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懂得 《法制博览》2008,(22):11-11
我不大看国产电视剧,因为我性子急。那种滴里搭拉抬不动步子的絮叨,真是浪费我十分有限的耐心。但那些夹带着“女人”的剧目,即使在换频道的间隙,还是像子弹一样嗖嗖地射向我的眼睛:《女人一辈子》《女人花》《关中女人》《当家的女人》《女人不再沉默》《女人不哭》  相似文献   

2.
正"我一直觉得一个人是应该有一点爱好的。写作与烹饪,是我的两个最爱。"说到爱好,蒋坤元表示,那是从18岁起,这两个爱好"就像一棵树种植在我的心田里"。蒋坤元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雨花》《青春》等,至今已出版散文集(诗集)《日子与笋》《我的渭塘》等18部,长篇小说《美人腿》《蛇岛》等7部。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怀柔区"我和我的祖国"百姓宣讲团走进区总工会专场在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拉开帷幕。当天,70名职工聆听到了一幕幕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精彩宣讲。活动中,7名宣讲员围绕《大哥向征》《国际范儿的社区医院》《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走在民族品牌建设道路上的新怀柔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为国际会都做代言》《我和祖国共成长》优秀感人故事,宣讲了亲身经历和真情实感,与现场听众共同追忆红色岁月,激情岁月,唱响美好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7,(5)
说起我与《南风窗》的相识,真是一段有“缘”的故事。去年底,我在厂内订了11份杂志,当时并没有订阅《南风窗》,而是另一份青年刊物,却因写错了邮政代号而成了《南风窗》。拿到《南风窗》,我感觉从来没有一本杂志能像《南风窗》那样令我看后心动。我是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细细地品读,深深沉醉在刊物之中。没想到这一“错”竟“错”出了这么一本了不起的杂志  相似文献   

5.
脑洞大开     
正《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作者:马伯庸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一共4个故事——《西游摇滚记》用音乐重述西游故事,《古都探幽》一场未来大探险,《诺亚的烦恼》神话与科幻的结合,《贞德别传》中世纪欧洲武侠江湖大探索。毫无疑问,这4个故事是作者马伯庸脑洞的绝美体现。如今,马伯庸的书越来越长,《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是难能一见的短篇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工会博览》(原《北京工人》)创刊80周年,我应邀以老作者的身份写一篇文章。本来想推辞,但我与《北京工人》的联系确实比较特殊,也就觉得是一种缘分,却之不恭。我有个习惯,发表过作品的杂志,如果有可能就把它存起来。尽管我清理过几次报刊杂志,但《北京工人》一本也没有扔过。  相似文献   

7.
我是要长大的“程琳,你对《程琳新歌1987》有什么想法?”“这盒带子出来以后,很多人吃惊。去年还听我唱《秋千》,怎么一下子跳成这样。许多人不理解。我知道人们喜欢我唱流行歌曲,大家也总叫我‘小程琳,小程琳’。可是小程琳会长大的呀,我也不能抱着对去不放,我希望做各种探索,提高我自己,我相信这种探索对社会是有益的。“这盒新歌,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和议论。有的说《明星》太棒了,有人说《从前有座山》好,也  相似文献   

8.
读者     
《南风窗》2008,(5):6-6
我的战争观(2008年第4期《这一代人的战争观》)小时候应算是看战争片长大的,《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闪闪的红星》……可谓时代的经典烙印吧。片中的英雄总让我们敬重而向往,的确培养了我少时的浪漫英雄主义。那个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时代最响的名词,大多同学幼时的理想就是长大了当解放军。幼时的梦想渐渐被遗忘,现在的我很少看战争片,或者说不喜欢看了。  相似文献   

9.
王开岭 《法制博览》2010,(16):69-69
民国初年的“尊孔读经”,好像真在复燃。我坐飞机,看的是大片《孔子》;打开电视,是《诗经》演唱会;还有人送我《弟子规》。  相似文献   

10.
序曲:一个小小的缩影 9岁的江津西城小学学生小磊在日记中写道:“袁奶奶今天又来看我了,给我讲了好多好多好听的故事,还给我送来了《钢铁是怎样烧成的》、《熔炉颂回忆录》、《公民道德歌》和《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歌谣》等书籍。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8,(4)
渴望文化“养料” 我是一个来广州打工的青年,更是《南风窗》的忠实读者,我很乐意分享《南风窗》对成长、成熟、成功的追求精神。 当我拿到1998年新版《南风窗》的时候,它精美的印刷和精彩的“独家策划”都令我眼前一亮,不过,当我读完整本杂志时,心里却感到一些遗憾。因为我没有看到诸如“成长课堂”“先锋人语”这些好栏目。  相似文献   

12.
那些形象     
龙坪 《南风窗》2008,(22):93-93
拉里、克乃西特、弗兰尼和雷蒙,他们分别来自毛姆的《刀锋》、黑塞的《玻璃球游戏》、塞林格的《弗兰尼》、凯鲁亚克的《达摩流浪者》,以我阅读的顺序先后出场。其中,弗兰尼泛指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后出的3本书中的一系列性情相近的人物,我最先读到的是摘译其中6篇冠以《弗兰尼》之名的本子,数年后才买到浙江文艺社出的《九故事》。  相似文献   

13.
2011年,老舍名著《我这一辈子》在方旭手里变成了独角戏,方旭自编自导自演话剧独角戏《我这一辈子》,这很像著名话剧演员曾被人们称为“话剧皇帝”的石挥,1950年,石挥也是自编自演自导了电影《我这一辈子》.方旭说,这版黑白片《我这一辈子》他很喜欢,石挥的表演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尽管这部电影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得不”改编得很不成功.“《我这一辈子》小说中很多极其重要的东西,在这部电影里完全没有体现出来,我觉得那是艺术家的遗憾.”方旭说.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工会博览》(原《北京工人》)创刊80周年,我应邀以老作者的身份写一篇文章。本来想推辞,但我与《北京工人》的联系确实比较特殊,也就觉得是一种缘分,却之不恭。我有个习惯,发表过作品的杂志,如果有可能就把它存起来。尽管我清理过几次报刊杂志,但《北京工人》一本也没有扔过。  相似文献   

15.
从1999年起,我开始创作京味儿绘画作品,继《捧读胡同儿》2002年出版,《京城老行当》2002年出版之后,现在又推出这第三本《大前门外》,我把  相似文献   

16.
最初吸引我的是书的副标题“华尔街的12个经典故事”.对于金融,实际操作我一点儿都不懂,可是我看过《华尔街》《华尔街2》《华尔街之狼》这些电影,隔靴搔痒半懂不懂一些金融的运作.然后我又看到比尔·盖茨、巴菲特都推荐这本书.比尔·盖茨甚至说,这是他读过的最好的商业书.我就想:理由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点题:贵刊前几期有个《读者点题》的栏目,我觉得它办得挺好,我想点个题:《广东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我想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学生:刘哲思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国庆节期间,金隅集团在中国评剧院举办了第二届金隅职工文化艺术节汇演。《我的国旗》、《在灿烂的阳光下》、《金隅人都有这样的心》、《天路》、《祝福祖国》、  相似文献   

19.
我是2001年10月开始从事工会工作的,原来我是搞技术工作的,对工会工作不很熟悉,怎样担起工会工作的担子,做好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我感到首先要学好《工会法》。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4次会议作出修改《工会法》的决定,对1992  相似文献   

20.
街上卖画人     
街边,一个头发粗黑带卷的年轻人半靠半蹲地,身边整整齐齐地摆着几幅装饰好的油画。画,很写意,净是些湖畔的写生;碧水,雪山作衬;翠竹,蓝天为底。迷人,秀丽,使过往的行人驻足止步。我瞅着选画的人们,禁不住上前夸赞画主道:“真有两下子。”“其实,这都是些临摹品,”卖画人却对我说起了大实话,“你看,那幅是临摹罗梭的《橡树》,只不过改了个名字叫《树荫》,这幅是罗梭的《落日》,我把它换名成《余辉晚照》。我临得不好,罗梭的《落日》的光线处理得很均匀,柔和,而我这幅有些硬。老实说,这些毛病内行人一看就知道。”“噢”,我看了一眼这个年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