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莉 《学理论》2009,(18):1-2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不仅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结构和发展规律提供了一种理论武器,而且直接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该文主要从理论基础、研究预设、知识完整性三个方面论述唯物史观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27)
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基本内核是由其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与当时流行的甚至占统治地位的各种思想理论激烈论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对于认识和解决社会思潮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后唯物史观是新提出来的概念,其科学内涵需要进一步揭示和论证.后唯物史观从何开启生命历程,涉及对其内涵如何把握.将马克思恩格斯和开创苏联的列宁之间这一段,界定为后唯物史观起点时期,这期间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外,所有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传播、宣传教育及应用作出努力和贡献者,都被称之为后唯物史观先驱.对后唯物史观先驱者的研究,应在前苏联基础上或利用其成果更扎实地做好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鲜明而集中地反映了历史唯物论的思想精华,创造性地运用和内在地体现了科学的生产力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主体论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政治有"主要的决定的"反作用问题从理论、历史和文献角度进行了考察,认为毛泽东的提法同马克思恩格斯一致并有发展。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个提法遭到冷淡、曲解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只有全面坚持唯物史观,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研究要发展、要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社会科学的“科学”属性,决定着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生产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社会科学研究要适应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社会化”是必然的路径与选择。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把人的存在和发展视为一切社会历史存在的前提和价值尺度,高度关注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它从满足需要的特殊方式出发,揭示了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坚持从主客体的互动关系中把握人性的生成和发展规律,阐明了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和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末马克思去世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面临各种反动曲解的思潮,在这样的复杂社会环境下,恩格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种种挑战进行了批判,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9.
郭文慧 《学理论》2012,(14):35-36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一个过程。大致经历了抛弃唯心史观、探索新历史观、形成唯物史观三个阶段。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为,使唯物主义原则由自然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其实践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承认历史、联系历史、继承历史。  相似文献   

10.
李明 《理论探索》2014,(2):54-56
唯物史观是打开历史之谜的一把金钥匙,将贯彻群众路线置于唯物史观视域下进行深入考察可以发现:贯彻群众路线应坚持唯物史观,因为坚持唯物史观可以提升贯彻群众路线的境界,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效果,正视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出更多更好的贯彻群众路线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朱伟方 《学理论》2009,(20):106-107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唯物史观,突出了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贯彻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有机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思想,文章扼要分析了这一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着重论述了它与几个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并且强调了它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最后指出所坚决反对的三个对立面。  相似文献   

13.
刘新敏 《学理论》2009,(27):88-89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最伟大的思想成果之一,有着宽广的研究领域和深刻的价值意义。人类作为历史的主体,其价值追求伴随和推动着历史的生成和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历史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每一发展的脚步都有人类需要的烙印,这就是历史的价值所在。本文先简略论述了唯物史观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为解决西方传统历史哲学而应运而生;然后对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历史分期理论的价值向度即横纵两方面分别作以静态研究和动态考察。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农村人口流动家庭化现象,是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形成的。农村人口流动的家庭化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农村人口流动家庭化现象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在唯物史观视域下探析农村人口流动家庭化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韩丽君 《理论探讨》2001,13(2):33-34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开始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唯心主义实质及其保守性 ,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 :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 ,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观的萌芽 ,是唯物史观创立形成的开端 ,同时它也表明马克思哲学思想一开始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而不是一般唯物主义。据此我们有理由把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确认为其唯物史观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是否具有当代价值的问题,实际是它能否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理论需求和实践要求的问题.当代人类实践和理论活动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以及相关问题,仍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域".这是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内在根据.唯物史现在世界观、方法论和开放的系统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世界观层面的价值,主要是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规律性、整体性问题的反思和总结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精神.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价值来自于理论本身.方法论是基于世界观基础上形成的观察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态度、尺度和原则.唯物史观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它的理论内容和理论视野是开放的,从而具有不断完善、自我更新和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1)
普列汉诺夫作为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是继马克思和恩格斯晚年之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有极大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特别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例如在社会意识学说方面、"五项因素公式"的提出方面以及关于地理环境学说方面等都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创造了很大的社会价值。不仅是在俄国,甚至在当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普列汉诺夫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敦鹏 《理论探讨》2006,1(3):63-65
唯物史观把历史客观性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性,基本矛盾运动是通过科学发展及其运用得以实现的。科学转化为生产力必然要选择更具社会性的生产要素作为其载体,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同时也是资本强化社会性和劳动走向片面性的过程,劳动对资本的依附是科学发挥选择作用的必然结果。理解马克思分析问题的基本原理,对认识信息时代新型劳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和理论主张,既是对“人类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又是对“历史必然目的”的理论澄明,持有对资本主义道德的批判精神和以人民解放、自由和发展为旨趣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揭示了道德与经济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强调道德的实践能动作用,把人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道德标志。唯物史观与道德观的内在融合启示我们,对社会进步的总体评价包含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两个基本方面,这样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才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社会进步不应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求知》2012,(7):47-47
张晶在2012年第1期《现代传媒》撰文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个人功利目的为诱因的浮躁与重复,致使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水平明显下降。我国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教学与科研人员数量极为庞大,其中数量最多的还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兼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