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来自贵州六盘水的邓隆,从小就爱旅游,然而曾经的跟团旅游体验却让他每每失望。"每次去外地旅游,都玩得不尽兴,身心俱疲。"邓隆说,他在旅途中常常想起自己旅游的初衷,年轻人外出见识世界的美好,是为了享受精神的丰盈,"而不是为了体验‘虐游’"。如果有一种技术,能根据每个人对旅游的需求和想法安排个性化的行程,既能节省旅游开支,又能享受到旅游的乐  相似文献   

2.
斯蒂芬·克莱恩的小说表现出了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他通过表现人物的命运由环境或本能决定的主题否定了上帝的万能性。在表现空间上,他将叙述转移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尽管他用了介入式的叙述,但其基本叙述视角是人物的意识,作出了作家从作品“隐退”的努力。他采用视角转换的方法,使全知叙述人只充当与其他视角的视差形成对照的视角之一。他的作品中还有意识流的萌芽和将人物心态移情于物以表现物的人化、人的异化等现代主义的手法。他的作品以心理情节为主,表现出了人物的孤独和唯我等现代思想。  相似文献   

3.
陕西是我国文化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但文化旅游产业对陕西GDP的贡献并不高,与其他经济发达的兄弟省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经营过程中暴露出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体制建设不到位、创新后劲不足、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要实现陕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创新中延长产业链,使沉寂的历史活过来。  相似文献   

4.
11月22日,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颁奖晚会现场上,学校选送的三件学生作品再次荣获佳绩。信息工程学院02级计应本科班鲁琦同学的作品“XWY-I型工业噪声发生器”获得科技作品B 类二等奖,经管一院旅游管理0408班张卓、会电  相似文献   

5.
人道主义是屠格涅夫创作的出发点,只有从此出发,才能发掘屠格涅夫作品的普遍意义,才能避免只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角度评价他的作品,过分地责备他的立场的“保守,”甚至怀疑他的真诚。  相似文献   

6.
花开少年1986年冬季,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画家携带一百多幅水墨作品,孤身一人来到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当中国美术馆审察组看到这位年仅29岁且来自边远省份的画家的作品时,不由为他的写意人物画作品中栩栩如生的120多位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欢呼起来,这些作品太有震撼力了!不管是从历史还是水墨技巧的角度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中国美术馆馆长曹振锋沉默了一段时间后兴奋地说道:“这是今年以来美术馆展出的最好的国画展!一定要收藏组的同志来,收藏他的作品”。中国画的最高学府———文化…  相似文献   

7.
卡夫卡从小生活于压抑的家庭生活环境中,培养了他懦弱悲观、优柔寡断的性格,其父对他的生活和写作影响至深.他用文学来表达他内心的孤独和对世界的悲观性认识,其作品也反映了普遍的人类生存困境:鲁迅则从家庭走向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社会,他选择文学作为武器,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启蒙责任,其作品是战斗性的,两人不同的路径选择,决定了他们和自己文本的不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穆时英是现代作家中特别善于吸纳社会思潮的典型之一,他的作品杂糅了左翼、现代主义以及消费文化的神韵。但是他对每一种思潮的吸收都基于形式的借鉴,即出于对摩登的追寻,这可以对他前后期作品中令人困惑的矛盾做出解释,也可从中分析出各种思潮在文学传播中的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9.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上个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和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他“是迷惘的一代”的杰出代言人,也是第六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4年)的美国人。有的评论家认为海明威是继马克·吐温之后对美国文学语言影响最大的作家,他的独特文体风格影响了不止一代文风。海明威的大多作品来源于他的经历。尽管作品中的人物年龄、性别、职业各不相同,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硬汉形象”,他可以是反法西斯战士、斗牛士,也可以是普通的渔夫。“硬汉形象”是海明威作品中最有魅力和最突出的特点。海明威分三个阶段完成了他的“硬汉形象”。19…  相似文献   

10.
一叶 《人事天地》2016,(3):53-53
正台湾著名作家刘墉,不仅善于写作,还擅长绘画。他的书居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而他的画也频繁获奖。有一年,他的画参加台湾当代名家画展,被邀展的作品有张大千、黄君壁等著名画家的作品,而能参加此次画展,也证明作品是很有实力的。刘墉对此有些沾沾自喜,在展出过程中,有位关系极好的画家朋友,对他赞赏道:"你的画画得真不错,还是过去的样子。"只此一句,让刘墉很震撼。回家后,他不断地回味着朋友的话,"还是过去画的样子",也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