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精心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作为直接与基层农村打交道的县级人民政府,更应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抓住关键,积极主动地为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创造条件。在此,本人结合襄垣县的实际,借鉴外地一些成功的探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当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所谓农业产业化,简单说就是依据本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的大力推进,必将大大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王岳 《理论导刊》2000,(2):20-22
省委党校第二十期县委书记县长进修班学员,最近对陕西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涵义与内容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系列化,是把一个农产品升格为一个系列,使农业成为包括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产业系列。其基本内容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经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  相似文献   

4.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是区别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的一种新机制。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从本地资源和基础条件出发,确立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通过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新格局。推进农业产业化,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  相似文献   

5.
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要求我们在农业中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方式。按照一体化经营的原则组织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对涉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关产业部门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形成一个集农科教、产加销、贸工农为一体的产业实体或经济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均沾。这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什么是龙头企业所谓“龙头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企业,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在生产形式上实行专业化;二是在经营体制上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三是具有一定的联系和带动作用。为了追求规模化经营与利润最大化,他们把周边的农民组织起来,成为企业的生产者。这样便将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生产的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形成包括生产、加工和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农民成为产加销整个产业链条上平均利润的分享者。农民和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联,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农业产业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地方对农业产业化这个名词还颇感陌生的时候,安徽省来安县以大蒜、茭自、地瓜、蔺草、反季蔬菜、蚕桑、板鸭、特种水产等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初具雏形。一批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的“龙头企业”应运而生。约70%的农民加入了“特色农业”的生产行列,并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新格局。约1/5的农产品通过贸工农一体化实现增值,年销售额增亿元,经济效益比初级产品出售成倍增长。去年和今年,一些农业开发项目搞得好的村队,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在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甘玉昆 《求知》2001,(8):26-28
思考之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首先,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推动力。搞好结构调整,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信阳行(下)     
“公司加农户”是信阳的新语汇,我还是初次听说.经过用实例解释,我才明白,这是一种以某一支柱产业为基础,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11.
亳州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神医华佗和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诞生之地,这里是驰名中外的“药都酒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兴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家以农业产业化为经营思路的民营企业,崛起在这汤都废墟之上,耸立在安徽省西北部。七年的风雨成长,兴邦由原来注册资金5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年销售额突破8亿元的中药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生产科技化的企业集团。从农村进入城市,从保健到食用,从国内到国际,兴邦逐步形成了集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精心打造新农村新型产业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此称虽然各地叫法不一,理论界也曾有不尽相同的看法,但对待以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为共同特征的、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类似实践,大家的认识是趋同的,一致称好的。这种经营形式能够有效地引导千万农户进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并实现农业资源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走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本刊就此将进行深入探讨,现发表一组短文,仅做开篇。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农业产业化开始于20世纪初期,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农业产业化大格局已全面形成.其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对于农业大省的河南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九十年代以来 ,农业产业化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 ,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农业产业化不仅作为农民群众自发创造的经营方式 ,更是作为世纪之交发展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确定下来。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还相当大。从整体水平看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还处在初级阶段。第一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表现之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化。①龙头企…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为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大量涌现,在农村形成了一批以产业龙头为支撑,跨地域和行业、产供销相衔接的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化经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在产业化经营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率先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山东潍坊,面对“入世”的挑战,正从农业产业化,大步走向农业经济国际化。用潍坊市委书记曹学成的话说就是:以全球经济的视野,不断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构筑农业开放与发展新格局,加快潍坊经济融于世界经济的进程。   现在,每年有 500多种农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走向国际市场,年出口创汇达 4 13亿美元。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肉鸡、肉鸭、蔬菜、色素出口生产基地,有的农产品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转向国际化经营, 70%的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连接,不出家门就进…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千家万户组成的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龙头载体为依托,形成农工商有机结合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的经营组织和经营方式。本文分析了山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发展,提出了加快四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化和集约化经营模式彭岳朱春青王建才梁鑫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农业市场化和集约化经营模式,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基本方向。“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市场”是农业产业化最普遍、最一般、最典型的组织...  相似文献   

20.
从一些地方近年来的实践看,选用农业产业化这种经营体制,对于解决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矛盾,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于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引导分散经营的农户进入市场.在我国农村,95%以上的农户是实行分散的家庭经营.这种经营格局,一方面使生产不能形成规模和产品的批量物流,农民难以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