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民工撑起一片蓝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度中国十大法治人物中最大的亮点,当数500民工这一群体,他们通过法律途径,拿到了拖欠一年之久的血汗钱,成为将法律援助引进建筑行业处理拖欠民工工资第一案的当事人,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的是北京天钰衡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古美荣,一位曾经获得全国和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称号的律师,她的义举,让处于社会底层的民工感到了法律的公正。  相似文献   

2.
一个完善成熟的法律服务行业,应是一个以律师为主体、以其他专业法律服务为参与的全方位统一开放的、竞争有序的规范化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服务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完善,对中国的法制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多年来我国一直采取多种主体、多层次、又相互交错的法律服务制度,法律服务业的培育和划分不尽合理.同一市场,不同主体、不同规范、不同要求、不同责任,  相似文献   

3.
向泽选 《中国法律》2005,(6):18-19,76-78
刑事立案监督是检察机关对刑事立案主体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侦查,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刑事立案监督对保障侦查主体依法规范行使刑事案件立案权,减少和遏制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中国现行刑事立法确立的立案监督法律制度及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法律规避作为一种法律现象,不仅表现为一些守法主体之间对于某些违法行为造成后果的私了,还表现为守法主体与适法主体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式的法律规避,使得作为国家正式制度的法律处于一种虚置的地位,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行为人选择规避国家正式法律,从双方的角度来说都是理性选择、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一种正式法律制度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在一定的制度结构中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利益的需求,否则,就要被潜规则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精神损害赔偿”在中国司法领域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法律术语,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处理这类案件一般比较谨慎,适用范围比较狭窄且赔偿标准也比较低,有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已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而在英国,“精神损害赔偿”一词却在1989年黑斯罗案件发生之后成为妇孺皆知的法律术语,在立法和司法领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本文将就中国和英国有关精神损害赔偿主体资格的认定问题阐述一下个人见解。 从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看主体的认定 在中国的法律中,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定义界定为:精神损害赔偿是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6.
董玉鹏 《行政与法》2007,(12):142-146
机构投资者是近几年来中国证券投资领域逐渐引起重视的投资主体。本文以机构投资者为中心,通过对规制机构投资者的证券市场资本流入和流出法律制度的对比,揭示了我国证券投资领域的国际化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趋势不可避免;但是整个法律制度体系的配套建设,尤其是在针对不同投资主体、不同投资领域、不同位阶的法律制度整合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公司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商事法律制度之一。文章从立法概况、公司类型、设立公司的主体与程序、公司的解散程序、公司的组织机构等多角度分析了中国与越南的公司法律制度。文章认为,中国与越南两国的公司法律制度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中国的公司法律制度比越南要完善一些。  相似文献   

8.
论点辑要     
《中国审判》2009,(11):52-52
从主体上看,当下中国法学是学者主导型的。由于近代中国法学起源于学习、介绍、吸收西方法律制度与法治思想,也由于法学理论的生产者(主要是学者)无法直面中国社会,体察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因此,无论是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9.
辛堃  陈彬 《法治研究》2008,(4):14-18
民工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弱势群体,迫切需要保护其基本人权。但是,我国的劳工法律保障体系并不完善,现实法律资源供给不足,这严重制约着民工权益的实现。民工的基本人权,如生存权与发展权必须得到保障。权力强制干预和司法及时救济的法律原则必须贯彻到民工人权保障之中,而加强法律保护力度、增加政府介入强度、建立民工保障制度、改革程序立法方便民工维权是保障民工人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林华 《研究生法学》2009,24(1):59-72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是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建立的历史渊源,亦开启了世界宪政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但是在中国,国人对该案的认识似乎到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对该案的历史背景和案情已然相当熟悉,但对此案的马歇尔大法官的判决的法律逻辑却很少做清晰细致地分析与梳理。本文尝试着重新解读“马伯里诉麦迪逊”的法律论证逻辑,从美国宪法文本和欧洲宪政发展实践的角度,肤浅地分析法院并非是马歇尔大法官所论证的司法审查的当然主体,在世界范围内,司法审查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11.
论环境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中“公众”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公众参与法律制度已成为各国环境保护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是环境民主的体现,也是环境保护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制度。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对环境公众参与原则有明确的规定,但规定的却过于原则和抽象,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特别是环境公众参与主体的范围规定。本文主要对环境公众参与主体中的"公众"的范围和条件进行探讨,以期对其有一个确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研生产法律制度立法主体多元,调整对象广泛,法律关系复杂,具有行政法律属性、军事法律属性和民事法律属性。本文认为要以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为原则,制定和完善各项国防科研生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马荣昆 《中国律师》2013,(10):47-48
从遥远的“春城”昆明来到首都北京,也就3个小时的空中旅程。但是这3个小时开启了一段稍显疲惫却又难以忘怀的日子。刚接到参加培训的通知时,心中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涉外律师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全方位的素质,从而充分发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浩浩荡荡,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不断增强,法律服务在国际经贸合作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法律服务作为国际商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也是价值不菲的独特生产力。它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总体价值。法律服务可以预防和减少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保护商业主体应有的合法权益。中国法律服务业应该为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最新的农村土地制度之一。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却并不完善,本文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从法律层面探讨一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整个服务业面临着巨大的;中击,面临不可避免的挑战,作为服务业的成员——法律服务业,同样也需要调整,以适应发展的形势。经济上的发展和观念上的转变,使得需要提供法律服务的主体日益增多,法律服务行业也在迅速发展。面对市场大量的需要,法律服务亟需建立运作体系,以保证能够更好地促进法律服务行业的顺利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在法律解释中的位阶关系决定于法律解释权配置制度,即规定法律解释主体、权限、程序、方式和效力等问题的解释制度,形成我国特有的法律解释体制。司法解释权是法律解释权的一种,是法律解释权分配于司法机关形成的权力。不同主体作出的法律解释效力高低.与不同解释主体权力层级高低相关,也与解释主体在诉讼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庄案二审落下了帷幕,但对李庄案的评论却频见纸端.这说明了大家不单是在关注李庄案件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关注李庄案引发的法律制度问题。这一现象说明国人法治意识的增强,昭示了中国法治的新的又一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8.
就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来说,儒家法律思想无疑是其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它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理论基础,而且决定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性状和风貌。就西方传统法律文化来说,古希腊罗马史是西方政治法律思想的发源地,而其中的古希腊罗马自然法学家又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将他们两方的法律思想比较一下.对于我们认识中西法律文化的异同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朱波 《行政与法》2013,(3):28-31
法律文化是一个涉及面广泛、内涵丰富且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概念。本文尝试从中西方法律文化的比较出发,通过分析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得出结论:在中国法律现代化的进程中,借鉴和吸收西方的法律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法律文化因素,以避免水土不服。即只有从法律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和看待法律,才会更好地促进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及其对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律史的角度看,权利能力概念的产生其实是为了赋予团体以法律主体的地位。确立权利能力的标准,应当基于法律的规定或承认。我国未来民法典据此应当建立一个多元、开放的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