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为现代广告文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现代广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求与消费者产生感情交流的共鸣点。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20年代兴起、自50年代渐盛、80年代以来在港台、大陆、欧美、东南亚等地有相当影响的以民族本位的文化保守主义著称的现代新儒家学派,经三代学人苦心营建,由孤行自语、花果飘零的绝学衍为著作林立、见重一时的显学,其自本自根、引源畅流的学术立场,在现代化潮流中的沉浮流变的曲折历程,对现代思潮由被动到主动的回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阐释和弘扬,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的生存的合理性、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光明前景的探索,虽搀和着一些因危机感、忧患意识、不健康心态等而诱发的情绪化论断,但总体上是严肃的理性的,也确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理论建树,对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终于迈上正轨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在全球化背景上荟萃融通各民族文化观念的世界文化发展趋向有一定启发,其理  相似文献   

3.
现代广告招贴集经济、科学、艺术、文化于一身,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推动生产的手段,开拓市场的先锋,扩大流通的媒介,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可忽略的力量。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广告招贴设计思想,而广告招贴设计思想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4.
现代广告招贴集经济、科学、艺术、文化于一身.是传播信息的工吴,推动生产的手段,开拓市场的先锋,扩大流通的媒介,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可忽略的力量.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广告招贴设计思想,而广告招贴设计思想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5.
现代广告招贴集经济、科学、艺术、文化于一身,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推动生产的手段,开拓市场的先锋,扩大流通的媒介,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可忽略的力量。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广告招贴设计思想,而广告招贴设计思想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6.
40多年来,台湾国民党政权在岛内外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演变,这些因素包括岛内经济机制、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的发展,大陆与台湾、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发展和互动关系。本文试以历史分期的方法,探讨台湾国民党政权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政权演变为现代资产阶级政权的历史轨迹,分析其通过阶段性的嬗变和异化而完成的系统转型。从1949年12月国民党中央退驻台湾,到1958年8月金门炮战,是国民党政权从大陆败逃台湾到在台湾稳定统治阶段。该阶段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文化发展的现状看,诸种非西方文化在其发展中向西方文化学习,仍是一种时代现象。然而,这并不是说文化的现代化即是西化。文章首先阐述了世界文化的现代三大走向:全球文化一体化趋势;民族文化差别趋于缩小、地位趋于平等;世界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性及演变方式,论述了物质文化的统一趋势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民族化特色。最后,文章剖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弊端,并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道路、战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战后的香港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种较具包容性的空间。刘以鬯香港的文学活动不仅延续了在大陆难以存身的种种中国文学传统,让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自觉接通了与中国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的联系,而且以极强的"在地性"的现代主义文学探索,沟通了上海、香港这两座现代城市的文化资源。将此时期香港文学置于战后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现、当代"中国文学的内在联系以及一体相关性无疑会引起许多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相比西方而言,中国大陆的政治学研究比较滞后,对政治学中运用最广泛的子概念——政治文化——的研究更是薄弱。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政治学研究也逐步展开,特别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陆学者不仅开始了对“政治文化“的深入研究,而且在借鉴西方著作的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同时试图整理和挖掘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萍 《求实》2005,(4):79-81
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如何在文化发展领域保持自己民族的优秀成果,又不固步自封。在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并不断创新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应予重视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建设应体现民族性、开放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如何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百舸争游、百家争鸣的现代文明体系中,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和科技等硬实力,而且取决于思想文化资源的拥有及其表达能力等软实力,其中思想文化的话语权已被广泛视为攸关文明和文化生存发展命运的核心问题。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及其在现代世界文明对话中的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中华文化在高度竞争的现代世界中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总体上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将推进全球各国文化的全面交流、互相渗透、融合发展,将出现东方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整合——现代文化发展中的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表明,人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时代到来了。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恰恰需要在加入WTO的同时,实现经济、文化与世界的对接,努力学习和借鉴世界一切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科学技术。 1 立足于建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日起就一贯重视文化建设,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科学地总结了“五四”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13.
未来世界的竞争,将会是文化的竞争,因为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现代化始于工业化,而文化的现代化,又早于工业化.正是文化的批判导致人们对已有的世界产生的怀疑,使得相对先进于封建制度的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在欧洲大陆确立,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那个时候开始,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便没有停止过.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的爆发,特别是资本主义后期金融危机的出现,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文化批判也在加深.这种文化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模式,增强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的自我纠错能力,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速度虽然减缓,但仍然在发展.当主要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对于后工业化或后现代化的文化批判仍然在继续.这种批判的结果,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继续发展,并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使世界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世界发展的主要模式,不再是一元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也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成为对当今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文化批判的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1)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它不仅在经济领域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而且在政治领域里也对世界各国构成重大冲击。虽然,当前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提出了重要挑战,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推进和完善的难得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道路必须坚持科学和正确的发展策略和路径抉择。  相似文献   

15.
近代先后崛起的大国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开放的心态在借鉴和吸收中发展自己 我们要以文化大国的思维、文化强国的自信改造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6.
近代先后崛起的大国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开放的心态在借鉴和吸收中发展自己 我们要以文化大国的思维、文化强国的自信改造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的多元,流行文化对年轻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既有文化内涵影响着从世界观到人生观、从价值观到道德观等一系列大学生的精神与内在世界。即便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文化领域中世界却仍然缺乏对中国的了解,这与中国相较于西方流行文化的乏味有很大关系,但与此同时,流行文化所共有的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已经随着社会的潮流而深入人心.这是不容回避的时代进程。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4,(2)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镇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中国正在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道德调节也从私人生活领域向着公共生活领域转变,亟需提升民众的公共美德品质。但是我国无论是历史发展还是现代化的转变及文化发展都异于一些西方国家,因此必须找到适宜中国发展情景的公共美德价值及其外在形态。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德性精髓,适应中国发展情景,体现本土的发展脉络,以制度促美德,创新公共美德养成机制是进行本土化研究,提升公共美德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 《党建》2014,(10):1-1
正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道家、墨家、农家、兵家等各个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观,丰富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虽然后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取得了主导地位,但中国思想文化依然是多向多元发展的。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  相似文献   

20.
寇静  朱晓青 《新视野》2012,(1):36-39
世界城市是指在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城市,是具有全球意义的战略资源或生产要素的集聚中心和配置中心,也是从全球角度俯视各国主要城市所构成的国际城市体系的高端形态。能够支撑起世界城市地位的产业集聚,绝不是传统服务业、制造业和都市型工业,而只能是现代服务业。目前北京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虽然位居全国省级区域的首位,但按照建设世界城市的标准,服务业占GDP比例仍然明显偏低。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借鉴世界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经验,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最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在发展序列上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明晰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路径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