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色起义     
黄馨可 《当代广西》2011,(20):32-33
百色起义是我们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壮举,5000多名红军将士和无数革命群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这场革命斗争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6,(2)
红军长征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排除了根据地存在的严重危机,为党中央把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任务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使陕甘革命根据地发展扩大为巩固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为实现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以抗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蓝蔚锽 《传承》2013,(8):22-23
韦拔群把依靠群众放在首位,不断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他以身作则,一家十八口人参加革命并壮烈牺牲。他的精神赢得了河池人民对党和红军的真心拥戴。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两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无不依托于人  相似文献   

4.
长征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为五方面: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胜利,奠定了根本的组织保障;巩固和发展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革命新高潮的掀起、抗日战争全面开展和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大本营;沿途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为后来党能迅速解放广大西南西北地方,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产生了长征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宝贵精神品质,为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所应具备的精神力量,注入了不可或缺的元素;考验和锻炼了党和红军,保留了党和红军的骨干,为党和红军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接受更大的考验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红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6.
罗基富 《传承》2014,(11):8-10
湘江战役是胜还是败,这在史学界仍存在争议。从湘江战役的作战目的和结果来看,红军在湘江战役中应该是胜利的,而不是打了败仗。理由是党中央政治部的政治动员令目的就是胜利过湘江,胜利渡过湘江开辟了今后的发展前途。红军将士回忆湘江战役的胜利,红军以少胜多确保中央和军委顺利过江,按毛泽东论长征的胜败推断湘江战役是胜利的。  相似文献   

7.
长征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实际上则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在红军长征中,先后有红六军团和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两支队伍途经广西桂北地区。在一些党史军史书刊中,对红军长征与红军长征过广西的记述中有诸多误述,需要加以考析订正。红军长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红军过广西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长征的伟大胜利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与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四年,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诞生)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中国革命有了转机.不幸一九二五年孙中山逝世.一九二七年四月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革命政策,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革命遭到失败.是年八月一日,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领导了南昌起义.九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村领导秋收起义,十月率领起义部队上了江西的井冈山.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人民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到一九三○年,这个中央根据地已发展到包括闽西赣南二十一个县,面积达五万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五十万.与此同时,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不少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蒋介石调集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先后四次都被红军所粉碎.一九三三年十月,蒋介石纠集百万军队实行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导致军事上的失败,最后不得不实行战略大转移——万里长征.另外,当时日本已入侵中国,亦需北上抗日,所以红军主力十万人(即第一方面军)于一九三四年十月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从江西瑞金、雩都,福建长汀开始长征.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炀绞ち宋奘枘严兆?终于打破了占压倒优势的敌军的围追阻截,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当地的一支红军会合,前后历时一年,经十一省,行程共计两万五千里.第二、第四方面军也先后经过长征转战到陕北.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长征的胜利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新局面,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后又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精神,今天仍激励着中国人民进行“新的长征”——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最近,本刊派出记者沿着红军的足迹,进行实地采访.他们跋山涉水,寻访了许多历史遗?屠虾炀?也亲见了这些地区面貌的变化,写了一系列报道,总名为《长征路上》,从本期起开始刊载.  相似文献   

9.
工农红军进行长征从1934年8月起,中国工农红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进行战略转移,这次行动就是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继红六军团从湘赣根据地出发后,未能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长征初期,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严重影响,红军伤亡惨重。遵义会议召开以后,红军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不断取得胜利。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3月,红四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领导右江地区各族人民举行了震撼南疆的百色起义,缔造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创建了当时全国瞩目的右江革命根据地。可以说,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是邓小平理论(包括建党思想理论)的发祥。百色起义的胜利,红七军的诞生,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土地革  相似文献   

11.
1935年5月,中国红军开始西征,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对于巩固和发展陕甘根据地,保障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拯救民族的危亡,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  相似文献   

12.
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攻克江西寻乌县城,在此驻扎一个月。针对红军中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时任红四军党代表的毛泽东决心下大力气纠正此种现象,以充分发动群众,加强根据地建设,为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从井冈山进入江西南部,开辟了赣南根据地。3月至12月,红四军三度进入福建西部,开辟了闽西根据地。1931年9月中旬,红军取得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三次“围剿”的胜利,遂使赣南和闽西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11月7日至20日,全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63人当选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为主席。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4.
百年·记忆     
《小康》2021,(13)
正【1930】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党的六大以后的两年间,党中央加强了对各地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作的领导,使工作获得巨大发展。到1930年3月,全国红军已有13个军、6.2万多人。在毛泽东等领导的赣西南、闽西根据地以外,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还有湘鄂西、鄂豫皖、  相似文献   

15.
杜学文 《前进》2012,(10):51-52
红军东征是中国革命史中十分重要的事件,是决定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生死存亡和战略方向的关键举措,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电视连续剧《红军东征》比较全面地叙述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面临的战略抉择、党中央的高瞻远瞩,以及红军渡河进入山西后纵横驰骋、英勇杀敌、组织发动群众、播撒革命火种、推动全民抗战的史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段光辉的革命历史.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汇合,结束了一年之久的战略转移.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危亡时刻.  相似文献   

16.
俄界会议是中共中央在党和红军面临内外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进一步确立红军长征方向和落脚点,揭露和批判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实施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整编,调整红军作战的战略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重要的决策。这对于党和红军摆脱风险化解危机,最终取得长征胜利和完成战略大转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琼崖革命精神以其"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而闻名于世。它既是过去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也是推动海南改革、建设、发展和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的精神指引,这种精神历久弥新,鼓舞和激励海南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弘扬琼崖革命精神,坚定自贸港建设必胜信心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国革命动力的精神源泉。琼崖革命历经几起几落,革命的红旗之所以始终不倒,靠的就是琼崖共产党人对党与人民的事业抱着无限忠诚。1928年,国民党开始对琼崖苏区和红军第一次"围剿",琼崖红军以1400余人的兵力奋起抵抗,誓死保卫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8.
郭军宁 《同舟共进》2009,(12):47-48
井冈山是革命圣地,中国革命的摇篮。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分别率领的红军队伍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从而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始终伴随着围剿与反围剿的战争。朱德在捍卫井冈山根据地的严酷战争中居功至伟,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60周年了,在这次史无前例的征战中,叶剑英以其赤胆忠心和大智大勇,为红军长征的胜利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长征前夕,为保护革命骨干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在博古、李德等错误领导下接连失利。为了摆脱不利的局面,1934年5月间,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设想,准备将红军主力撤离中央根据地,其准备工  相似文献   

20.
行龙 《前进》2005,(7):7-9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整整一个甲子的6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雪洗近代中国总是败于日本的耻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历史不该忘记,也不会忘记,在国土沦陷、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起了一个个抗日民主根据地,胜利地进行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