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市形成了“三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在各种经济成分中,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在公有制经济中,以国有工业经济为主;在国有工业经济中,以大中型企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对所有制结构虽然作了一些调整,但公有制比重过大的格局尚无实质性改变。1996年,全市工业总资产221.26亿元,其中国有和集体经济拥有资产占9609%,非公有制经济掌握的资产仅占3.91%。全市工业总产值142.2亿元,国有工业占41.3%,集体工业占35%,其它经济成分占23.7%。5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虽然只占全市企业总数的3.4%,但职工人数、工业增加值…  相似文献   

2.
惨不忍睹:国有资产每天流失一个亿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据统计,199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占54.5%,集体所有制企业占35.7%,个体、私营、“三资”企业占9.8%。 据了解,建国初期,我国政府接管的全部家底只有257亿元,到1993年底国有资产总量已达到34950亿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什么是“公有制为主体”?理论界有颇多争论,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1、我们所说的“公有制为主体”,是指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而言的,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指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已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公有制经济也形成了多种形式。它既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也包括由国家和集体出资而生长起来的其它经济形式。例如,在目前存在的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混合  相似文献   

4.
去年年底,国家统计局会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对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广州等30个城市1289个工业企业的厂长 (经理),就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做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的企业中,有大中型企业926个,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1.8%;小型企业363个,占28.2%。从所有制形式看,全民所有制企业1101个,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85.4%;集体所有制企业165个,占12.8%;其他经济成分的企业23个,占1.8%。调查表明:当前工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混合所有制不只是股份制(一)混合所有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改革开放前我国只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基本的所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又采取了“二国营”模式。个体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几乎不存在了。所以,不会有混合所有制概念。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多种所有...  相似文献   

6.
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说集体所有制只与生产力和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部门或生产过程相适应.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种理论是错误的,实际上集体所有制对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有广泛的适应性.本文从集体所有制的历史渊源和内在性质说明它与市场经济的依存关系,又从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说明集体所有制比其它所有制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性质.集体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相互适应性,两者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重新寻求集体所制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认为多层次的生产力决定了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并存,即落后的生产力与个体私营经济相适应;比较落后的生产力与集体经济相适应;先进的生产力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相适应.照此推论,从事现代化大生产的非国有企业需要向国有企业升级过渡;私营企业技术进步带来生产发展需要向集体和国有企业过渡.这种把生产力状况与所有制形式一一对应的公式显然与过去的“穷过渡”论同出一辙,也是集体经济屡遭摧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诸城现象”提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自去年9月《半月谈内部版》报道了山东诸城市“先售后股”的改革经验以后,人们就开始注意到了“诸城现象”。今年3月底4月初,《经济日报》又连续发了5篇系列报道,更引起了经济界、理论界以及一切关心国有企业改革的人们的重视。围绕着诸城改革,曾经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的争论。有些浅层次的问题,如“先售后股”会不会引起国有资产流失,已由实践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如:国有资产卖给职工以后,资产的所有制性质应当如何界定?究竟是职工个人所有制还是职工集体所有制?职工个人所有制是不是私有制?如果是私有制,那么诸城的做法是不是搞私有化?诸城市委书记陈光同志提出的“共有产权”,以及“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共有制”,“社会本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集体经济”等理论能否成立?股份合作制是不是“民有民营”的经济形式?能不能把国有企业中占多数的中小企业通过拍卖形式逐步实行“民有民营”?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有十种所有制《经济日报》1993年ll月2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所谓“公有制为主体”,不能简单理解为国有制为主体。目前我国大体有10种所有制,它们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混合股份所有制、社会集团所有制、劳动者个体...  相似文献   

9.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职工群众中间还存在不少误解,宣传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片面性。比如,认为实行劳动合同制只是为了砸烂“铁饭碗“,便于企业和职工“双向选择”。其实,全员劳动合同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与全体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这种契约形式,改变用行政手段确定劳动关系的传统做法,保障企业和职工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和应该享有的利益。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即打破身份界限。还有些职工认为,推广全员劳动合同制是使全体工人都变成合同制工人,这也是误解。现在我们的职工分好几等,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我们实行这…  相似文献   

10.
株洲市从1986年开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革,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完善,养老保险的“安全网”已覆盖了全市所有不同经济形式企业、不同用工形式的劳动者,形成了全方位统筹、一体化管理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全市有787家国有企业的19.9万名在职职工和54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保险面达100%;有783家集体所有制单位的7.28万名谷职职工和巴问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养老保险,保险面亦达到99%。11986年,株洲市委、市政府开始进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一是在保险范围上,先国有企业后其他企业,先固定职工后其它形式职工。1986年7月,株…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试点工作是在优化劳动组合的基础上,从1988年9月北京市煤炭二厂开始的。截止到今年3月底,全市已有23家企业2万名职工进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其中工业10户,商业、饮食业等13户;全民所有制企业21户,区、县、局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2户。其中有中小型企业也有大型工商企业。除了极少数职工准备调出等原因未与企业签订劳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报告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问题作了明确的、完整的、科学的阐述:“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这为我们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如何在发挥公有制“主体”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个体、私营经济的“补充”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监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所有制改革包括两个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的方面,一是对原来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改革;一是调整和建立新的所有制结构。对这些问题,邓小平不但继承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和设想,而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公有制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近来,有些论者以非国有经济(指除国有经济之外的其它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主要比例为由,主张在所有制结构上,也要承认“非国有经济为主体”。对此,笔者不能苟同。第一,非国有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主要比例这是事实,但不能因此成为在所有制结构上也要承认非国有经济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一、实施再就业工程面临的障碍因素当前,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障碍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结构调整中的“两难处境“;二是运行机制方面的障碍;三是职工心理机制的障碍。1、“两难处境“引起的障碍。我国现有国有企业职工1亿多人,其中富余职工占30%左右。目前一千多万名的下岗职工已构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还会有职工下岗。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有的同志说: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可以从两个力面考察。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外部结构,如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等等,如何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保持一个合理的所有制结构。一是所有制的内部结构,如全民所有制内部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占有关系、支配关系和使用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七师一二六团工会着重把好“五关”,促进职代会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首先是把好职工代表的结构比例和参政议政能力关。团职代会职工代表中有50%是生产一线职工,技术管理干部占30%,中层管理干部不超过20%,职工代表全部由基  相似文献   

18.
农三师集体所有制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集体所有制单位土地所有权难以界定;集体所有制连队管理体制不顺;集体所有制职工社会保障待遇难以落实.加大农三师集体所有制经营力度,对提高集体所有制职工生活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推进所有制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存的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在发展公有制的同时,适当发展其他经济成分;二是对公有制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使其更加合理化。本文讨论的是后者。笔者认为,确立集体所有制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是深化所有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一 确立集体所有制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规律的客观要求。 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否合理,不决定于人们的主观评价,而决定于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 旧中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发展极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首先把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具有高度社会化和高度垄断的大企业,如银行、铁路、邮电等收归国有,建立了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由当时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十五大精神,推动我省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我们对湖南GDP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详细测算,现将结果作一个初步分析。一、湖南1996年GDP所有制结构现状1996年湖南实现GDP总额为2647.16亿元,其所有制结构状况是:1、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结构看,公有制经济占主体。1996年湖南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为1814.65亿元,占GDP的68.6%;非公有制经济占用,4%。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为非公有制经济的2.18倍。2、从公有制内部结构看,国有与集体经济占主体。1996年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增加值中,国有经济占了42.6%;集体经济占了5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