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观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范畴 ,包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限于本文篇幅 ,只能就以下四个方面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比较 :一、所处时代不同决定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社会主义观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 19世纪的西欧 ,当时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占据统治地位 ,以大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工场手工业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1836年至 184 8年英国宪章运动 ,184 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这些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客观规律。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对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统治阶级总是通过构建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体系,维护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在还没有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之前,这些规律必然发生作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也需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那么这些意识形态的规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必须自觉加以运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运用意识形态生成、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原理,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间,文事论争层出不穷,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刘炎生先生著的《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就梳理出了现代文学三十年间共九十余次文学论争,由此可见新文学文坛文事论争发生的密度。而作家间的论争总是需要由头,或者说是导火线。在笔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中共中央党校王仲清教授在中央档案馆发现的1942年4月8日毛泽东修改批准的中央党校政治学习计划后.所写的学习笔记.全文原载《中央党校通讯》,现征得作者的同意,本刊转载其中的部分,以供党校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许苏民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是通过批判地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中国观,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科学地发展的产物。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继承了以下关于中国的观点:1、行政机关是否干预经济运...  相似文献   

6.
闵雪  薛忠义 《求实》2012,(7):4-8
廉政是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政治崇高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无产阶级解放学说、构想人类美好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对廉政问题做了深刻论述,形成了廉政的基本思想:廉政的根基是公有制度,政治保障是民主政治,表现形式是公平正义,基本措施是建立廉价政府,基本方法是政治公开。马克思恩格斯廉政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廉政建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对于当前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养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高度赞扬了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充分肯定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学习列宁攻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精神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强的毅力、刻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是列宁攻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成功之处 ,也是我们今天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需要借鉴的经验。本文从分析列宁攻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成功经验入手 ,提出了今天党员干部如何加强学习并善于学习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思格斯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揭示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大趋势,晚年又探索了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问题,这些思想是他们资本主义观科学性的体现。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估计过低,对未来社会的一些设想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抽象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能性,这是他们资本主义观局限性的体现。无论是其科学性或局限性,都对后世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及其被压迫民族解放的科学,它包括社会主义革命论和社会主义建设论上、下篇。对于上篇,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有理论,而且有实践,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没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于下篇,马克思恩格斯只有原则设想,没有实践,因之,这些设想属于理论的观念形态,它的正确与否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不能对其教条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充满着艰辛的斗争,其著作中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斗争精神。从斗争概念的界定出发,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分析,从斗争的内容、形式、特点及斗争策略的原则四个方面探究马克思恩格斯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并提出新时代马克思恩格斯斗争精神的现实意义。在新时代发扬马克思恩格斯斗争精神应该把在斗争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首要前提、科学理论指导作为行动指南、经济技术发展作为物质保障、增强斗争本领作为永恒命题、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黄杰 《唯实》2012,(12):83-87
家庭、民族和民族国家是人类社会三个稳定的群居形式。而民族国家是近代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其他地区通过民族独立运动、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它构成了当今世界体系的基础。共同的认同感、国家主权和公民权利,是民族国家最重要的特征。国家政权建设是现代化过程中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制度与文化整合措施、活动及过程,其基本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合理化的、能对社会与全体民众进行有效动员与监控的政府或政权体系。具体为三个过程,即国家主权的建立过程、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渗透过程以及国家公民权利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13.
吴薇 《支部生活》2004,(9):26-27
不久前,以高票当选文山县马塘镇法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戴炳荣对笔者说,他之所以能得到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民情笔记”功不可没。戴炳荣从1996年担任法克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民情笔记”已经记了满满12本。这些“民情笔记”记录着法克村发展变化的历程,也展现了戴炳荣那颗爱民、为民、富民的共产党员之心。  相似文献   

14.
薛俊强 《探索》2006,4(3):170-176
当前学界兴起一股用"差异"、"对立"、"还原"的方法来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理论思潮,这一思潮无疑是有意割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本文对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进行讨论,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不存在本质的差异,他们的哲学思想是同一中的"差异".澄清这一点,对于当前正确认识、评价和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总结人类历史之过去、审视历史之当下,指明了历史之未来的发展方向。贯穿其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遵循一个不断进步的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必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必然性理论,通过采用“合力论”的分析方式,克服了思辨哲学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庸俗马克思主义”的片面性认识。进一步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必然性理论,有力地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把历史看成一个无主体的偶然结果的错误论断,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不断积蓄起新征程上奋斗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天禄 《学习论坛》2002,(10):27-29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提出了全球化的思想。认为全球化是以商品经济规律为基础 ,以生产力发展为动力的 ;它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具有客观性、掠夺性、集中性、统一性和国际性等特点 ;全球化主要包括物质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 ,以及精神生产和产品的全球化 ;其进程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 ;其前景是共产主义在全人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利益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正是基于对利益问题的深刻探析,马克思恩格斯建构了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典文本的梳理,可以得知,马克思恩格斯的利益思想包括物质利益论、阶级利益论、利益矛盾论和全人类共同利益论。  相似文献   

18.
尺度或标准问题是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收入分配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收入分配尺度思想。今天应在多维解读的基础上着重从立场、观点和方法上来把握他们关于收入分配尺度思想。这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创新分配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自律观。他们的自律观对前人的自律思想进行了扬弃,二人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将自律建立在现实的社会基础之上,并注重自律和他律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使主体在自律的过程中显现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公平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产生的。它作为一种主观价值评判,是对现存经济关系的反映。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必须从根本上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同时,公平的实现需要发挥社会调剂功能。在当今中国,公平观应该而且必须与我国现实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它的科学性合理性依赖于制度的建设和法规的完善,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原则去研究分析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