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2,(2):46-46
马凯在《求是))2012年第1期上撰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是法治政府一般与法治政府特殊的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具有法治政府所具有的共性,其本质要求是一切行政活动只能在法律的规范和制约下进行。  相似文献   

2.
奋力建设法治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政坛》2013,(4):46-46
袁曙宏在2013年第6期《求是》撰文《奋力建设法治中国》认为,法治中国最基本的要素包括三个:其一,宪法法律具有最高地位和最大权威,这是法治中国最典型的特征。其二,全体公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是法治中国最坚实的根基。其三.政治清明、经济富强、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这是法治中国最重要的使命。建设法治中国走什么路、怎么走,  相似文献   

3.
郜风涛 《人民政坛》2009,(10):37-37
郜风涛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7期载文《法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指出:法治是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基石,经济表现的背后往往是法治的比拼。一,把握法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原则。坚持合法性原则:在提出应对危机的各项措施时,必须坚持依法办事,真正做到依靠制度谋发展。  相似文献   

4.
鲜开林  刘状琼 《人权》2014,(1):20-23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权保障制度体制有了创新发展,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体制作了重大改革部署。本文以中共十八大以来法治人权保障的创新理论与实践为视角,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权保障的新境界、新亮点。  相似文献   

5.
萧坊 《人民政坛》2007,(7):48-48
6月1日,历经12年的酝酿,《破产法》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据报道,《破产法》引进了一系列的先进理念与思想,在诸多方面实现了重要的制度创新,有人认为,新《破产法》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市场经济走向法治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卷首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全面的社会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否由“人治走向法治”,实现现代法治的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变迁》指出:法外制度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将法外制度转化为法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克服权力的体外循环现象...  相似文献   

7.
2015年12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中央首次以"法治政府"名义作出的专门文件,被视为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对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法治政府建设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并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全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貌的国家级权威报告。从2009年开始,中国法学会已连续13年发布《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20)》全面、准确地记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进展,及时反映最新的立法动态、司法进程、最前沿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和法学教育发展等法治建设情况,系统回顾和总结一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并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全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貌的国家级权威报告。从2009年开始,中国法学会已连续13年发布《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20)》全面、准确地记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进展,及时反映最新的立法动态、司法进程、最前沿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和法学教育发展等法治建设情况,系统回顾和总结一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坛》2012,(3):42-42
江必新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1期上撰文《以法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完善》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正式形成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全面有法可依格局的出现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带入了一个更高阶段。因此。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原则和功能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并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全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貌的国家级权威报告。从2009年开始,中国法学会已连续13年发布《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20)》全面、准确地记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进展,及时反映最新的立法动态、司法进程、最前沿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和法学教育发展等法治建设情况,系统回顾和总结一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坛》2013,(5):47-47
丁国强在2013年4月24日《北京日报》栽文《中国梦的法治意蕴》认为,中国梦不仅意味着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富足,更重要的是人民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是法治梦。中国梦是一种法治理想,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宪法是立国之基、政治之本,也是中国梦的合法性基础。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3.
张谦元、曾施霖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发行的《甘肃法治建设报告》一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甘肃法治建设的总体脉络、基本情况进行的全面概括和总结,无疑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甘肃法治建设的全景图。循着这部书的架构、内容所设定的路径走进去,我们看到了30年来甘肃法治建设的基本走势和进程,对甘肃法治建设的演进与现状、发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坛》2010,(6):36-36
葛洪义在《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载文《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自地方法制视角的观察》认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展开的,经济建设中的计划与市场、政治建设中的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利益分配上的国家与社会等三个问题是决定中国法治道路的关键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区别从政治的角度看,首先是集权与分权的问题。中国的政治权力制约体制不是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推进的,而是在中央层面的党政之间以及通过制度化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推进的。  相似文献   

15.
《山东人大工作》2009,(7):60-60
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首次发布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8年)》显示,2008年中国法治建设成就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0,(9):40-40
蒋德海在《学术研究》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舆论监督是现代法治文明最典型的特点。舆论监督不仅把古代法治和现代法治区分开来,而且是民主和真理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1996年以后互联网的发展,中国舆论监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对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思想解放的要求。舆论监督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7.
由《民主与法制》周刊主办、民主与法制网协办的2012年中国十大法治新闻评选结果揭晓。2012年底,《民主与法制》周刊特别寻找出10个具有制度意义和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10个可能引起立法和司法变革、引起公共政策改变的法治事件,10个记载中国立法进程、礼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进步走向完善的立法大事,共30个候选法治新闻,文章已在《民主与法制》周刊2012年第36期刊发。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0,(4):83-83
柯卫在《河北法学》2009年第11期撰文认为,人的现代化与法治是辩证统一的,人的现代化与法治应协调统一地发展。人的现代化与法治互为前提和基础。法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离开了人的现代化就谈不上法治社会的现代化;而没有法治社会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现代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7,(2)
<正>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是根据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江苏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批准成立的首批九家省级新型高端智库之一,2015年10月正式挂牌,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公丕祥教授担任院长。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下设六个研究所和一个调查中心,重点围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开展法治发展战略、立法发展、法治政府、法治社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坛》2011,(12):32-33
锡锌在2011年11月3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文化的法治与法治的文化》认为。文化生产作为一种特别形式的社会生产,其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而法治本身在促进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得到文化的滋养,并构成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的文化法治状况远不适应新时期文化发展的需要,主要文化领域的立法多以行政立法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