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两会"每年召开,对国计民生的各种议题加以讨论,充分展现了人民参政议政的自由.当然,由于各项议题与百姓生活或多或少有所相关,因此"两会"被众人关注.  相似文献   

2.
论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相关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学在医学界,特别是精神医学领域被许多关注病人权益的团体特别关注;在司法精神病学领域,伦理学问题导致了对鉴定人、被鉴定人相互关系的特别关注。本文拟参考国外司法精神病学领域伦理学的发展和运用,结合当前鉴定工作规范和实践,从鉴定人能力、知情同意、回避、保密等方面阐述当前中国司法精神病学领域的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伟  闫鹏 《行政与法》2014,(2):117-121
与城镇房屋交易相比,集体土地上房屋流转整体活跃程度低,历来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农户之间买卖、互换房屋或以房抵债等流转情况由来已久,只是交易行为往往发生于本村成员间,纷争较少,因此鲜有关注.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集体土地上房屋价值水涨船高,以往内部成员间被亲缘、地缘关系掩盖的利益平衡被拆迁补偿等客观因素所打破,矛盾纠纷凸显,成为目前房地产案件中群体性最强、矛盾也较为突出的一类纠纷.集体土地上房屋流转是否存在各种限制,审理中如何平衡各种利益,成为了当前审判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冯文达 《法制与社会》2014,(22):126-127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将"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规定为非法拘禁罪,将会受到刑罚处罚。在法学界也一直不乏对非法拘禁行为的司法认定的讨论和研究,比如索债性非法拘禁行为的构成要件和认定标准等,但随着媒体报道和我国《精神卫生法》的出台,一种新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对非精神病人强制精神病治疗(俗称"被精神病")的行为。"被精神病"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拘禁,是否触犯了我国《刑法》第238条的规定,应否受刑事处罚,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们关注法律事件,往往是因为它触及了内心深处隐秘的情感.因"抢帽子"等行为被判以"流氓罪"的牛玉强,近日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高健军 《法学杂志》2012,33(10):9-16
菲律宾在其"立场文件"中所提的用来支持其对黄岩岛主权主张的各种材料并不足以支持其关于自独立以来对黄岩岛行使了"有效占领和有效管辖"并由此获得该岛主权的主张。其中有些并非"以主权名义"从事的行为,而有些不能被用作支持其实施行为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自媒体时代、电商时代的快速发展,直播表演、直播带货成为互联网领域兴起的一种新风尚.而同时,与直播相关的各种纠纷也随之而来.不久前,凤阳一"美女主播"就因草率签约、毁约的行为被某演艺公司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8.
反向假冒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之  白洪娟 《知识产权》2004,14(1):36-39
自1994年"枫叶"诉"鳄鱼"案以来,反向假冒问题引起了长期争议.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否定者占据了上风.1在已有的司法审判中反向假冒行为有的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有的被认定为商标侵权.2这些实践在2001年<商标法>修改时得到了反映,该法第52条中明确规定反向假冒属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3  相似文献   

9.
近来,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正在草拟全市家政合同,没想到,合同中一条"不得安排保姆与异性成年人同居一室"的条款,被安上了"禁止保姆陪睡"的名义而引发社会关注和争议. 作为民间性质的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是否有能力禁止保姆和雇主同居一室的行为,成为争议的焦点."同居"保姆也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0.
接连几起酒后驾车导致的血案,引发了一场全国性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行为"专项行动.基于官员身份的特殊性,"如何处置醉驾官员"自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广州市番禺某镇的纪委书记梁某被查时称"醉驾是工作需要".据调查发现,梁某8月19日晚被查,然而事发当晚梁某并未被拘,次日上午还照常上班.番禺警方解释称等验血结果出来后再拘并无不妥,公众则质疑"这样做会给醉驾者逃脱惩处的机会".(8月23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11.
最近,接连出现两例伤医事件. 一例是某医院急诊室发生了患者家属挟持医生欲将其押至死亡病人面前下跪事件.死去的病人是因在外追债被人捅伤后送进医院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在对病人抢救的时候,家属是这么说的:"如果这个病人救活了,我给你们医护人员跪拜;如果这个病人死了,你们所有医护人员都不用活了."该院急诊科因此"伤医"事件宣布停诊一天.  相似文献   

12.
从个人隐私权与信息权被列入民法典"人格权编",到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出炉,从抖音与微信读书的侵犯用户信息权,到旷视科技等人脸识别公司被推至舆论焦点,再到"戴头盔看房"行为被推上热搜个人信息保护在2020年受到的关注和取得的进步,值得被我们深深记住。  相似文献   

13.
正碰上急救病人,医院全力去抢救,可是命救回了,医疗费却找不到人来承担……曾经,这个令每家医院都头疼的事情,如今有了"答案"——"应急救助基金"来"埋单"。日前,河南省出台《河南省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办法》,规定救助对象为"三无"病人、五保户或贫困病人。尽管医疗行为常常被赋予"公益"属性,但医院毕竟不是慈善部门,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盈利"机构。任由医院长期为"无主"病人的急救付费,不仅会挫伤医疗机构主动救死扶伤的积极性,也势必影响到医院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无助特困群体患者的健康权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李国炜  林禹鸿 《证据科学》2003,10(2):100-101
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由于医学的高难复杂性和局限性,医疗行为具有"双重效应",使得在医疗过程中经常发生对病人不利的结果;同时,由于病人对医疗价值的过高期望,往往造成医疗纠纷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15.
陈世伟 《河北法学》2007,25(5):49-55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中"最黑暗而混乱"的"绝望"之章.由于共同犯罪行为理论存在着根本缺陷,因此现有共同犯罪理论不仅未能克服其自身的理论缺陷,而且对于实践中的新问题也显得力不从心.现有共同犯罪理论的根本出路就在于重新科学认识和揭示出行为的本质特征.行为并不仅仅止于行为人的身体动静而是必须利用各种客观存在的条件.同理,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人也总是将其他行为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所利用的客观条件.因此,共同犯罪行为并不是"行为的一个部分"而是符合犯罪构成(或者构成要件)、互为条件且相互独立的行为;共同犯罪也不是一罪而是数罪.  相似文献   

16.
被害人对欺诈行为及事项表示怀疑时能否认定为陷入认识错误是诈骗罪中的一个疑难问题.传统见解持肯定态度,但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被害人解释学是主要适用于刑法分则中"行为人-被害人"关联型犯罪的一种限缩性刑法解释原理,它基于法益保护原则与刑法的最后手段原则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而被提出;其在该问题上所持的否定态度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值得我国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加以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反洗钱工作涉及国家重大利益,事关经济金融安全.《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确"自洗钱"行为独立构成犯罪,对洗钱罪的修改是立法机关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视和回应,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自洗钱"行为,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上游犯罪之后,对违法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进行"清洗"以使之合法化的行为.记者注意到,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最近审结的"秦火火"网络犯罪案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涉及的诽谤罪、寻衅滋事罪都存在着相当的争议。就诽谤罪而言,"秦火火"的网络造谣行为的主观心理是出于故意,其有着捏造事实的行为,且属于网络诽谤司法解释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从寻衅滋事罪而论,本案中的网络环境应被定义为公共场所,且"秦火火"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关于网络诽谤犯罪的立法应当完善,将网络诽谤犯罪在一定条件下归入公诉罪较为妥当。对"虚假信息"应做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19.
看病就医关乎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所以,因其诊疗过程所发生的事故,理所当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我们几乎可以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或听到有关医疗事故的报道,甚至有些医疗事故就发生在我们的亲朋好友身上,正如一个游戏中所说的:"病人到这里来看病实际上是在冒险".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是:由于种种原因,医疗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呈上升趋势,有些医疗事故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20.
最近由于"郭美美事件",中国红十字会被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其他官方慈善机构也由此受到老百姓尤其是媒体和网友的关注,一时间,对于中国慈善机构的言论在各种场合沸腾,公众对中国官方慈善机构的信任引发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