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卖淫嫖娼问题的存在及其蔓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败坏社会风气,破坏家庭幸福,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批评。本文拟对广东近几年来女青少年卖淫的情况作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遏止卖淫嫖娼这一社会丑恶现象的继续蔓延。一当前广东卖淫嫖娼的情况近几年来,广东卖淫嫖娼情况日趋严重。据统计,1983年全省查获卖淫嫖娼人员比1981年增加3.8倍;1987年查获卖淫嫖娼人员比1983年上升1.8倍。1989一至  相似文献   

2.
卖淫嫖娼伤风败俗,污染社会风气,严重破坏社会公德;卖淫嫖娼作为性病传播的媒介,导致性病的迅速蔓延。卖淫嫖娼的危害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卖淫嫖娼这种社会丑恶现象,光有感性的憎恶和道义的谴责已无能为力,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卖淫嫖娼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一把尺子,同时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态的一面镜子。取缔消灭娼妓还是让其合法化,历来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以及文明与腐败的分水岭。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容忍卖淫嫖娼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党的领导下采取坚决措施,取缔了娼妓制度,铲除了这一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丑恶现象。我们曾为此自豪。但是,在目前改革开放形势  相似文献   

4.
论卖淫嫖娼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卖淫嫖娼是全球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近几年,卖淫嫖娼在我国迅速蔓延,愈演愈烈,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加强对卖淫嫖娼问题的研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卖淫嫖娼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卖淫嫖娼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卖淫嫖娼的有关对策,为遏制并最终消灭卖淫嫖娼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卖淫嫖娼是一个多维的社会现象,其蔓延主要有认识层面、价值取向层面、管理层面和社会制度层面的因素.卖淫嫖娼现象的存在有其社会土壤,只有改变某些社会存在,卖淫嫖娼现象才会彻底根除.现阶段,卖淫嫖娼的违法性是不容置疑的.治理卖淫嫖娼的对策选择只能是加大执法力度,推行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警察的"抑犯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卖淫嫖娼是一个多维的社会现象,其蔓延主要有认识层面、价值取向层面、管理层面和社会制度层面的因素。卖淫嫖娼现象的存在有其社会土壤,只有改变某些社会存在,卖淫嫖娼现象才会彻底根除。现阶段,卖淫嫖娼的违法性是不容置疑的。治理卖淫嫖娼的对策选择只能是加大执法力度,推行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警察的“抑犯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卖淫嫖娼已呈蔓延之趋,情况复杂,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卖淫嫖娼主要体现为动机多样,具有公开化、组织化、异地化、多元化等特点,并且卖淫嫖娼人员反侦查能力较强。治理卖淫嫖娼问题,必须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引导活动,同时既要加强监管力度,也在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国绝迹多年的卖淫嫖娼现象又死灰复燃,泛滥成灾。卖淫嫖娼现象重新出现,并形成蔓延之势,是有其广泛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归纳起来,我以为,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导致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和重利轻德倾向的形成,卖淫嫖娼就是一种重利轻德倾向的反映形态;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人的思想观念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和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卖淫嫖娼行为逐年增多,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丑恶现象,严重影响到当前社会治安秩序的和谐稳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其危害性不可低估。政府和公安机关要加大对卖淫嫖娼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研究如何才能减少滋生卖淫嫖娼的各种因素,加强预防和正面宣传,有针对性的开展治理,净化社会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不受制约的权力将导致腐败,腐败蔓延至社会将扭曲社会赏罚机制,导致社会成员相互侵害,恶化社会心态滋生群体之间相互仇恨,践踏社会底线致使社会道德秩序失范。缓解腐败的社会危害,遏制腐败的社会蔓延需要将公众纳入整个国家反腐败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1.
卖淫嫖娼活动污染社会环境,败坏社会风气,被称为新时期的“麻醉剂”。近几年来,公安机关针对卖淫嫖娼活动,多次进行查禁、打击,为净化社会风气,遏制卖淫嫖娼发展蔓延势头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据调查,目前卖淫嫖娼活动仍屡禁不止,以河南省某市为例,全市1996年查处案件157起431人;1997年查处案件213起494人,1998年1至3月查处42起99人,比去年同期21起47人均上升1倍。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继续贻害社会,群众反映强烈,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一、卖淫嫖娼活动的特点《一)卖淫嫖娼呈团伙化趋势目前,许多卖淫者由原来的单一形式…  相似文献   

12.
1996年以来,我市的贩卖、吸食毒品犯罪呈加剧之势,危害日趋严重。有的酿成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有的不顾廉耻卖淫嫖娼,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精神文明建设;有的铤而走险进行盗窃、抢劫,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危害社会稳定。为此,十堰市公安局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掌握了全市贩、吸毒品违法犯罪情况。 一、当前十堰市贩、吸毒品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 1.毒品泛滥蔓延快,扩散面宽。1996年,全市立贩毒案件24起,查获贩吸毒品人  相似文献   

13.
卖淫嫖娼动机和态度调查说明,这种现象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在我国存在着一个庞大的买方市场推动着卖淫嫖娼活动蔓延发展,它是社会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主观上卖淫缥娼者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低下,客观上法律控制松动,矫治这种现象应当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4.
打击卖淫嫖娼活动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的精神和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郑州火车站地区公安分局,充分发动群众,对省会“窗口”地区的社会丑恶活、动,特别是卖淫嫖娼活动进行了不间断的打击,有效地遏制了卖淫嫖娼活动蔓延的势头,促进了社会风气和治安秩序的好转。但是,卖淫嫖娼活动作为一大社会公害,虽经严厉打击,其活动仍较突出。必须继续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给予彻底打击取缔。一、火车站地区卖淫嫖娼活动突出的原因火车站地区卖淫嫖娼活动突出的原因,除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外,主要有三占.1.特殊…  相似文献   

15.
行政伦理责任——制约行政腐败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现象严重困扰着社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行政腐败滋生蔓延的原因及其危害,治理腐败不仅要从体制入手,还要加强对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责任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社会转型时期卖淫嫖娼问题,笔者在系统研究有关文献资料的同时,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认为,第一,卖淫嫖娼发展迅速,危害严重;第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存在着广泛的容娼心理,现有的卖淫嫖娼法律制裁和矫治的手段弱化,是卖淫嫖娼得以生存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三,建立以刑罚为主导的价值规范体系是当前控制卖淫嫖娼的首要之举。  相似文献   

17.
由于卖淫嫖娼违法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大,缺乏艾滋病防治知识,活动隐秘性强以及我国失控的艾滋病患者人数多等原因,卖淫嫖娼活动中存在的艾滋病传播隐患很大。管理失效,监控机制缺乏,检测手段落后,公安民警防治意识淡薄以及卖淫嫖娼违法人员的侥幸心理等是目前查处卖淫嫖娼活动中阻止艾滋病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加强宣传教育、检测、管理和对卖淫女的帮教工作等是阻断艾滋病通过卖淫嫖娼活动中传播蔓延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8.
收容教育是我国处理卖淫嫖娼行为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在建国初期对于查禁卖淫嫖娼行为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收容教育制度却相当薄弱。面对卖淫嫖娼行为屡禁不止的现状,完善并强化收容教育措施,控制卖淫行为中最紧迫的衍生问题——性病、艾滋病的蔓延将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已经绝迹多年的卖淫嫖娼现象又死灰复燃,且日趋严重。原因有外部因素——西方社会的次文化,负文化的副作用;也有内部因素——金钱的诱惑,淫秽物品的泛滥,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精神生活不足的矛盾等。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存在一天,社会、家庭就不会安定,引发各类案件的增多,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为此,公安机关要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狠狠打击卖淫嫖娼活动。  相似文献   

20.
卖淫嫖娼一直是我国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违法犯罪活动,也是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的顽瘴痼疾。卖淫嫖娼违法犯罪活动借助网络,实现了向“互联网+”的转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态势。以往常见的依托经营实体拉客招嫖、窝点式卖淫嫖娼已经被网上招嫖、线下交易取而代之,网络空间渐渐沦落为卖淫嫖娼的重灾区。由于网络便利、监管不善、利益诱惑和立法滞后等因素,法律和道德意识薄弱者极易参与其中,此类违法犯罪极易迅速蔓延并对整个社会环境和治安管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公安机关必须认清其发展趋势,摸清其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利用管理和技术优势,采取有力举措,对其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切实维护网络清朗与社会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