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编者按]"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世纪性难题,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结构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源是土地问题。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与农业经营体制、农民权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小康社会建设密不可分。2013  相似文献   

2.
今年,中央1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并首次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这是农村土地改革制度的首次突破,意味着土地制度改革迎来了历史性节点。激活土地这一农民最大资产,必将唤起沉睡的巨量资本,给农民、农村及相关产业带来无穷的想象力。今起,本报推出“聚焦新疆土地制度改革”系列报道,先将镜头对准土地确权后,新疆农民的生活改变;再让我们剖开一个横断面,描述特色农业的发展;最后拉近距离,透视农业现代化中先发展起来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黄素萍 《法治研究》2013,74(2):120-125
土地流转。意味着中国农业将改变几千年来精耕细作的传统,向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是我国的一项特色制度.是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的必然结果.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的客观要求.也是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措施。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有序地流转,对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稳定和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农民利益.必须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小产权房是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产物,关于其能否合法化争议很多.从推进农民自主城市化的角度小产权房合法化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能够突破城市化的单向性,打破高房价的瓶颈,统筹城乡发展.短期针对不同类型的小产权房应分类处理,长期应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和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  相似文献   

5.
成祥 《法制与社会》2013,(33):210-211
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已然不可逆转,农村改革中土地问题永远是一个无法绕开和回避的核心问题。征地进行建设成为各地的一项普遍重大工程。高楼大厦的兴建原本是城镇化的体现,高额的房价却把农民群体彻底抛弃了。农民指着生存的最起码的土地被征收征用,然而对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仍然是生存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命根子,一旦失去土地农民的后续生活能否得到保障,如何得到保障,值得深思。本文以设问的方式开题并贯穿,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着手,结合城镇化发展的浪潮,提出农村征地补偿制度发展的一些建议,以期能对我国城镇化浪潮下的农村征地补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袁斌 《法制与社会》2015,(5):207-20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但受现行法律和政策限制,我国农村产权还难以合法流转,闲置的农村住房及撂荒的土地日益增多,导致农村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大量“空心村”.农村产权流转必须突破错综复杂的产权、法律、政策和意识瓶颈,大胆进行制度创新,以此赋予农村和农民完整明晰的产权,逐步实现农村产权的自由流转.  相似文献   

7.
《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8,(3):F0002-F000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土地历来是农民维持生计的基础,土地制度也就成为中国基本的经济制度,同时它在中国的法律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制度效应,集体土地所有权还存在着种种弊端,直接影响了土地所有权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论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制度的优劣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甚至是政权的更迭,这些已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得到证实。而土地制度中以土地所有权最为重要,所有权主体的确定又是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前提和核心。但目前,我国的集体上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诸如“主体虚位、错位”等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使得现有土地制度既无法充分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又阻碍了农村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现有相关土地立法之不足 《民法通则》第74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  相似文献   

9.
李木子 《法制与经济》2010,(2):77-77,7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展,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土地征收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在当前形式下我国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土地征收制度的现状,对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法学刊》2020,(1):46-49
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土地承包经营权从政策规定衍生为法律制度,规定在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保护,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及长久发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集体所有权制度是在农民私人土地所有权基础上通过农业合作化形成的,其与城市土地的国家所有权平行存在的一种土地所有形式。这一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党的土地政策的变迁而逐步形成的,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制度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而且这些缺陷正日益成为关系着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在详细分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产生缺陷的表现和成因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构建一种"村民公有,政府监督"的新的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模式来弥补现有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农村合作金融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合作金融在我国经过长期发展成为了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增长方式从以前的传统的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农村合作金融能否健康发展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对农村合作金融进行有效的监管以促其健康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理 《河北法学》2011,29(6):33-40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是承载创新精神的一项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胆制度探索,但在现实中,其不仅与现有物权制度和商事制度存在诸多矛盾,而且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村社保体系尚不健全的背景下面临着经济和政策等现实风险,为了寻求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制度规范和渐进发展,需要在《公司法》之外,构建专门的《农业公司法》,在公司设立、公司退出、公司治理、农业保险等方面,做出不同于一般公司的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但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仍然存在着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投融资制度的制约,要加快我国农村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就必须创新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投融资制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客观要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基本条件,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在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位的情况下,在实践这一举措时必须注意一系列相关问题,以免产生负面效应,从而保证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维系农民的正当权益。文章分析了土地流转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17.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制度问题。而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土地所有权问题。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特别是土地产权问题关系到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全局。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原因,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入手,试图阐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并尝试对农村土地产权问题的具体实行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05,(7):4-6
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后,合作医疗能否恢复?医疗保险是否可行?什么是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人口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能享受到的医疗保障已经降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似乎已成为一个关乎国民素质,国民待遇,关乎公正,公平原则能否体现的问题。关乎和谐社会能否构建,社会稳定,发展能否继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视野下机动地缓和人地矛盾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杨  王丹 《法制与社会》2011,(33):114-115
土地作为农业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农村存在的必要条件。然而土地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地矛盾就会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从农村现实出发,尤其是对农村的新增人口分不到土地给予了特别关注,进而去寻找解决人地矛盾的办法,从而去缓和人地矛盾使得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宅基地使用权”评释 评《物权法草案》第十三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岩 《中外法学》2006,(1):86-91
<正>引物权制度是民法中体现本土性的一个领域,我国物权起草工作再一次验证了这一点。"宅基地使用权"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在中国土地政策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固有制度",因此,物权法起草过程中,有关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本质上首先涉及到法律政策,其次才涉及到立法起草的技术。实际上,整个物权法起草过程中涉及土地制度都必然受到国家土地政策的限制。从这一个角度出发,立法者面临的不仅仅是理论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否通过立法工作推动甚至改变现行土地政策中的某些不良之处。所以,下文有关的评释力图从土地政策的角度出发,最终回到民法的立法论上,力求对物权立法有点滴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