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来到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块伊甸园的新西兰读语言学校,尚在兴奋之际,意想不到的事儿便接踵而至。我被“转手”了所谓的学校,就是租用大厦的一个房间,房间被隔成4块:一块是过厅,一块用于摆放复印机,一块是老师办公室,一块是我们的教室-一个仅能容下7个座位的教室,这就是我的学校! 而学校的校名与我在国内所报学校的名称根本不符,迫究才知,我原来报的学校只有招牌而无师资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一个经常接触洋人的旅游界朋友,对我说:“你说,外国人来咱们中国,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是交通不便吧。”“不是。”“是打长途电话难?”“也不是”,朋友皱着眉头说。“是上厕所外国人在中国最怕上厕所!旅游途中憋急了,找不到方便的地方;找到了,又因为那地方又脏又臭而不敢进去。”嗯?嗯!我不怀疑,也许洋人在中国确实最怕上厕所。广州有个读者,曾投书报社叙述他经历的一件事:“我路经新落成的天河火车站,到公厕方便。走近公厕、一股臭味扑鼻而来,但见  相似文献   

3.
难读父亲     
正万卷易懂,一父难读。我的出生瞬间扫尽了父亲脸上的期待和快乐,"七个七仙女抵不上一个独脚儿"。父亲说。我五岁时,父亲决定把我送给有三个儿子而没有女儿的人家,在父亲把我送过去的那天,那家主人为表庆贺,大摆酒席、邀约亲朋。酒席上,女主人高兴地把我带到男主人面前:"小语,快叫爸爸,叫呀。"我怔怔地看看坐在  相似文献   

4.
“如此小康” 一次到某扶贫市去做技术推广,到了几个机关单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这里穷得如何可怜,而相反,是这里富得令我吃惊,简直让我感到他们已提前进入小康,甚至富甲行列。 首先让我看到的,是每个局(委)一幢幢崭新气派的办公大楼,进入其中,其富丽堂皇程度不亚于三星级宾馆。如某委办公楼,占地恐怕有近千平方,楼高13层,有两个电梯供上落使用,大堂  相似文献   

5.
今年8月17日是母亲50岁的生日。 依稀想来.我已经有八个年头没有在母亲身边庆祝她的生日了。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以农具为笔,用大地为纸,在巴蜀大地上书写着诗一样的人生。母亲用辛勤汗水得以抉来的微薄收入艰难地供三个子女上学.我的两个姐姐相继完成了大学学业,而我却在高三那年与社会上一帮无业青年为伍.慢慢沾染上了不良恶习,最终成为人人唾弃的阶下囚。  相似文献   

6.
通渭行     
前不久,笔者在甘肃定西参加了一个会议以后,应通渭县委书记郑宏伟的盛情邀请,随他到通渭。这是我第二次到这个古老而声名远扬的地方。上一次是2000年8月,那次汽车走了两个半小时,这次只用了50分钟。上次我从兰州到定西,车行了3个半小时,这次只用了一个小时。这几年陇中的高速公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     
人与人一间学校的门前,挂着一块黑板一位神父路过这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我是一位神父,我为所有人祷告。”一位路过的律师看见神父写的字,就在下边加上一句:“我是一位律师,我保护所有的人。”一会儿,一位过路的医生又添上了一句:“我是一位医生,我医治所有人。”最后,一位普通的市民经过,看了黑板上的字,他想了想,在上面加了一句,“我是一位平民,我要付钱给你们。”狡猾的行贿者有个人将要受审,他问律师是哪位法官审他的案子。“我想了解他的名字是要送一箱子好酒给他。”律师大吃一惊:“不行!这是违法的,而且你会输的。”几个星期后开审,那人赢了。在离开法院时他对律师说:“看,我送的酒不是起作用了  相似文献   

8.
劝爸爸退休     
某日,与一位朋友闲谈,得知朋友的父亲最近退休了。退休后,即被某企业聘去,说是“帮帮手”朋友郑重其事地说:“是我劝爸爸快点退休的。退休以后,虽然名声没有当处长那么好听,但他能在一个更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余热’,收入也可观,何必恋住处长那个位置呢?”我知道他父亲去年该退而未退,重要因素之一是这位大公子联合弟妹,拉上妈妈,组成统一战线,有空就给老头子大讲“有权就有一切”的道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无独有偶,一个星期天,我在拜访一位亲戚而未  相似文献   

9.
正父亲走时我正在读初中。天天像牛一样在田间劳作的父亲,不会有值钱的东西留给我,只给我留下一个精编的小柳条筐。柳条筐一层墨绿的绒布下,有三件不起眼的小东西,一个是小木牛,一个是剪成心形的红色小纸片,还有一个是小铜镜。那时,上初中的我还是特别贪玩,一天到晚从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形影不离地和几个顽皮的小孩子戏耍逗闹,有时干脆逃学不去上课,母亲知道后气得直跺脚。父亲走后,我手里有了小木牛,那小木牛埋头躬耕的样子让我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已经工作十几年了.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时刻刻心都要紧绷着,为了满足客人的要求,还要极力的去拼、去赶.而笑容却是难得的. 2012年的3月8号中午,我和往常一样去机场2号航站楼排队,经过两个半小时的等待,开始上站台准备了.我站在车前,打开车门,一位女士满脸笑容地走来,好像和我认识似的.我赶紧迎了过去.一边接过行李,放入后备箱中,一边心里想:难道我拉过她?我绞尽脑汁在回忆着……  相似文献   

11.
她躺在床上读书,看到我们就高兴地说:“哈……我知道你们,欢迎啊。”她笑了,我们却百感交集。在满目是新屋、洋楼的东山竹丝岗。这片平房显得低矮而丑陋。屋里散发着煤烟味,既是厨房也是客厅。高位截瘫的谢慧英每天就在这里活动。透过头顶两米处一小块玻璃明瓦,她可以窥见到蓝天和邻近的高楼顶。外面的街道虽然只有一墙之隔,对我来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上两个月,好心的病友们约我出去玩了一趟,在公园里,我真是开心死了,广州的变化可真大啊。可就为了这半天,朋友们不知讨论了多少个行动方案。派什么车来接我啦,怎样把我扛出屋啦,借个什么样的轮椅啦……你们进来的时  相似文献   

12.
三代人,两个女人,一个屋檐,矛盾就这样来了! 婆婆是上海人,偏甜食;我是湖南人,无辣不欢. 婆婆是个慢性子,比较稳,凡事不慌不忙的;我是个急性子,风风火火,走路都是一阵风. 这一个屋檐下住上两类人,自然是矛盾百出.还好,有个性格适中的老公,自打结婚以来就变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以前,总想到她是个老人,再加上老公在中间不断地润滑,气一气、烦一烦也就过去了.可这次,关系到我的宝贝儿子,我可是实在没法坐视不理了.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7)
正向死而生,不否认死亡也不回避它,才是唯一的途径。而在这一个维度上,某种程度上,东方有与别不同的智慧。去年10月的舞踏秋令营结束以后,时间以一直未变的姿态飞逝而过。这期间机缘巧合,我有机会再读到两本内地新出版的著作,一本是探讨临终关怀,而另一本是关于死亡哲学的。到底是舞踏帮助我思考死亡,还是死亡这件事帮助我思考舞踏,这是一个显得有点奇怪的问题。山居四日  相似文献   

14.
当他掏钱出来结饮早茶的帐时,我发现这位富翁有一点同我这穷记者相似:身上没带多少钱,既没有常见的大钱包里那一迭大钞所表现的厚实,也没有常见的挥手而出的万通、牡丹、长城卡所表现的潇洒。他笑笑说:“我身上钱不多。通常也不吃早餐,一天只吃两顿,中午?一个饭盒而已。”这就是广州城里的一个身家数千万下属企业达17家的私营业主。《南风窗》的老读者也许还记得创刊号上那一篇文章——《投个眼风给巴黎》,说的是几个个体户自费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一位年轻人给我述说了他在职业上的遭遇。他家境一般,是一所名牌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硕士跨专业考了本校经济学硕士,成绩位列年级前茅。毕业后,曾应聘一家公募基金的投研岗位,但面试被拒。他告诉我,被拒原因可能是学术背景"不好"。因为,中国的公募基金招收投研岗位一般模式是"理工科本科+经管类研究生"。而他本科学历史,是个"文学青年"。他真正被拒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我安慰他说,  相似文献   

16.
来势汹汹的舆论攻击不久前,我收到了一份没有署名的印刷品,打开一看,是一本名为“南风窗”的杂志,从封面的字体,版面的设计来看,是大陆出版的刊物无疑。杂志的封面上一行字引起我的注意:“请看书内20-25页”。我翻到二十页,那标题赫然入目:《告“御状”的香港女骗子》。刊头画是一个三个嘴巴的女人、狰狞可怕;右上角则是我在八二年九月拍给邓小平办公室的电报原文。而且该期《南风窗》的封面,竟是用我过去的一张照片,加以丑化,放大剪贴而成。我早就料到某些人不会就此甘休,但却想不到他们会利用官方刊物来攻击我。这篇署名为“张唐生/郭洪”的文章,开头就语  相似文献   

17.
俄人之痛     
上大学一年级时,曾看过一部日本人写的小说《明斯克号出击》,大意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中苏之间爆发,进而蔓延到日本。苏联出动了其最具威力的航空母舰——明斯克号,而中日两国则抛弃前赚,共同抗击敌人。在炮火连天的海面上,中日两国敢死队员对明斯克号发起了一轮接一轮的猛攻…… 当时,小说所描写的这壮烈的一幕,曾让我热血沸腾。我梦想,我也是敢死队的一员,而最终,在我们的鲜血和眼泪中,明斯  相似文献   

18.
小亚的词性     
土耳其让我想到一个名词,一个动词,一个形容词。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纪念堂官方英译名是Chairman Mao Memorial Hall,但在非正式场合它一般被称为Maosoleum—由Mausoleum变来。Maosoleum这个名词不知道谁造的,似乎是70年代末的驻京记者或外交官,我觉得  相似文献   

19.
没去香港时,常听说香港人挺有公德心,今年4月初到香港旅游了一趟,我才发现与此相连的不少奥秘。沉默的“钢琴家”香港地铁是个招惹是非之地。由于不断涨价,地铁公司激怒了不少香港人,舆论媒介纷纷批评地铁公司为了一己利益而无视民众,而民众则一会儿设讲坛,一会儿递抗议书,甚至闹到上街游行。在我心目中,香港的地铁肯定是个乱哄哄和吵吵嚷嚷的地方。记得有一天,为了办事,我离开旅行团,随人群流入了一个地铁站。香港地铁每日载客量达150万人,公认的世界第一。恰好是早晨上班时分,偌大的地铁站台上,挤满了匆匆赶车的男女。香港人做事似乎特别着急,为了尽快输送人流,地铁出入口的自动扶梯调校得特别快,但穿梭不息的“上班一族”仍嫌太慢,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3)
正不能说过去就是好的,但至少有一点,过去我们在心灵上是更加宁静的。我庆幸自己是个80后,曾经过过真正的春节。那时我们有一整套流程,每年都要用心走一遍。这套流程全国各地各有特色甚至大相径庭,但重视与诚敬之心,是一致的。它代代相传,于是具备了历史的应然性,但又并不给人们一种不舒服的约束感,所以这套流程总体上让人感觉温暖而快乐。这就是习俗。我怀念它的同时,也承认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