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我们在农村调查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工作中,发现一些地方在搞“村财乡管”,而且不少乡镇领导干部还把“村财乡管’作为一种新的村级财务管理“好经验”加以推广。“村财乡管”做法对否?笔者认为“村财乡管”只是一种非常措施,倘若超出特定的对象和范围,就会有许多弊端。我国的《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民法通则》规定:‘游动群众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或者非法…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马龙县在民主选举“村官”、实行村民自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对村委会直接选举工作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为弄清这些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笔者曾深入该县部分村民小组、村“两委”、乡(镇)和县民政部门,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淡、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式进行了调查。本文试就村委会直接选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作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但是 ,我们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 ,村民自治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对实行村民自治的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同志认为村民素质差 ,不能实行自治 ;有的民主意识不强 ,认为村官民选 ,村财民理 ,村事民管 ,会削弱基层党组织的领导 ;有的把宗教、家庭、派性问题对村民自治的影响看得过重 ,怕出乱子 ,影响经济发展 ;个别人思想偏激 ,认为“自治”就是“自由”,片面强调民主就是老百姓说了算 ,不要集中 ,不要法纪。2 .民主选举还不规范…  相似文献   

4.
时下,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力量,培养锻@年轻干部,各地推行机关年轻干部下派到村制度,共治下派干部冠以“官衔”,便由上级组织发文任命和主任或村副主任下派。笔者认为,这种作法实为1妥。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自宝首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由本村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凡涉及本村的重大事项都由村委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接受群众的民主监g。下派干部既不是该村村民,又不能对决策承担8壬,怎么能担当起村民委员会领导职务呢?(村委会经9法)(试行)第十九条规定:“驻在农村的机关、团…  相似文献   

5.
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关于做好全省第三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做好全省第三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已进行了两次全省性村委会换届选举。这项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通过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使全省村民自治进一步深化,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村委会组织法》和《河南省(村委会组…  相似文献   

6.
楚汉 《广东民政》2010,(1):58-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简称《村委会组织法》)1988年6月起开始试行,经过近11年的试验性实践,1998年11月经修订后的《村委会组织法》正式颁布施行。该法主旨是要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推进基层社会生活中的民主进程,让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建设。  相似文献   

7.
务再走好  庆阳市人大常委会邓世文撰文说,当前,在村民自治中,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所谓“两头热”,即:一头是从中央到省市县大力推行村民自治,提倡民主选举村委会成员,民主决策村中大事,民主管理日常村务,民主监督村委会工作;另一头是广大村民对村民自治热情高,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认为这是体现农民当家作主的好形式。所谓“中间冷”,是指乡镇有些领导和干部对村民自治存在顾虑,误认为实行村民解决村民自治就是“村民想干啥就干啥,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把村民自治同放任不管混淆起来;有的认为我国农村经济落后,村民的文化素…  相似文献   

8.
黎莲芬 《前沿》2011,(12):123-125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村民自治是民主选举的保障。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正式施行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已进行了7次以上村委会换届选举,对保障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政府对村委会选举干预过多、贿选现象严重、村民实际参与率不高是当前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定位,依法支持和保障村民行使选举的民主权利;通过立法把两办《通知》的精神明确化、具体化、制度化;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加强组织工作,保障每一个选民的参选权利等对策是改进和完善我国村委会选举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人大评议村委会工作有错位、越权之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二章第九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中,并没有评议村委会工作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中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延续了 2 0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解体 ,形成了“乡政村治”或“乡村分治”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由村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方式 ,在基层社会事务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依法行使民主自治权利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的民主进程 ,激发了农民群众的自主精神 ,使村成为充满政治活力的基层组织。但是 ,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民主实践 ,在其运作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必…  相似文献   

11.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是怎样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问题。《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正是这一精神的充分体现,是依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全面实行村民自治、极大地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重要法律保障。村民委员会,是各级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强化村委会自身的建设,把村委会建设好,对于团结、动员和带领广大村民搞好两个文明建设,促进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村委会组织法》的学习,我认为要把村委会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十分密切,既自成体系、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其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性质不同。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所强调的是基层民主和群众自治;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强调的是领导、服从关系。 2、依据不同。村委会执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它的设立、撤销和范围调整是根据村民居住情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的原则,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村…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深入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行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城乡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把实行村民自治的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是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四个民主”机制的形成和健康运行,并不可能依靠法律自动实现。由于种种原因,法律赋予村民的民主权力,在不少地方还没有真正落实。村民自治尽管是最基层组织的群众性自治,但也不是每个村民都在从事村务的管理。这种基层自治仍旧主要是以委托代理的形式交给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去管理。为了保证村务管理这种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作为农村社会的一项崭新的政治制度,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部有一个逐步认识、适应和调整的过程,村民自治制度本身也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从实践情况来看,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推动村民自治,当务之急是解决好三个突出问题。1、努力提高区(县)、乡(镇)、村干部的思想认识,处理好推进民主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关系。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全面推进村民自治,需要各级干部的共同努力,关键在区(县),责任在乡(镇),落实在村。可以说,大多数干部对村委会组织法是接受的、认同的,这是个前提条件。但也有一部分干部仍然留恋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套做法,习惯于行政干  相似文献   

16.
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体系中的基层政权组织,肩负着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令,决议命令,统筹管理辖区内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乡(镇)党委是农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对基层政权实现政治领导。而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一方面以村民居住自然区域为单元,协调管理村内公共事务。另一方面在乡(镇)政府和村民之间,上下沟通,传达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向乡(镇)政府反映村民的建议、意见和要求,支持和组织村民开发资源,发展生产。村党支部是农村社会政治生活的战斗保垒,…  相似文献   

17.
陆炳强 《当代广西》2008,(21):32-33
1980年初。新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在广西宜山县三岔公社(现属宜州市屏南乡)合寨村诞生。两年后,“村民委员会”这一组织形式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1988年6月1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全国开始试行,1998年11月4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稿正式颁布施行。由此,村民自治正式步入法制轨道,实现了从民主原则到公民行为的巨大跨越。这被称为中国内地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政治生活的最大变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村民自治制度,已成为当今中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批转〈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要求:“每个县都要选择几个或十几个村,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探索经验,树立典型。”村民自治,是村委会组织法的核心。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是推动村委会组织法深入贯彻的一个重要措施,对于加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缓解农村干群之间的矛盾,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谈些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村委会直选以来,大多数村委会都能自觉接受村支部的领导,行使职能,但是在村民自治问题上,有些地方的干部群众中仍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的认为“实行自治可以不要党支部”,有的认为“村民自治就是村委会说了算”等等。这些错误认识如不及时纠正,势必会影响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基础,必须从教育入手,牢固树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思想意识。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强化舆论宣传。在继续宣传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同时,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使广大农村干部充…  相似文献   

20.
4月6日至8日,民政部在河南省许昌市召开了“全国村民自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本刊记者就村民自治工作中的几个关系采访了有关部委的与会代表。一、正确处理好四个民主的关系顾金池(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各地的实践证明,村委会的工作千头万绪,只要抓住了这“四个民主”,村民自治就能够顺利实施。1、要依法搞好直接民主选举。村委会实行直接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特征,也是实行村民自治的前提。因此,就是要严格按照法律和法规,组织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