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当律师,我们这批四十几岁的中年律师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年我们当律师时,绝无现在这份光景。不说当时有一种奉献精神,但肯定没有想到当律师还会有出人头地的风光。但即使如此,我们当律师也已经托了老一辈律师的福了。为此,我想起了律师界一些受人尊敬的老人。老律师王工是我国律师中的第一个全国人大代表,他跟我说过,在当时的人大会议上,他四次抢话筒发言,在刑诉法讨论中,要求删去他认为对律师事业发展不利的条款,最后终于被人大会议接受并删去。王工跟我说,我老了,但我为中国律师业尽了自己的力,以后就看你们的了。说…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05,(10):57-58
亲爱的朋友们,看到这么多年轻的面孔,我内心非常激动,好像又回到了我的年轻时代。但是现在的我已经不年轻了,我现在已是60岁的人。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我今天在这里演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向我们的青年律师来学习。我经常会看一些外国的报道,发现他们很多的精英都是从律师里产生,而在我们国家,是从人民群众中产生我们国家领导人的。因此在座的各位律师可能都有机会。人的成功,我总结了三条,第一个是激情;第二个是技能或者叫创造,你必须走自己的一条路子,把技能做好;第三个就是机遇。★激情★我经常因为书法去演讲,去年在北大我演讲了两…  相似文献   

3.
李利 《法治研究》2006,(9):36-37
大凡是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有气儿就得找地方去宣泄。有的企业给员工设立静心室,让有气儿的员工进去冲着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橡皮人猛揍一顿;有的城市识立“哭吧”,让有气儿的人进去,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发泄一通;就连没职没钱又怕老婆的男人与谁生了气,也知道挑家里最不值钱的东西找个没人看见的地方狠狠摔打几下。其实,这静心室、哭吧以及那些家里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人们常说的“出气筒”。而在法律址内也有一个出气筒,那就是让一些人羡慕、眼红而实际上又处在弱势的律师。公安,检察机关办错了案,找谁出气呢?律师是最好能选择。试想,如果不是律师在法庭上振振有词地作无罪辩护,如果不是律师为犯罪嫌颓人出谋划策,找出无罪证据,法院很可能会将错就错,这样一来,哪里还有什么错案呢i于是,无论律师有没有错,公安、检察机关动用威慑手段,吓得证人屁滚尿流地把“作伪证”的责任推给律师,这律师就不得不去坐大牢。一些法官因为受贿罪被判了刑,人们在议论贪官的同时,还忘不了把律师拉上来垫背,都是律师惹的祸。就连失意的法官、检察官发牢骚时也还惦记着律师:大不了这工作不干了去做律师。那神情、那口气,很侮当年下放知青在招不上工、上不了大学时散发愤“大不了还去修理地球(当农民)”一样。他们都把律师这个职业看作是万不得已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罗杰 《中国律师》2006,(12):4-4
年轻律师是律师队伍的希望和未来,是律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保证。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关重大。毋庸讳言,现在的年轻律师与我们相比,先天条件明显要优越的多:从外部环境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法治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年轻律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从个人素质看,年轻律师基本均接受过高等院校的系统学习,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广,且有激情、有闯劲。这些优势无疑是年轻律师成功路上重要的砝码。但是,也必须看到,年轻律师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同样相当明显,尤其表现在一遇波折就轻言放弃,毅力不够,容易迷失。有鉴于此,撰此拙文,寄语各位年轻律师朋友:成长之路一定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心态和胸怀。这既是我自己的心得,更是对年轻律师真诚的忠告。  相似文献   

5.
青年律师是中国律师业发展的未来,对青年律师的管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从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来.律师队伍已经从当初的几十人、几百人发展成为接近20万人的庞大队伍。执业律师的身份和年龄构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久的将来,现在的青年律师将成为中国律师业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6.
陈玉峰 《法人》2014,(5):60-61
正67岁仍奋斗在法律工作的第一线,这是职业精神的最好诠释全国优秀律师,山东省律师协会名誉会长,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道德模范、一级律师——集这些荣誉于一身的,是67岁的山东众成仁和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广仁。因为他,一个案件被拍摄成了电影,从而影响了一批年轻律师。因为他,一个原来规模只有4个人的律师事务所26年后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35年,见证了中国律师业的发展。彼时全国的律师人数还不到2万,而现在22万浩浩荡荡的律师大军,正在朝着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7.
律师简讯     
上海加强律师队伍的内部管理近几年来,上海的律师工作迅猛发展,无论是数量,还是服务质量和层次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近140家,专职律师1600多人,各行各业中的优秀人才也不断涌进律师队伍,兼职律师、特邀律师22O0人,由此组成3800余人的律师队伍。律师担任政府、企业、事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常年法律顾问21001家,比去年同期的17122家增长了22.7%。律师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金副、外贸、房地产等都有律师涉足。对律师的管理也不断完善,律师的自主管理、民主管理意识逐步增强,律师事务所的自我调节能力日趋…  相似文献   

8.
分地区制定收费标准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几年,律师收费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圈子里的人说少,圈子外的人说多。我认为判断收费多与少,应与律师所处的具体经济环境联系起来考察。我们界首市是安徽省阜阳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般一个民事案件或一个刑事案件也就是收几百元。而现在的执法环境与以前相比,增加了不少困难因素,需要提前介入,需要取证,律师的付出比以前要多很多,办一个民事案件或刑事案件至少花费上千元。年轻的专职律师如果总是办这类案件,连温饱都难以解决。我们代理的经济案件,由于企业不景气,有些收费还低于国家标准。以前我们曾试过一段先办案,…  相似文献   

9.
西方有一幅漫画:律师楼下出了车祸,好多人在抢救受伤者,一群律师则飞奔下楼发名片。美国副总统戈尔在领导美国律师协会时,就曾经为美国律师敛财太过掠夺当事人而进行过整顿。中国的律师形象如何?以现在的社会评价而言,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倒不是说律师的趋利性。律师没有工资,以律师报酬谋生计赚钱无可厚非。现在真正影响中国律师声誉的,是道义责任和法律良心的缺失。律师缺乏道义感和责任感,是当前中国法律环境和法律文化中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法大学江平教授实地采访前不久,记者一次外地出差,打的赶赴首都机场。在出租车上,司机看见了我手中的《中国律师),主动与我谈起了律师这门职业。这位三十五岁的司机今年开始参加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的法律大专学习,准备在四十岁时通过律考拿到资格证书。他认为律师职业很崇高,是为老百姓仗义执言的。他直言,律师职业的高收入,对于象他这样的小康阶层不无诱惑。记得在1994年对北京市民所作的社会调查中,首都市民对各种职业的好感中,律师排名第三位。而近两年来,由于社会不正之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极个别律师队伍中的害群…  相似文献   

11.
今日中国,除 IT行业外,恐怕没有哪个行业像律师业这样年轻了。从行业的发展来说,大发展不过 20年;从人员的构成看,青年人占了大多数。在律师行业中,出校门没几年就小有名气的不乏其人; 30多岁就能独立承担重要的法律事务并不鲜见; 40多岁就出口言“老”,你也不会觉得奇怪。这的确是一支充满朝气的队伍。正是因为年轻,才使律师行业管理部门有了新的重要课题:如何加快培养青年律师,使之担负起历史重任 ?如何营造有利于青年律师成长的环境,使之尽快成熟、成才 ?   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充满了机遇,但也有足以毁掉青年律师前程的…  相似文献   

12.
无悔的选择     
几年前,当我放弃舒适、稳定的大学教师工作,到大港选择律师这个充满挑战的职业时,几乎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他们怀疑地问我“做律师总要在外面东奔西跑,你一个女人去受那罪干吗呀?”但我想,人能有几会自主选择地机会?怀着对律师职业的崇尚,我还是义无返顾地踏进了律师行列。  相似文献   

13.
1986年至1993年,我在原西德、现在的德国留学、工作。在德国留学工作期间,有幸结识美国同行,谈及美国律师的培养及相关制度,现整理成文,寄给贵刊。美国目前大约有80万名律师,其中包括退休者、失业者和从事非法律工作者。据推测,这些律师中至少有2/3的人从事不同的法律工作,他们之中有法官,教师,或在私营企业的法律部、专利部或合同部任职,还有相当一部份人就职于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但是大多数有能力的律师活跃于私人律师事务所。不少律师独自开业,某些人在有2~10个律师的小型事务所工作。美国乡区的小型法律事务所…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律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我受宝金检察长委托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这次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部署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工作,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律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开好这次会议,贯彻好这次会议的精神对改善律师执业环境,促进律师事业的发展,改善我市的法制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这次会议精神,平顺等市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贯彻到检察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律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观点是:办大所、带小所、严格审批新所,坚决淘汰差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山西省律师队伍的建设,集中反映在如何看待律师事务所发展的问题上。 截至1998年底,山西省共有取得律师资格的人员5000余人,执业律师2495人,律师工作机构249家。如果按照人口拥有律师事务所的数额比例计算,山西每12万人中就拥有一家律师工作机构,超过全国每15万人口拥有1家律师事务所的比例。从1998年初到现在(包括已新批的所),就有近百名律师提出申请要求设立新所,申报数量达20余家。对于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16.
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律师制度。不过有20多年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律师业是一个年轻的职业。然而,中国律师业的商业化进程却是惊人的。中国律师商业化是去行政化的一个结果。中国律师商业化的进程来自于律师制度恢复初期对律师事业进行行政化管理所带来的极大经济压力。从1984年开始,我国在律师的财务管理上就开始试行全额管理、差额补助、超收提成以及实行自收自支的经费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1988年又开始了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  相似文献   

17.
一个年轻的老所海南省第三律师事务所是海南建省后最早成立的老所之所老,并不意味着人老,在三所多年的业绩里,到处都闪现着青春的光辉;随便分析一下他们的人员结构,便更能感触到他们的勃勃生机。海南第三律师事务所现有注册律师28名,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9人,法学硕土7人。在全部律师当中,50-60岁之间1人,40-50岁之间6人,30岁以下3人,30-50岁之间的中年律师占88%。要成就一番事业,无论从知识还是从年龄上讲,三所的这种结构可以说是优秀的。他们的24名本科学历以上的律师,已在求知识、做学问、打官司、办案子等等诸…  相似文献   

18.
律师界的同行,大都见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律师很得当事人的信任,一次接待,一次谈话,就能接到一个案子或者一个顾问单位;而有些律师则没有这样幸运,有时当事人找来了,一次交谈后却又去请了其他律师。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这些律师的水平不高吗?通过仔细观察和了解,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律师给当事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不佳。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有些律师在接待当事人时,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傲慢无礼。表现为对当事人态度冷淡带理不理,听当事人陈述时很不耐烦,甚至大声斥责。这种现象最突出地表现在接待农村或外地…  相似文献   

19.
一、律师队伍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现实就是,我国律师队伍中部分人员无论是业务能力、道德水准及个人素质还较低。这里面有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也和我国律师队伍的人员构成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律师行业不能吸引和吸纳优秀人才加入,缺少正规法律院校毕业的法律专业人员。很多律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法律教育。另一方面,一些在原单位犯过错误的,在其他方面找不到出路的,还有其他一些原因生活没有着落的人,却轻易地进入了这个行业。一些律师从未将律师这个行业看作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未将律师这个职业看…  相似文献   

20.
我的律师路     
“一生坎坷,几多风雨终不悔。律师之道,双鬓斑白总痴心。”这是去年朋友送我的一副对联。其实,要谈一谈自己的律师之路,还需要从我的中学时代谈起。中学时代的我就喜欢读哲学、法律书籍,1953年,年仅21岁的我投考大学,报考了当时社会上都瞧不起眼的志愿(那时考大学都报理工科),志愿考取了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建国后在青岛,我是第一个中学毕业直接报考这个法律大学的。年轻的我简直无法向别人表达为什么热爱这个专业的原意,我曾在大学里写下这样一首词,这首词是仿照《我是个国防军的战士》的歌词写就的。对这首词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