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至少三次说过,他在1927年底就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在1980年参观八七会议旧址时,他曾指出:八七会议时,“李维汉是秘书长,……我是中央秘书,……1927年底在上海我才当秘书长。”在1984年3月会见外宾时,他又说:“我1927年从苏联回国,年底就当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10月,他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指出:“一九二七年底我第一次当中央秘书长时二十三岁。”  相似文献   

2.
1949年7月,第三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令第十兵团3个军南下进军福建。自8月至10月,第十兵团解放了福建大陆及平潭、厦门等岛屿。近年来,一些史著在叙述第十兵团进军福建时,对有关史实的说法存在某些偏差,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商榷。 (一)关于进军福建是否提早了一年的问题 1949年5月23日,中央军委下达向全国进军的部署,其中要求第三野战军迅速准备进军福建。《第三野战军征战记》、《第三野战军·名将谱·雄师录·征战记》、《国共隔海对峙录》、《陈粟铁军横扫千里》、《八千壮士战死金门纪实》等史著在论及此事时,都提到中央军委作出进军福建的决定,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一年。那么,党中央、中央军委是否曾有过一个在1950年5月进军福建的计划呢?  相似文献   

3.
山西闻喜裴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煊赫了近千年,曾以 59位宰相和 59位大将军彪炳史册。而仅唐朝 290年间,闻喜裴氏家庭就出了 17位宰相。所以大思想家顾炎武在认真考察了裴氏的世居之地闻喜裴柏村后,在《裴柏村记》中写道:“观裴氏之兴,唐存亡亦略可见矣。”而叱咤风云的一代中兴名相裴度,更是历相 4朝,一身系唐室安危达 30年之久,曾三起三落,“手把命王圭兼相印”,成为裴氏家族这个宰相世家里的翘楚。   裴度 (公元 765年— 839年 ),字中立,唐河东闻喜 (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裴柏村 )人。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祖父裴有邻曾…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根据《斯大林全集》第10卷中所载文章帼际形势和保卫苏联》,中国党史学界对“五月指示”的表述有两种,一种是:1927年5月底,共产国际执委会第八次全会向中共中央发来紧急指示;另一种是:1927年5月底,共产国际执委会接连向中共中央发来两份指示。这两种表述都认为该“五月指示”有4个要点。但据新出版的《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下)一书第298至299页上公布的档案资料,上述表述是错误的。首先,“五月指示”不是共产国际执委会决定发出的,而是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决定并发出的。在《斯大…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究竟是否成立过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何时设立,其组织情况如何?中共党史和军史著述长期以来其说不一。如《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称“1925年9月,是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决定在中央委员会之下设立军事委员会。”①《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则称“一九二六年二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特别会议上,决定建立中央军委。一笔者编撰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初稿)曾记述“中央军事委员会:(一九二六年十一月时称“军委’,亦称‘军事部’)书记周恩来。”③也来讲清军委成立时间及其与中央军事…  相似文献   

6.
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写信给周恩来,提出建立空军的问题。10月25日,中央军委任命第4野战军第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宣告正式成立。1950年4月,毛泽东给《人民空军》杂志创刊号题词:“创造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  相似文献   

7.
洪水:1908年10月1日生,越南河内人。原名武元博、阮山。曾就读于河内师范学校,毕业后,追随胡志明去法国,从事革命活动。在巴黎,他认识了周恩来、陈延年、李富春等中国战友。1925年初到达广州并经蔡畅介绍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州也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相似文献   

8.
刘明钢 《党史纵览》2009,(11):44-44
2009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及《共同纲领》制定60周年。最近,笔者看了一些相关的论著,发现许多作者都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为“新政协”或“新政治协商会议”。比如,杨亲华的文章《新政协诞生纪实》(《党史天地》1994年第8期)、吕虹的文章《论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鲁振祥的文章《毛泽东与新政治协商会议》(《当代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等。  相似文献   

9.
唐春元 《学习导报》2013,(17):39-40
“徐老是我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最敬佩的老师。,我之所以在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提出为徐老公开庆祝60岁大寿,并非出于我和他之间的师生情谊,而是鉴于徐老自1927年参加革命,特别是他以58岁高龄参加长征,以超人的毅力克服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险而胜利到达陕北的壮举,感动了我们所有的人,已经成为红军队伍中让人振奋与感动的楷模。”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亲自为党内同志祝寿。  相似文献   

10.
易群 《湘潮》2008,(5):50-50
195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正式作出了出兵朝鲜的决定。10月8日,中央军委作战部部长李涛为毛泽东起草了一份发给东北军区和第十三兵团关于组织志愿军的命令。毛泽东在命令的原稿上作了较大的修改,如将“支援军”改为“志愿军”等。  相似文献   

11.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08,(12):38-42
2008年10月24日,曾经横枪跃马几十载的开国上将萧克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将军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和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12.
对于张国焘成立伪中央的时间,党史教材和许多老同志回忆中说法纷纭,有“10月、“10月5日”、“10月15日”、“12月中旬”和“12月5日”等几种。《党史研究与教学》1988年第四期发表秦生撰写的文章——《张国焘伪中央成立时间考》,认为“10月15日”之说是准确的,有下述材料可以证明:  相似文献   

13.
刘岳 《前线》2014,(4):123-123,126
徐特立与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吴玉章一同被誉为“延安五老”。1927年7月,一片白色恐怖中,徐特立在汉口加入中国共产党。徐特立参加长征时已经58岁。1937年,徐老60岁生日时,毛泽东在给他的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称赞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徐老的这种革命风范,在营救被国民党关押的乔信明等红军将士这件事上,体现得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29日《书刊报》上发表了一篇摘自《新闻汇报》的文史轶闻———《周恩来蓄须明志》(以下简称《明志》)。《明志》一文说: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时,曾气势汹汹地说:“我姓蒋的不消灭共产党,死不瞑目。”周恩来则义正辞严地回敬蒋介石:“革命不胜利,我誓不刮胡子。”直到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在周恩来与蒋介石谈判的那天早晨,他才把胡子剪掉,实现了十年前的誓言。众所周知,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就把屠刀高高举起杀向共产党人。周恩来更是他悬赏缉拿的“要犯之一。”周恩来这时蓄起了…  相似文献   

15.
郑德荣、朱阳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第5版),其中有一些史实错误,现就上册例举如下: 1.第122页,(192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对政局宣言,谴责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的反动罪行,撤出参加国民政府的共产党员。”时间错误,中共中央发表对政局宣言是7月13日。 2.第116页,“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于1928年9月15日发表《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宣言》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宣言》,宣告南京国民政府的正式建立。”1928年9月15日应改为1927年9月15日。 3.第141—142页,“1928年3月至7月间,并  相似文献   

16.
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对曾中生有很高的评价:“曾中生同志是个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红军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对党忠诚、待人诚恳、才思敏捷,浑身充满着革命者的战斗激情和力量。”“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身陷狱中,仍奋笔书就了《与“剿赤”军作战要诀》这篇重要军事著作;由西北军委印发全军干部,人手一册,成为红四方面军干部提高军事理论水平的基本教材。” 曾中生,原名曾钟圣,1900年6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县东乡犀牛坳。1925年,曾中生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毕业后,曾中生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任组织科长,随军北伐。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曾中生积极联  相似文献   

17.
美国共产党前领导人威廉·福斯特曾指出:“在30年代日本进犯和蹂躏中国时期,党竭力反对罗斯福输送废铁和其他军需品到日本去的政策。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曾于1937年分别致函美国共产党,对这种支持表示感谢。”(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11月版,第450页)译者在阅读白劳德所著的《人民阵线》一书时找到了这三封信。白劳德于1934~1944年担任美共总书记,他于1927~1928年作为泛太平洋工会书记处书记在中国工作过两年,发表过许多关于中国革命的文章。毛泽东在1945年7月29日《给福斯特同志的电报》中…  相似文献   

18.
卢权 《广东党史》2003,(5):53-54
近日阅读了卢毅先生撰写的《惠阳崇雅中学是叶挺将军的母校》(以下简称《卢文》,刊于《广东党史》2002年第6期)一文,开了眼界,对问题的认识有所启发。长期以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叶挺的历史过程中,由于从未发现有关叶挺少年儿童时代有否在崇雅学堂读书的情况,因此在撰写叶挺的传记时,也就自然没有提到叶挺有否在崇雅读过书的事情。如果叶挺确实在崇雅学堂读过书,也就如《卢文》所说的:我们的著作中“很明显,这是把叶挺将军少年时期曾在惠阳县淡水镇崇雅学堂读书这段史实遗漏了”。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1):20-21
1927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第12条首次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央军委与中革军委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拜读了雷渊深撰写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沿革》(载于《中共党史资料》第34辑,以下简称《沿革》)一文,很有收益。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使文章史料翔实、系统。但是文章认为1931年11月25日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或“中华军委”是“中央军委在组织上第一次不仅属于中共中央系统,同时纳入政权系统,既是中共中央的军事领导机构,又是全国苏维埃政权的军事部门。此时,中革军委已开始成为工农红军最高指挥机关,管理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的组织、教育和训练,并指挥工农红军的作战行动”。笔者对此提出异议。实际上,《沿革》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