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江伟 《当代贵州》2014,(10):58-59
正领导权威表面上并没有合法权力那种明显的约束力,但实际上它常常能发挥权力性影响力所不能发挥的约束作用,是在领导影响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力量。领导权威,又称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指领导者的品质、作风、知识、能力、业绩以及行为榜样等非权力因素对下属造成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更多地属于自然性影响力,其产生的基础要比权力性影响力广泛得多。这种影响力表面上并没有合法权力那种明显的约束力,但实际上它常常能发挥权力性影响力所不能发挥的约束作用。良好的品格带来权威。品格是指领导者的道德品质、人格、作风等,它反映在领导者的一切言行之中。  相似文献   

2.
非权力影响力是由干部的品德、知识、能力、情感等因素构成的非强制性影响力,其感召力、吸引力、渗透力往往大于权力影响力。组工干部尤其要注重非权力影响力的培养,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论语》  相似文献   

3.
从行为科学的理论看,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理论行为能力。根据影响力的性质,影响力可分为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两种。强制性影响力是基于社会赋予的职能、地位、权力等因素,是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来自权力和地位,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服从、被动。自然性影响力是产生于个人的品格、才能、知识、感情等因素,是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建立在崇敬、信服的基础上,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是主动、自愿的。在这两种影响力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要比权力…  相似文献   

4.
组织部门是党委专门履行组织、干部职能的重要部门。担负着管理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组织部门权力的影响力相对较大。在组织工作中,权力的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保证了党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但在“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兴起的今天,仅仅靠传统的权力影响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提高组织部门的非权力影响力。提高非权力影响力是增强组织部门凝聚力的客观要求组织部门的影响力是指组织部门与党员干部交往过程中,影响党员干部心理和行为的能力。组织部门如果仅仅具有权力性影响力,对党员干部的激励是有限的。因此,还需要具备一…  相似文献   

5.
领导者要密切联系群众,率领、引导他们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关键在于提高影响力。所谓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随着领导者的职位而来的,由于领导者担任某个职务,就有了相应的职权,这种职权一般称为“位置权力”或“地位权力”,这是组织赋予的,带有法令性质,具有强制性。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由个人素质、德才表现凝聚而成的影响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威信。非权力影响力不带有强制性,是…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高自身非权力影响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状态和行为的一种能力。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权力影响力,另一类是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其实现以强制性作为保障,由于缺乏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其教育效果往往收效甚微。非权力影响力属于自然性影响力,它是基于教育者个人人格魅力的一种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的实现是受教育者在对教育者产生心理认同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敬佩、尊敬,并把这种敬佩、尊敬内化为了自身的信念,这是一个及其自然的过程,因此教育的效果往往比较好。传统的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7.
温立勤 《党课》2008,(11):57-59
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是魅力。决定领导者亲和力的因素,既有非权力的,又有权力的。非权力因素主要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知识、能力的水平状况;权力因素则取决于领导者的资历、职位、级别等与领导者实施职权的过程、行为、背景等有关的因素。要提升领导者的领导力,就要提高领导者的亲和力。这既要从权力因素着手,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非权力因素,是指不依靠所掌握的强制性、支配性的力量去对待人们的思想、行为及其他现象。所谓自然影响力是指通过自身的内涵和能量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种自然的影响和作用,使受影响者自觉地产生相似性的倾向。非权力因素与自然影响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非权力因素是自然影响力的方向,自然影响力是非权力因素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党员干部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部门与广大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国家和军队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实践表明,要带领群众做好各项工作,干部仅仅依靠自己职务的权力影响力,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更多地属于自然性影响力,是由一个人内在素质决定的。干部要率领群众做好工作,除了靠职权以外,还要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对被领导者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权力影响力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体现在领导能力影响力及品格魅力影响力。在领导者活动中,非权力影响力的感召力、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的影响力,是指领导干部在进行领导活动中,影响和改变群众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它既是树立领导威信激发领导魅力的前提条件,又是领导干部能否实现有效领导的决定性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影响力就是领导力。在日益讲求领导艺术的今天,影响力已成为衡量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特别是新形势下,每位领导干部都应注重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依法依规履行职权职责、充分发挥权力影响力的同时,注重提升非权力影响力。领导干部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影响力,二是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具有外来性、强制性和阶段性,它随着职务的变化而变化,其作用是有效的,但也是有限和短暂的。而人品、诚信、能力、毅力、经验和才能等非权力影响力,往往具有内在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它与职务没有必然关联,其内涵是无形的,但作用却是巨大而持久的。可以说,非权力影响力是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较之权力影响力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它是一名领导干部的核心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试论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领导者在组织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较之于权力影响力,其激励作用比权力影响力要广泛、深入、持久得多.提升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对加强领导者领导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非权力影响力是相对于权力影响力而言的,是指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知识能力、情感状态以及榜样力量等非权力因素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与权力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相比,非权力影响力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新世纪新阶段,增强领导干部非权力影响力,对于解决领导干部执政过程中存在的“本领恐慌”问题,提高领导干部的威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指领导昔在与被领导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可以分为仅力影响力和自然影响力(即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指领导者担任一定的职务,同时具有与职务相应的法定职权而产生的一种支配力量;自然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由个人素质和具体行为所产生的一种巨大影响力量。领导活动的具体实践已经证明,领导职能的发挥和领导作用的大小,同领导者的影响力关系甚为密切。凡个人影响力强的领导者,其领导职能的实现程度就高,其领导作用的发挥效果就好。这一基本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作为领导者均应具有权力影响力和自然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领导效能,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上级的各项工作部署,都要靠基层干部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基层干部在抓落实的过程中,除了依靠上级赋予的有限的权力外,我认为,更重要的要靠干部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力。这种非权力影  相似文献   

16.
所谓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能力。按照心理学有关理论,根据教师行为影响力产生的原因和特征,可将教师的影响力分为两类:一类是权力性影响力或强制性影响力,另一类是非权力性影响力或自然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不是教育者自身的现实行为造成的,是由传统社会观念、职位因  相似文献   

17.
《求贤》2006,(7):48-48
江曾培在《浙江日报》发表文章指出:“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现代管理学上的一个名词。相对于“权力性影响力”而言。“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管理者的品德修养、知识能力、情感状态等素质和行为形成的。是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可视为一种“软”性力。“软”性力虽然不具备“硬”性力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其感召力、吸引力、渗透力,却也可以远远大于“硬”性力。古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实践表明“非权力性影响力”对领导管理的有效性与权威性,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影响力的大小、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领导活动的效能。干部的影响力从性质上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制性影响力,也叫权力性影响力,它是由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构成的;另一种是自然性影响力,也叫非权力性影响力,它是由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构成的。  相似文献   

19.
这里所说的形象,已不是一种纯自然的存在状态,而是发展势态当中的一种极具现代意识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纪检监察干部形象,是指纪检监察干部在变化了的现实环境中所显示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境界的总和。纪检监察干部形象的评定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衡定体系之一——人格构建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应当具有一定层次和程度的人格。作为一个特殊职业者,纪检监察干部的人格则具有双重特性。首先,他具备一般普通人的人格,包括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特征;其次,纪检监察干部还应当具有一种纪检监察干部特有的人格,而这一点,对纪检监…  相似文献   

20.
论领导影响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领导影响力是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 ,在全党高度重视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形势下 ,促进领导干部对领导影响力认识上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领导影响力发挥作用有其特定的社会心理基础 ,提高领导影响也要从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个方面加以推进 ,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