预示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央政府在经济的合理增速与转型升级之间平衡考量。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政府对GDP增长目标释放了新的信号。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6.5%-7%。对于习惯于用明确数字点位作为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  相似文献   

10.
石勇  杨军 《南风窗》2012,(18):39+38
"异地高考"问题是中国的一个伤口。它是30多年来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从未解决的后遗症。如今,越来越疼痛。看一下"伪城市化"、"伪现代化"的症状:2010年,中国城市常住人口达到6.7亿人,但户籍人口仅4.5亿人,有2亿多人没有城市户籍。2012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超50%,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没有户籍的"伪市民"均超过30%—深圳的户籍和非户籍居民之比,则达到非常夸张的地步,后者占70%多!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04,(4)
2004年1月中旬,在冰天雪地中开幕的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传递出的信息相当"热烈",内蒙在2003年有了3个"全国冠军":GDP为2093亿元,增速16.3%为全国第一;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20个百分点,增速全国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2亿元,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国第一。据说,这是内蒙"七五"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但在枯燥的数字之外,真正震动全国的是,来自内蒙的以"草原概念"为核心的一批企业,以异乎寻常的高速成长,连续产生的强大冲击波。  相似文献   

12.
<正>两年摘掉了亏损的"大帽子",2014年实现盈利287万元;五年,公司营业收入从2.8亿元增长到6.61亿元,年平均增长34%;职工人均年收入从5.7万元增长到8.4万元,年平均增长11.8%……2012年公司被认定为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3年被评为中国渔业行业AAA信用等级;2014年"北水"品牌被北京食品协会授予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餐饮  相似文献   

13.
数字     
《南风窗》2016,(4)
正1万美元1月份,各地统计局、地方"两会"纷纷透露了各自的经济年报。统计发现,2015年又有1个省份的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使迈进"1万美元俱乐部"的省份增加到了10个。目前,全国已经有10个省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内蒙古、广东、福建、辽宁和山东。3072元人社部日前发布数据,"十二五"期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达到13.1%,农民工月平均收入由2010年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就要关注民生、尊重民意《南风窗》:媒体评价本次两会亮点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您认为本届人大具体是如何体现这些理念的?蒋:以人为本绝不是一句空话,它在人大工作中有突出体现,落实到具体是工作要顺应人民的需求、关注民生、尊重民意,这和"三个代表"中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是相吻合的。转变发展观,根本是要扭转干部政绩观。现在各界都认识到,不能把GDP作为考核干部的最主要标准。社会的进步不能光看数字,而表现在每一个老百姓是否感觉幸福。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  相似文献   

15.
赵义 《南风窗》2012,(7):2-2
和往年一样,前不久的全国"两会"同样有一些言论和提案引起了很大争议。比如,对于成为"三公"消费靶子的茅台酒,贵州有位副省长如此"叫屈":"管资金分配的官员下来,你让他自己去餐馆吃饭,到了贵州却让他喝米酒,那不是得罪人嘛!"责任在于"跑部钱进"的体制,而不是茅台酒。还比如建议让穷人将生育指标转让给富人,建立公民的道德档案等。全国"两会"如此庄严的场合,出现一些"出位言论",应当说不是人的智识水平出了问题。相反,越是一些"出位言论",可能背后都对应着严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杨继绳 《南风窗》2011,(14):22-23
如果说GDP这个评价标准过于偏狭,那么用幸福感来取代GDP作为评价标准,可能过于虚幻。近两年来,幸福这个词儿在媒体上突然多了起来。据说"当今世界研究幸福问题已成了热门话题,幸福指数已开始替代GDP成为国际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媒体     
《南风窗》2013,(18):12-12
中国经济没撞上"南墙"英《经济学人》8月17日纽约时评员一直胆战心惊地观望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走向:经济增长从早期的两位数陡降到7.5%,但投资率却畸高不下,超过GDP的48%,而国民负债总额约占GDP的200%。中国经济增长从当初风驰电掣的10%降到今天的7.5%,被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是结构性放缓的良性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将其定  相似文献   

18.
<正>一、"增长""改革""立法""两会"锚定中国大变革3月3—15日,中国"两会"在北京正式召开。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此背景下,本次两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以"稳定的经济增长"、"全面深化改革"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关键词进行了2015年整体部署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9.
自从2003年3月美国出兵攻打伊拉克并推翻萨达姆政权至今已近4年.伊拉克人民不但没有因此而享受到美国宣称要给他们带来的"解放"以及"民主"、"自由"和"幸福",反而处在被占领的无穷无尽的痛苦中,没有任何安全感,生活异常艰难.  相似文献   

20.
杨军 《南风窗》2008,(18):30-32
根据体育总局规划,到"十二五"初期,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此后将达到3%~5%。占GDP的比重达5%,就将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体育,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