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群众法律意识的觉醒和对法律法规的认知提升.群众维权意识逐步提高.直接推动了群众的维权行动。然而群众在维护权益时却忽视各种义务,出现了违法维权现象。群众维权意识重于守法意识.必然对检察工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权益维护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消费者权益案例的具体实践,就如何界定消费者权益、当前维权制度的缺陷及如何完善法律维权措施提出见解,以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给环境维权意识下了定义,明确了其确切的含义,分析了居民环境维权意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抽取北京市三个社区,对社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居民环境维权意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现在居民环境维权意识还有待提高,政府应该在其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社区教育作为政府大力倡导的一种教育模式,可以在提升居民环境维权意识方面有所作为,因此提出以社区教育为切入点来提升居民的环境维权意识,对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在教育形式上要多样化,教育内容上要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进行有力保护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比较薄弱,应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维权保护机制、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加强监管等。  相似文献   

5.
向消费者适度倾斜应成为我国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灵魂.新《消法》在关注契约自由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契约正义和公平价值.监管者要树立规范与发展并重的新思维,完善消费维权的行政保护体制.要拓宽新《消法》的调整范围.要提升经营者的失信成本,降低其失信收益,提升消费者的维权收益,降低其维权成本.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16,(6):30-31
价格监督机构要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李金柱副主任说:从青岛天价大虾、哈尔滨天价鱼实践中总结教训.价格监督检查机构要有对天价商品或服务的监督义务,严厉打击漫天要价行为;商家要向价格主管部门报备“天价”的原因,并在商店内显著位置向消费者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在以上两条都已得到履行前提下,消费者的自愿消费行为应自行承担相应的责任、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理性和成熟,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事先问价,留好证据,减少消费侵权事件的发生、增加消费者义务,避免过度维权等讹诈行为出现.工商部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还要引导消费者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让消费者认识到维权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过度维权行为不但会增加维权成本,且难以得到法律的支持,在诉讼失败之后还将支付高额的诉讼成本,从而避免过度维权现象的发生,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7.
在消费者与经营者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时,消费者以遭受损害为由,以通过媒体曝光或者以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相要挟,向商家提出天价索赔的现象屡有发生。司法实践中,有些司法机关将此类行为定性为“维权过度”,不作为犯罪处理;也有的司法机关将其作为敲诈勒索罪追究刑事责任。理论界也有不同观点的争鸣,无罪论者认为对“维权过度”行为定罪违背了刑法的谦抑性,损害了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有罪论者则认为,消费者非理性维权,侵犯了经营者的合法财产权,破坏了法律秩序,应当作为犯罪处理。考察域外立法及司法对此类行为的认定,对维权过度型敲诈勒索行为进行分类甄别,区别不同情形做出处理,以期切实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刑事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虽然已经过去,但是作为消费者,维权的意识是永远不能放弃的。本期权益纷争栏目为大家推出两个维权案例:一个是代理商状告总公司,一个是企业向打工仔索赔巨款。大家可以看到,在消费时代里,无论是打工仔,还是企业老板,都应该举起维权的大旗。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天波在中央电视台发布了2013年消费者维权年主题—让消费者更有力量。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权成为实现这一主题的坚强后盾。为此,本刊选取10起消费者维权司法案例,邀请最高人民法院专门负责消费者维权审判工作的张进先法官对案件的审理思路和意义进行解读并点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全面体现了人民法院审理消费者维权案件秉持的支持依法维权、提倡理性维权、抑制过度维权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完善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体系既由农民消费者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也是严峻现实的需要。这需要在观念层面上,强化农民的权利意识与法律意识,达到"以法抗争",实现依法自我维权;在制度层面上,完善或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切实实行国家法制保障。而强化行政机关对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改进司法机关对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则是重点,当然也应积极倡导社会力量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对于消费领域的过度维权行为是否超出了“社会相当性”而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刑法理论与审判实务围绕着维权依据、索赔数额、维权手段展开了争论。刑法理论上,持违法一元论的论者更多地强调维权行为有民法上的依据,基于民法依存模式而主张限制敲诈勒索罪的认定。持违法相对论的论者,更强调秩序维持模式而主张扩张敲诈勒索罪的认定。审判实务并没有完全贯彻某一种理论,行为人是否具有维权依据是认定敲诈勒索罪的关键要素,索赔数额是否合理在认定犯罪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维权手段的不法程度在认定敲诈勒索罪中处于次要作用。行为是否超出了“社会相当性”而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应考虑公众法治观念、维权的规范意识、权利保护与救济的现状等,而非简单的公式化考量。法治的文明亦要求权利行使的规范化,因此应适度扩张过度维权的入罪范围。  相似文献   

12.
网络消费者法律维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在现实中无法享受到的快捷和廉价。但由于网络消费本身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我们必须加强立法,加大执法,提高消费者的自我维权意识,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13.
本文案例启示:“维权过度”与敲诈勒索的界限是一个民刑分界的模糊地带.也是司法实践中令人困惑的难题。消费者借维权之名实施敲诈勒索,侵犯了经营者的财产权,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从刑法的谦抑性、保护消费者维权积极性和发挥刑法教育机能的角度出发.不宜一概追究刑事责任。针对维权过度型敲诈勒索的惩处应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分类甄别,宽严适度,以有效保障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程振东 《政府法制》2011,(23):45-45
近年来,山西省永济市工商局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局提出的“三消”合作及“三消”联动工作机制的要求,在强化消费维权工作中,实施了消保机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下称12315中心)、消费者协会三个机构联合维权的“三消”联动工作机制,创建了及时受理、快速反应、依法查处的消费维权绿色通道,营造了公众参与、广泛监督、诚信自律的消费维权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5.
罗宝 《江淮法治》2009,(13):28-29
如今,滁州市很多农民在购买种子、化肥时,都习惯到维权站打听一下,什么品牌好,哪些有质量保证,也会向经营者索要发票、信誉卡等购物凭证,并留存商品样品和外包装,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有证据在手。农民维权意识的提高,得益于该市工商部门长期在农村开展普法教育,形成了工商人员依法行政、农民消费者依法维权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 WTO 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已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方面,国家正逐步加强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却值得人们关注。2002年1月,武汉野生动物森林公园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090元,到2001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增加到6860元和2336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97年的46.4%和55%下降到37.9%和47.7%。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消费质量年年提高。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持续不断的宣传和普及,消费者维权意识大大提升。1994年,全国消费者  相似文献   

18.
消费潜规则的日益横行,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规制消费潜规则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不利于消费者维权,对此应进一步完善该法,铲除消费潜规则存在的"土壤"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正毋庸讳言,当前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过高,极大阻碍消费者维权热情,导致消费纠纷出现恶性循环,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消费维权过程中,消费者面临取证难、投诉难、鉴定难、诉讼难、赔偿难等诸多问题。正如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教授所说,消费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维权比较困难,维权成本高,有的时候"为了追回一只鸡,必须杀掉一头牛"。  相似文献   

20.
李加坤 《法制与社会》2010,(22):296-296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商品社会的到来,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在当今社会屡屡遭受商品缺陷带来的损失而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本文从我国消费者维权现况出发,对现存的消费者保护问题做了深入细致分析,并提出了企业应该设立消费者保障基金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